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見過企業高管當市長、工程師管市政、員工集體投票建城的奇觀嗎?最近在得克薩斯州最南端的荒漠上,283人用15分鐘投出了個現代版企業王國——SpaceX的星艦基地正式掛牌成為自治市,首任市長和兩名市政委員清一色是自家員工,這波操作看得美國地方政府直嘬牙花子。
要說這事兒的源頭,得追溯到三年前馬斯克在燒烤攤上吹的牛。2021年他啃著得州烤肉突發奇想:咱這火箭發射場三天兩頭要找縣政府批條子關海灘封公路,環保組織還總在法院門口舉牌子抗議,干脆自己建個城得了!當時聽這話的人權當老板喝多了龍舌蘭,誰承想今年5月3日,這個叫星艦基地的發射場真就搖身一變成了自治市。
您別小看這3.9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里頭門道可深了。當年19世紀鐵路公司搞公司城,好歹還裝模作樣弄個教堂學校醫院,現在的科技巨頭直接讓工程師當市長。新上任的市長鮑比·佩登前腳還在車間調試猛禽發動機,后腳就坐在市政廳批土地使用申請,這場景活脫脫科幻電影《極樂世界》照進現實。
要說這投票過程也夠魔幻,283名合格選民里SpaceX員工占了大頭。這些穿著工裝褲來投票的工程師們,投完票轉身就回車間焊火箭外殼,市政選
舉在他們眼里跟調試電路板沒啥區別。有人戲稱這是史上最硬核業主大會——畢竟整個城市人口還沒咱縣城中學一個年級人多。
馬斯克這招建城術可不是突發奇想,這里頭藏著三本賬。頭一本是效率賬,以前每次發射火箭得提前30天打報告給卡梅倫縣政府,等審批下來黃花菜都涼了。現在自家市政府蓋個章,發射頻率能從每年5次飆到25次,這買賣劃算得很。第二本是經濟賬,得州議會正在審議的SB-2333法案要是通過,新城每年能省下12億美元稅費,夠造三艘星艦了。最后一本是戰略賬,您瞅那規劃圖上預留的18處發射場擴建用地,擺明了要把這里建成殖民火星的前哨站。
不過這事兒爭議可大發了。環保組織翻出內部文件直跳腳:新建制區域里連個污染監測站都沒規劃,往后火箭燃料泄漏誰來管?當地漁民也犯嘀咕,以前還能跟縣政府討說法,現在投訴信都得遞到SpaceX前臺,這不成自己告自己了?更絕的是市政管理權移交后,SpaceX能自主決定封路時長,附近居民出門買個菜都得看火箭發射時刻表。
要說最慌的還得數卡梅倫縣政府。原本每年能從SpaceX身上收的排污費、土地稅現在全泡湯了,縣長氣得在記者會上直拍桌子:這哪是建城?分明是拆東墻補西墻!可人家馬斯克手里攥著8000多個就業崗位,州政府巴不得他把整個得州都改成星艦基地分基地。
這讓我想起咱老家九十年代的廠礦大院。當年國營大廠哪個不是自辦學校醫院派出所?可那會兒好歹還歸地方政府管。如今科技巨頭的玩法更野,直接在企業園區插面旗就敢自稱城市。您說這是創新還是倒退?要我說啊,這就是資本遇上航天夢產生的化學反應,燒出來的到底是煙花還是毒氣,還得看馬斯克能不能管住自家市政廳別把環保標準當火箭燃料燒了。
眼瞅著星艦基地的霓虹燈牌在荒漠里亮起來,恍惚間仿佛看見十九世紀鐵路大亨們建公司城的幽靈在21世紀借殼還魂。當年那些鐵路公司城最后都成了鬼城,馬斯克這個星際版本能不能打破魔咒?要我說關鍵得看NASA的登月合同和火星船票賣得好不好——畢竟沒有哪個城市能靠放煙花長期維持,就算這煙花是往太空放的也不行。
最后說個冷知識,您知道為啥美國地方政府對建城門檻定得這么低嗎?這得追溯到西部大開發時期。那時候為了吸引移民拓荒,聯邦政府規定只要湊夠200人就能建制,這才有了后來那些牛仔建鎮的傳奇。馬斯克這波操作算是把老祖宗的智慧用到了外太空,只不過當年的拓荒者帶著左輪手槍,現在的拓荒者帶著火箭發動機罷了。
看著星艦基地新豎的城市界碑,我突然想起《三體》里雷迪亞茲的那句臺詞:在這里,法律的意義就是讓我的水星基地順利施工。不知道馬斯克讀沒讀過劉慈欣,但他顯然深諳此道——當科技狂奔撞上制度高墻時,聰明人從不硬碰硬,而是直接繞到墻后面蓋座新城。只是不知道這座新城墻上,將來會不會也刻著『不要回答』的警示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