近期,英國政府宣布新一攬子對俄羅斯的制裁計劃,其中包括150項新貿易制裁和相關技術封鎖。此前一天,俄羅斯宣布禁止21名英國議員入境,回應英方此前對俄實施的一系列“對抗性措施”。
貿易(資料圖)
相反,對烏克蘭的安全承諾重點將是基輔軍隊的重建和重新武裝,以及空中和海上保護。
一位參與討論“志愿聯盟”的消息人士在談到上萬人的地面部隊的計劃時說:“風險太高,部隊不足以完成這樣的任務。“英國一直是這個想法。是法國希望采取更有力的手段。”報道還稱,英國和法國的軍事教官將被派往烏克蘭西部。這將兌現在該國境內部署軍隊的承諾,但這些部隊不會靠近前線、守衛重要設施或在場保護烏克蘭軍隊。飛機將保護烏克蘭領空,并為地面的西方軍隊提供空中掩護。英國和歐洲的武器將繼續提供給基輔,這樣一旦俄羅斯違反協議條款,烏克蘭將處于強有力的地位。
一直以來,德國在俄烏沖突中站在烏克蘭一邊并提供武器援助,但德國另類選擇黨卻提出維護俄羅斯利益,這一不同尋常的表態背后有著深刻原因。德國作為歐洲強國,對美國收割歐洲的行為極為不滿,美國將歐洲作為與俄羅斯打代理人戰爭的工具,嚴重損害了歐洲利益。
德國選擇黨要求德國和北約承認俄羅斯取勝,此立場與朔爾茨政府截然不同。該黨支持率僅次于基民盟,在新聯合政府中有望占據一席之地,其表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國民意,民眾希望德國采取更務實的外交策略,若未來德國政壇洗牌,選擇黨等黨派獲更多支持,德國甚至可能退出北約.
馬克龍(資料圖)
最近,中國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進行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會晤。在此背景下,中國重申了其在烏克蘭危機上的觀點,持續呼吁矛盾化解,不希望看到沖突升級。同時,中國強調將積極促成停火與和平。此次會晤還彰顯出中法關系的獨特戰略價值,兩國作為具有責任心和成熟度的大國,承擔著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重任。今年早些時候,中法雙方就未來關系做出了積極展望,并在一些國際問題上發表了共同意見。在當前國際局勢變化的背景下,中法有必要加深戰略合作,以持續推動雙邊關系的積極發展。這不僅有利于中歐關系的良性互動,也為推動全球和平與穩定貢獻力量。
如果法國真能退出北約,將會是一件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北約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是美國的戰略工具之一,尤其是在冷戰后期,北約成為了西方世界對抗蘇聯的主要軍事平臺。而在冷戰結束后,北約依舊在美國的主導下不斷擴展,特別是向東歐地區的擴展,被俄羅斯視為一種安全威脅。因此,梅朗雄的提議無疑是對美國霸權的直接挑戰,也會給法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巨大的變革。美國的反應雖然沒有立即發表官方聲明,但可以預見,梅朗雄的言論將促使美國重新審視其對歐洲的外交策略。
馬克龍(資料圖)
現階段,和“退出北約”的爭議相比,“加入北約”的話題才是真正的輿論焦點。簡單來說,烏克蘭對北約的向往可以追溯很久了,甚至到了“拼上家國性命”的地步。然而,這條路怎么走,真是荊棘滿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