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東風納米06以8.99萬 - 11.99萬元的預售價格,正式進軍小型純電SUV市場。這款被稱為“開年王炸”的新車,承載著東風汽車“四年四款全新產品”的戰略目標。然而,回溯東風納米的發展歷程,從曾經風光無限的造車新貴,到銷量墊底的戰略棄子,再到如今重組浪潮中的“續命棋子”,其命運的軌跡發生了巨大轉折,如今,這款新車真能帶領東風納米實現逆襲嗎?
頻繁的戰略調整
2023年,東風納米憑借“硬派越野+敞篷轎跑”雙概念車高調入局,試圖復制特斯拉、蔚來等品牌“高舉高打”的成功模式。當時,掌舵人竺延風提出“每年一款爆款”的目標,希望將納米品牌打造成東風新能源的新標桿。
但隨著竺延風退休,楊青接任,東風納米的戰略方向發生了巨大轉變。竺延風時代更注重“技術引領”,而楊青則秉持“銷量即王道”的理念。這種轉變的背后,是央企對薄利多銷傳統模式的無奈依賴。在此背景下,硬派越野納米02、敞篷轎跑納米03項目紛紛擱淺,取而代之的是走低價走量路線的納米01(參數丨圖片)。此后,東風納米經歷了較長的產品斷檔期,直至如今納米06才姍姍來遲,斷檔一年之久。
然而,頻繁的戰略調整,不僅打亂了產品節奏,也讓品牌發展陷入迷茫。根據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開信息,2024年東風乘用車累計銷量213405輛,同比增長82.4%。雖然增幅較大,但是2023年銷量基數較低,僅116971輛。其中,2024年東風風神銷量10萬輛出頭,東風納米和東風奕派都是5萬輛左右。這樣的銷量成績單,實在難看。為了調整此局面,頻繁換帥,2024年8月份前后陳萌被替換,取而代之的是余岳峰。
銷量承壓與質量爭議
在競爭激烈的10萬元級市場,作為東風納米銷量擔當的納米01面臨著巨大壓力。一方面,它要承受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等車型的價格沖擊,另一方面,還需應對哪吒AYA、吉利幾何E等產品的性能碾壓。目前,納米01月均銷量不足5000輛,在細分市場的排名跌出前十,市場聲量較小。
不僅如此,納米01還深陷質量問題的泥潭。在各大汽車論壇上,納米01車主甚至自嘲所在的交流群為“修車技術交流群”,車身生銹、漆面剝落、續航虛標、車輛異響等問題屢見不鮮。還有一位車主的遭遇極具代表性,他的車輛在斷電上鎖后,發動機仍持續運轉,電量與里程不斷消耗。4S店診斷為“傳感器故障”,但車主認為這是設計缺陷,因為同款車型普遍存在類似問題。截至目前,東風廠家仍未給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機遇與挑戰并存
長安與東風的重組傳聞,讓東風納米的未來充滿變數。有知情人士透露,長安考察團隊曾直言東風納米生產線“造老頭樂都費勁”,但最終仍將其納入重組方案。究其原因,是納米擁有的微型車生產資質,正好能填補長安在A00級市場的空白。
然而,這場“政治聯姻”背后,是兩大央企截然不同的管理風格。東風沿襲傳統央企模式,決策層級復雜,審批流程冗長,但技術底蘊深厚;長安則更貼合市場化改革需求,決策靈活高效,善于借助華為、寧德時代等外部資源。一旦整合完成,雙方更有可能面臨產品重疊、渠道沖突和品牌內耗等問題。
新品突圍,前景幾何?
面對困局,東風納米將寶壓在了06這款車上。余岳峰將納米06定義為“美好生活設計師”之車,試圖憑借“都市+曠野”雙場景實現市場突圍。新車搭載“天元智能”技術品牌,宣稱具備“L2+級智能駕駛”和“5分鐘補能200公里”的能力,還推出了“露營模式”“越野模式”。但這些技術在10萬元級市場究竟有多大競爭力?與比亞迪元UP、吉利幾何E相比,納米06的性價比優勢又在哪里?這些問題都有待市場檢驗。
如今東風公司已立下軍令狀,到2025年,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年銷量要突破100萬輛,其中納米、風神、奕派三大品牌合計貢獻70萬輛。這意味著,納米品牌需在2024年5萬輛銷量的基礎上,實現銷量翻兩番,達到20萬輛。
東風納米06的預售,不僅是東風汽車新能源轉型的關鍵一戰,更是老牌央企在時代變革中的自我革命。從“造車新貴”到“戰略棄子”,再到重組浪潮中的“棋子”,東風納米的命運始終與行業發展緊密相連。2025年,東風納米的命運能否改寫,時間正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