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樓市突然掀起一場“拋房潮”。
北京二手房掛牌量激增,從4月1日的15.7萬套暴增到現在的16萬套,短短20天新增3000多套房源;
南京南京全面解除住房限售后,4月1-2日突然掛牌量激增322%,新增掛牌3051套。
上海某小區業主集體降價拋貨,千萬豪宅甚至降價200萬無人接盤,甚至法拍房數量突破10萬套,7折甩賣也找不到幾個接盤俠。
這波拋售潮背后原因是啥?核心之一——房貸斷供率攀升,在監測的30個重點城市中,二線城市的平均逾期率達到2.13%,部分城市甚至突破3%的警戒線,甚至達到了3.34%,相當于每30套按揭房就有1套斷供。
面對各種局面,有專家提出,唯有取消房貸,讓買不起房的人別買,避免壓力過大,才能避免問題絕大。
但這個建議也讓大家重新思樓市的深層矛盾:房價跌了,為什么大家反而更不敢買了?
1.房子明明夠住,還有人搶不到房?
表面上,房子供給“過?!?,但是依舊有人搶不到房?數據顯示,全國房子總量超過6億棟,理論上夠30億人住,但現實卻很魔幻:深圳89平學區房掛800萬照樣搶手,鶴崗5萬一套卻沒人要。
核心城市仍存在供給缺口,這種空間錯配本質上既是城鎮化不均衡的產物,也是因為“房子太多但分配不均”——炒房客手里囤了1.5億套空房,足夠4億人住,但我們需要房子的普通家庭,卻買不起房,要么就是不好買,怕買了之后會繼續跌,
2.降利率也沒用,大家為啥不買房了?
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收入預期不足,比如2025年一季度失業率上升到5.6%,很多人飯碗都不穩,誰敢背上30年房貸?所以盡管房貸利率從5.88%降到3.6%,但今年新增房貸反而少了27%,更多人選擇提前還貸或攥緊錢包觀望。
而且專家建議“取消房貸”也引發了巨大爭議:支持者說這能逼走炒房客,比如深圳某房東有8套房,每年交稅40萬,不能貸款只能割肉離場,
但普通人直接傻眼——北京打工仔小陳算過,500萬的房取消貸款后,他得不吃不喝28年才能全款買下。
3.樓市一咳嗽,經濟就感冒
更關鍵的是,房貸是經濟的“命脈”。2024年房地產直接貢獻GDP的7%,帶動建筑、裝修等56個行業,吸納1.2億就業人口。
如果真取消房貸,銀行每年少賺1.8萬億利息,中小銀行可能成片倒閉;以某股份制銀行為例,房貸業務占利潤貢獻35%,其凈值波動將引發系統性風險。
屆時,甚至可能開發商沒錢蓋樓,資金鏈斷裂,爛尾樓可能從2000個暴增到5000個,甚至500萬家庭可能錢房兩空。
當然,上面這兩年也都在加馬力救市——2025年放開限購、首付降到15%、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但這些政策就像“強心針”,短暫熱鬧后迅速降溫。
比如深圳某樓盤,降價20%當天賣出八成,結果一周后四成買家反悔,理由就仨字:“怕再跌”
4.房產稅試點擴大更是“火上澆油”。
上海試點房產稅,三口之家住180平以內免稅,超出的按0.5%-1.2%交稅。這直接戳中炒房客痛點——
湖南郴州一位有4套房的業主,每年得交8萬稅費,比他老家的人均年收入還高。這類多套房主正在加速拋售,重慶二手房掛牌量沖到20萬套,九成房子掛了半年仍無人問津。
5.破局關鍵:讓房子回歸“住人”本質
要打破僵局,光靠政策刺激不夠,得從根上解決問題:
①提高收入穩定性:深圳試點“企業住房補貼”,程序員每月3000元住房補貼,買房意愿立馬漲15%;杭州發“安居券”抵10%房款,這比降利率更實在。
②精準打擊炒房:房產稅對首套房免稅,二套房低稅(0.5%),三套以上階梯式加稅,逼囤房族把房子吐出來。
③保障房托底:2025年全國新增120萬套保障房,租金打五折;廣州砸1000億改造城中村,放出20萬套剛需房源,分流商品房壓力。
取消房貸看似快刀斬亂麻,實則可能切斷經濟轉型的緩沖帶,甚至可能引發“經濟地震”。
真正的解決之道在于重構住房的"三元屬性":剝離超額金融屬性、回歸基本居住屬性、保留適度資產屬性——
說的通俗一點,當炒房客離場、保障房管夠、大家收入穩了,普通人自然重拾信心——畢竟,沒人想一輩子租房,但更不想為了一套房賭上整個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