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國內市場二手手機的銷量同比增長了6%,達到總銷量的20%。
為什么大家愿意買二手呢?肯定是因為價格了。畢竟多數品牌的新機到手一開機,就算啥也不做,轉手一般就只能8折出售了。
買二手省錢——這是很多消費者的一貫印象。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現在的二手平臺水太深了,它們為了盈利逮著一個就坑一個,二手機賣得比新機還貴,如果你還迷信買二手就能省錢,那就虧大發了。
丨二手價格未必有優勢
你不信?那我們直接來比比價就知道了。
轉轉和愛回收價格對比
以熱門機型一加Ace 5 Pro為例,在轉轉中,它的普遍售價在2500~2650元范圍內;再來看隔壁愛回收,整體價格略低,大致少花100元左右即可入手,和它3399元的首發價格相比,至少能省七八百元,很劃算對吧?
拼多多和京東價格對比
但是呢,稍微看一下其他電商平臺就知道了,某百億補貼平臺,參與母親節活動,新機到手就可以做到2430元;沒參加活動的店鋪,價格也在2500元左右。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說第三方平臺的貨源不一定靠譜,容易買到假貨。那你看看京東的一加官方旗艦店,疊加國補后價格只要2549.15元起,你還會覺得二手平臺有價格優勢嗎?
轉轉和京東價格對比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同樣的REDMI K80,二手平臺的價格約為2000元出頭,但是京東的自營旗艦店呢?其實也只要2124.15元,只比二手平臺貴了不到100元。
愛回收和拼多多價格對比
至于價格更高的旗艦機,差價應該就比較高了吧?
我們直接來看iPhone 16系列,以比較受歡迎的iPhone 16 Pro為例,二手平臺的價格也只比第三方電商平臺少了兩三百元——7000元都花了,你真的會為了這兩三百元的差價,去選擇二手手機嗎?
丨平臺的坑,你想象不到
本該是更便宜的二手產品,為什么會價格“倒掛”,比新機更貴呢?
今年情況比較特殊,國補政策加持下(如今6000元以上也有部分機型參與國補了),狠狠地刺激了一波數碼3C產品的銷量,手機廠商為了提高競爭力,也是結合國補政策調整了價格。多種因素疊加后,新機的價格自然也就下來了。
某回收平臺的官方驗機工作間
至于二手平臺,它的回收/出售價格都會隨著市場的供需關系進行調整,往往有一定的滯后性,手機廠商官降以及電商平臺的促銷政策都會造成短期的價格波動。再加上二手平臺在物流、質檢、翻新、售后等環節都需要運營成本,出售的價格可能就比降價后的新機更高了。
愛回收和轉轉的回收估價
比如前面提到的iPhone 16 Pro,新機7000元出頭就能買到,二手平臺的回收估價約為6000元,所以“新機轉手打八折”這個說法是沒問題的。但是平臺肯定要掙錢啊,出售的標價肯定要預留一定空間,才能保證自己的利潤。
不只是這些正常盈利部分,平臺可能還會出現“到手刀”、虛假驗機報告、強制回收機器等暗坑,這個我們此前也進行過暗訪(可前往主頁搜索),2000多元的新機轉手賣給平臺就虧1000,幾乎就是腰斬——回收平臺卻以比新機更高的價格出售,這個……我就不評價了。
丨哪些機型適合買二手?
京東、拼多多和轉轉價格對比
雖說二手平臺的坑不少,但還是能淘到一些不錯的產品的。一般來說,安卓陣營的旗艦機型為了不背刺用戶,降價空間有限。但是部分用戶買來之后覺得用不上,特別是超大杯機型。如此一來,老款旗艦在二手平臺的價格就會有不錯的競爭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前面提到平臺官方驗機的產品運營成本較高,但這些平臺也有不少個人用戶在轉賣自己的閑置產品,價格可能會更低一些。盡可能選擇同城線下交易,但一定要通過平臺付款,有問題可申請平臺介入,避免糾紛。
在購買手機之前最好在多個平臺比較一下價格,不要憑經驗覺得二手就肯定便宜。即使是二手平臺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但是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想清楚能否接受產品可能存在的問題,畢竟微瑕、99新這些說法并沒有嚴格標準。包括電池健康度、屏幕細微劃痕這些對日常使用還是有較大影響的,圖省錢買到有問題的產品,心里面也不舒服。
無論選擇在哪個平臺入手,收到之后一定要立刻驗機,方法可以參考我們此前的文章(可前往主頁搜索),最關鍵的幾點就是全程錄像、查序列號、外觀檢查等,在這里就不重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