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長期看好日本市場的核心邏輯可歸納為以下六大維度,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其戰略布局的底層框架:
一、日元套利策略的金融工程
日本“錢”的價格是全球最便宜的,日元的低利率水平使得全球的資金流向了日本資本市場這個價格洼地,巴菲特自然不會無視這樣的金融“套利”機會,通過發行超低利率日元債(利率約0.5%)融資,投資高股息率的日本股票,形成"股債利差+匯率套利"雙收益模式。
以2025年為例,預計股息收入8.12億美元,利息成本僅1.35億美元,凈利差達6.77億美元。疊加日元三年半內貶值超50%的匯率優勢,實際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構建了"股、匯、債三吃"的復合收益結構。
其實這就是生意人最愛的“空手套白狼”。
二、低估值與高分紅形成的價值洼地
日本五大商社(三菱、伊藤忠等)的市凈率普遍低于1.5,而股息率高達3%-5%,遠超美國國債收益率。這些企業具有穩定的自由現金流,如三菱商事2022財年凈利潤達1.18萬億日元(約600億元人民幣),且將46%利潤用于分紅,完美契合巴菲特"低估值、高分紅、穩定增長"的價值投資標準。
三、經濟基本面的結構性改善
通脹目標達成:日本央行2%可持續通脹目標接近實現,2023年GDP增速預期1.7%遠超歐美,薪資連續兩年上漲刺激消費復蘇;產業升級加速:科技、汽車制造、醫療保健等領域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旅游經濟支撐:入境游客數量恢復至疫情前水平,2024年旅游收入貢獻GDP達3.2%。
四、企業治理改革的制度紅利
東京證券交易所強制要求市凈率低于1的公司改善資本效率,推動企業將ROE從2012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10%。五大商社股票回購規模從2020年的2.3萬億日元增至2024年的16.8萬億日元,高管薪酬體系更注重長期價值積累,形成"股東友好型"治理結構。
五、全球化供應鏈的戰略價值
巴菲特很早就看懂了未來全球化供應鏈的戰略價值。五大商社掌控全球關鍵資源節點:三菱商事運營全球1/5液化天然氣貿易,住友商事在東南亞擁有200萬公頃農田,業務覆蓋能源、農業、零售等抗周期領域。這種"從油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布局,在2024年全球供應鏈重構背景下更具戰略價值。
六、長期政策環境的確定性
日本央行逐步退出負利率政策,利率環境正常化增強市場信心。個人儲蓄賬戶改革帶來年均4萬億日元零售資金流入股市,疊加企業海外利潤回流政策(2024年回流規模達28萬億日元),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支撐。巴菲特明確表示計劃持有日本資產10-20年,并可能將投資規模從200億美元擴大至1000億美元。
總結:巴菲特的日本投資本質是"低成本資金+高收益資產+制度紅利"的三重奏,通過精密設計的金融工程捕獲價值差,同時押注日本經濟結構性改革的長期紅利。這種策略既規避了美股高估值風險,又實現了跨市場、跨貨幣、跨資產類別的風險分散,堪稱全球化價值投資的典范樣本。
最后,我們又說到中國股市,為什么我長期看好遠洋運輸以及能源的A股投資機會,因為中國是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最重要節點,其戰略意義遠超日本股市。同時,中國未來會長期處于低利率時代,中國資本市場也持續推動企業治理改革釋放紅利,比如A股市場上的中特估。但巴菲特代表的是美國優先利益,其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限制了他投資中國市場的可能,否則他不會放過投資中國的機會,必然會選擇投資中國市場里那些價值洼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