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信誓旦旦,和美國最先達成貿易協定的,大概率是印度。沒想到,特朗普這邊還在干等著,莫迪那邊卻傳出壞消息,美國到嘴的鴨子,被人捷足先登了。
英印簽署貿易協議
日前,英國政府宣布,歷時三年談判,英印終于簽署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貿易協議。英方表示,這是英國自脫歐以來簽署的最大貿易協議。根據該協議,雙方將在關稅方面進行重要合作,未來雙邊貿易額每年將增加300多億美元。
印度同意降低多項英國產品的關稅,例如威士忌、醫療器材等,并且這些產品的關稅可能在未來十年內降至零。作為交換,英國也將降低對印度商品的關稅。英印悶聲干大事,可是驚壞了還在等著和印度談判的特朗普。
過去這段時間,特朗普政府一直對外宣揚要與多個國家達成貿易協議,而最有可能率先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就是印度。沒想到,美國與印度的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沒有一點進展之際,莫迪竟然悄悄摸摸地把這塊大肥肉給了英國。
英印商務大臣會面
說印度是塊“大肥肉”,并不為過,印度是目前增長最快速的經濟體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印度3年內可望躍升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不僅如此,印度作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未來發展前景確實不容小覷。
對于英國來講,英國脫歐后亟需新增長點,工黨政府將貿易協議作為政績工程推進。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印度處于這場經濟戰間接影響的中心。對美國而言,印度是可以作為替代中國的另一個龐大市場。
莫迪與特朗普會面
但是對印度而言,此次與英國簽署協議,正是抵御美國關稅政策風險的其中一招。印度作為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伙伴,雖在軍事合作上深化,但在經濟領域不愿完全妥協。印度對美貿易逆差高達1000億美元,若接受美國要求開放乳制品、醫療器械市場,將沖擊本土產業和農民利益。
此外,印度近年來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一方面依賴美國技術,另一方面繼續采購俄羅斯能源。與英國合作可進一步分散風險,避免因過度依賴某一方而喪失外交自主性。不僅如此,通過此項協議,印度也向外界展示了其作為“新興大國”的議價能力。
印度批發市場工人
特朗普計劃于2025年7月8日實施“對等關稅”,若美印未能達成協議,印度對美出口將面臨50%的懲罰性關稅。英印協議使印度獲得300多億美元的年貿易增量,部分對沖對美出口下滑風險。
印度2026年將舉行大選,莫迪需在短期內兌現經濟增長承諾。英印協議可快速提振出口、創造就業。英印協議表明,中等強國正通過區域合作對沖大國博弈風險。印度通過靈活外交,證明發展中國家可在不依附大國的前提下獲取利益。
與其說印度此舉是為了對付美國,倒不如說印度此舉沒有針對對象,只是為了自保。在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抬頭的時代,國家需通過“多元結盟”最大化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