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甩出“雙降大禮包”。
第一,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1萬億長期流動性。
第二,降息0.1個百分點,公積金貸款利率直降0.25%。
按專家測算,100萬房貸、30年等額本息,月供能省55元,總利息少還2萬。
但網友的反應卻是:“55塊?連一頓外賣都加不了雞腿!”“降了個寂寞,不如把房價打下來!”
先別急!這55塊背后,藏著央媽的三重心思。
第一重,給樓市喘口氣。3.11%的房貸利率已是歷史最低,但房子還是賣不動。
第二重,逼銀行讓利。1萬億流動性砸下去,銀行再不放貸就說不過去了。
第三重,試探美聯儲。美國那邊加息加得歡,中國敢降息,這底氣又是從哪來?
不過,這55塊的“二兩肉”到底是誰能吃到呢?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新購房者。首套房公積金利率從2.85%降到2.6%,100萬貸款月供少還約120元。商業貸利率若從3.11%降至3.01%,30年總利息省2萬。
但問題來了,現在敢買房的,要么是真剛需,要么是賭房價反彈的勇士。
如果是已經購房的,或許需要再等等,具體還要視情況而定。
第一種是選擇LPR浮動利率的,這要明年1月才能享受新利率,今年月供一分不少。
第二種是選擇固定利率的,堪稱2019年沒轉LPR的“大冤種”,這次要徹底錯過啦。
最慘的還是前幾年高位接盤的,“6.5%利率上車的我,看著現在3%的利率,眼淚掉下來……”
而對于銀行來說,表面哭窮,實際卻偷著樂。存款利率早就偷偷降了(1年期定存普遍不到1.5%),利差反而擴大了。
不過,1萬億流動性到手,放貸任務更重了,但問題是,錢真的能流到樓市嗎?
全球經濟一體化,這次降準降息自然也要放眼世界,尤其是人稱“世界央行”的美聯儲。
這邊中國降息,那邊美聯儲卻放風“年內還要加息一次”。
為什么中國敢逆勢操作?
第一,通脹差距。美國CPI還在3%以上,中國已連續4個月低于1%。
第二,匯率底氣。外匯儲備3.2萬億美元,夠和空頭打持久戰。
第三,經濟重心。保就業比保匯率更急,房企暴雷比美元升值更可怕。
但風險不是沒有。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了(離岸匯率已破7.2),外資也可能繼續拋售A股(北向資金5月凈流出超200億)。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恐怕正在冷笑:“你們降吧,等美元潮汐回流,看誰先撐不住!”
有人可能覺得“央媽”這筆操作有點突然,可事實上,回顧過去10年,中國每次“逆周期調節”都有深意的。
比如,2015年,美聯儲加息,中國卻5次降準降息,結果股匯雙殺。
再比如,2020年,美國瘋狂印鈔,中國克制放水,躲過通脹危機。
時間來到2025年,中美貨幣政策徹底分道揚鑣,這次誰能贏?
這里提一個冷知識:當前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已倒掛1.2%,是2007年以來最大。
這意味著——資本用腳投票的時代,真的來了。
不過,這些都是宏觀層面的東西了。對于普通人而言,更該考慮的是實際的應對策略。
對于已經背負房貸的一族,如果是浮動利率的,就躺平等明年減負即可。但如果是固定利率的,那就趕緊查合同,看有沒有轉LPR的后悔藥。
對于有意向買房的持幣觀望一族,三四線二手房,降價才剛剛開始,可持續觀望。
而與外匯相關的操作,此時兌換美元的話,還是要小心謹慎的,小心被政策“背刺”。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吧。
第一,55塊雖少,但象征意義大于實際。央媽在告訴市場,其實工具箱還沒掏空,別慌!
第二,在貿易戰如火如荼之際,中美金融戰也進入了深水區。中國敢降息,是對“內循環”的自信,也是對美國收割的抵抗。
第三,樓市真正的拐點可能未到。除非放開限購+拆遷貨幣化,否則難改供需失衡。
接下來,就看是美聯儲的加息子彈多,還是中國的政策底更加雄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