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越劇界當之無愧的“流量標桿”,青年越劇演員陳麗君在五一期間因一句“賈寶玉是長子長孫”的口誤陷入輿論漩渦。
近日,在越劇《我的大觀園》返場謝幕環節,她面對臺下滿場劇迷深深鞠躬,含淚致歉:“謝謝大家走進我們的大觀園,要跟大家說一聲抱歉,寶二爺面對記者的時候說錯了點話,其實陳麗君面對你們的時候也老不會說話,我以后一定會讓我自己的嘴和我的腦子站在同一戰線上。”
陳麗君承認口誤并反省,同時坦誠與粉絲共勉:“我是‘不完美小孩’,會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我們不是不能犯錯,而是知錯就改、知錯會改。”
陳麗君在《我的大觀園》中飾演“賈寶玉”。
此前,越劇《我的大觀園》出圈了,當陳麗君飾演的“寶二爺”從3米臺階上“咚咚”滾落,用身體極盡演繹寶玉的痛楚,觀眾感嘆“賈寶玉從書中活了過來”。
陳麗君在節目中的口誤。
而陳麗君在央視《文化十分》節目中解讀角色時,卻稱“賈寶玉是長子長孫”,這一表述與《紅樓夢》原著設定存在明顯偏差,引起人們對文藝創作者不熟悉經典原著的質疑。
這也同時為文學作品改編、演繹及傳播的嚴謹性提了個醒:尊重經典需要深入地閱讀與體會,舞臺上的光鮮,更需用臺下的嚴謹丈量。
面對口誤,陳麗君及時反省致歉,其直面問題、及時止損的態度值得肯定,事件沒有繼續發酵、誤導大眾,而是在省思中畫上休止符。“不完美小孩”會不斷努力、知錯就改的態度,也呈現出青年演員引導粉絲共同成長的溫馨畫面。事件發生后,陳麗君的粉絲曾反應強烈,但需明白,這種過度維護不僅無法真正幫助偶像成長,反而可能反向擴大影響力。粉絲應理性看待偶像的錯誤,鼓勵其積極改正,而非盲目跟風維護。
流量時代,“出圈”和“翻車”容易成為硬幣的兩面。但此次事件展示出新的可能性:對公眾人物有“容錯率”,對經典作品心懷敬畏,一個良好客觀的輿論環境,更有利于我國優秀經典文化的創新演繹與準確傳承。致歉不是終點,而是‘照鏡子’的起點——照見不足,也照見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