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這塊地兒,地緣政治那叫一個復雜,印度、巴基斯坦、中國仨核大國在這兒角力,關系錯綜復雜,歷史恩怨一大堆。今天咱們聊聊這個事兒:印度還沒動靜,巴基斯坦又多了個新對手,遲早得跟中國聯手收拾局面。
南亞這地方,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克什米爾問題斗了幾十年,打過好幾仗,現在邊境線上還不時擦槍走火。中國呢,跟巴基斯坦是鐵哥們兒,關系好得跟穿一條褲子似的,尤其是中巴經濟走廊(CPEC)這項目,把倆國綁得更緊了。而印度跟中國也有自己的過節,邊界問題沒少鬧騰,特別是2020年加勒萬河谷那場沖突,搞得雙方都繃著根弦。
標題里說“印度還未出手”,意思是印度現在還按兵不動,可能是冷眼旁觀,也可能是憋著啥大招沒放。“巴基斯坦又遭新敵”,這新敵是誰?八成跟巴基斯坦內部的麻煩有關,尤其是俾路支省那塊兒,近幾年不太平。“遲早被中國巴基斯坦聯手清算”,這話透著股狠勁兒,暗示中巴可能會一塊兒出手,把這新敵擺平。咱們一步步拆解,看看這事兒到底咋回事。
要說巴基斯坦最近頭疼的事兒,俾路支省絕對跑不了。這地方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省,占了全國面積的40%多,可人口少得可憐,才1300萬左右。資源倒是不少,天然氣、煤炭、礦產啥都有,但發展落后得要命,貧困率高得嚇人。這么大的反差,早就埋下了不滿的種子。
俾路支省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1948年巴基斯坦建國時,這塊地兒是被硬并進來的,當地俾路支人一直覺得自己被邊緣化,要么是資源被中央拿走,要么是發展好處沒他們的份兒。從上世紀70年代起,這兒就斷斷續續鬧獨立,搞了好幾次武裝叛亂。2006年,俾路支領袖納瓦布·阿克巴·布格蒂被巴軍方干掉,直接點燃了新一輪火藥桶,俾路支解放軍(BLA)這幫人開始跳出來搞亂。
BLA這伙人目標很明確,要把俾路支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他們襲擊政府軍、炸基礎設施,還特別盯著中巴經濟走廊的項目下手。為啥?因為他們覺得CPEC是外來勢力搶他們的資源,尤其是中國在這兒修路建港,他們看不順眼。
近幾年,BLA的動作越來越大。2022年4月,卡拉奇大學門口一炸,三個中國人和一個巴基斯坦司機沒了,BLA直接認領,說這是沖著中國去的。同年8月,瓜達爾港附近又炸了倆中國工人。這些事兒讓巴基斯坦政府急了眼,也讓中國坐不住了,畢竟CPEC是他們“一帶一路”的大手筆,不能讓這幫人攪黃了。
這“新敵”八成就是指這些分裂分子,尤其是BLA。他們不光威脅巴基斯坦的安全,還直接挑戰中巴合作的大局。巴基斯坦內部還有宗派沖突、毒品走私啥的,但眼下這幫搞分裂的,威脅最大,也最扎眼。
印度跟巴基斯坦那是老冤家了,克什米爾問題沒完沒了,邊境線上三天兩頭打幾炮。但在俾路支這事兒上,印度顯得低調,標題里說“還未出手”,意思是印度還沒明著摻和進來。不過,低調歸低調,印度在這兒的身影可沒少晃。
巴基斯坦老早就嚷嚷,說印度在背后支持俾路支分裂分子,想搞亂他們。2016年,印度總理莫迪在獨立日講話里點了俾路支的名,說要關注那兒的“人權問題”,這話一出,巴基斯坦炸了鍋,覺得這是印度公開挑釁。同年,巴方抓了個叫庫爾布尚·賈達夫的家伙,說他是印度間諜,在俾路支搞破壞。印度死不承認,說這人是普通商人,可這事兒在巴基斯坦那邊被炒得沸沸揚揚。
不過說實話,印度支持俾路支的證據到現在也沒擺上臺面。國際上也沒啥靠譜消息能證實這點。印度真要插手,可能是想給巴基斯坦添堵,畢竟巴越亂,印度在克什米爾那邊壓力就越小。但為啥“還未出手”呢?
一是國際形象。印度現在想當全球大玩家,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把椅子還惦記著呢,公開支持分裂分子這種事兒,太損形象,得不償失。二是國內事兒多。經濟還沒完全緩過來,疫情后遺癥還在,加上內部安全問題,印度沒太多精力去巴基斯坦后院點火。三可能是戰略算盤。巴基斯坦自己亂著,印度樂得看戲,不用動手就能坐收漁利。
所以印度現在大概率是冷眼旁觀,頂多在輿論上敲敲邊鼓,真要下場,還得看局勢咋變。
中國跟巴基斯坦的關系,那真是沒得說,幾十年的老交情了。CPEC是倆國合作的頂梁柱,從俾路支的瓜達爾港一路連到中國新疆,修路、建港、搞能源,計劃投資600多億美元。對巴基斯坦來說,這是拉經濟的大機會;對中國來說,這是通印度洋的戰略通道。
但CPEC在俾路支沒少碰釘子。當地人覺得這項目是外來人搶飯碗,活兒都讓外省人干了,本地人沒啥好處,還得忍受軍警到處晃。所以BLA盯上CPEC一點不奇怪,中國工人和項目三天兩頭被襲擊,中巴都急了。
為保CPEC,巴基斯坦專門弄了個安全部隊,護著項目和工人。中國也掏錢出裝備,倆國還一塊兒搞軍演、分享情報。這幾年,俾路支的亂子直接威脅到中巴的大計劃,聯手收拾這幫分裂分子,差不多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標題里說“遲早被中國巴基斯坦聯手清算”,這“清算”咋弄?一是軍事上,巴基斯坦加兵,掃蕩BLA的老巢,中國可能給無人機、監控設備啥的,幫著找目標。二是經濟上,倆國一塊兒投錢,把俾路支的基礎設施、教育、就業搞起來,斷了分裂分子的群眾基礎。三可能是外交上,拉上伊朗、阿富汗這些鄰居,掐斷BLA的外援。
但這事兒沒那么簡單。動武容易惹民怨,搞不好適得其反。投錢搞發展也得讓當地人真受益,不然還是白搭。中國在這兒動作太大,還可能被說成“干涉內政”,弄得自己下不來臺。
中巴聯手收拾俾路支的亂子,可能性不小,畢竟利益綁一塊兒了。CPEC要是黃了,巴基斯坦經濟得吃大虧,中國戰略布局也得打水漂。但這路不好走。
軍事上,巴基斯坦有經驗,過去幾十年沒少跟分裂分子干仗,中國的高科技加持,能讓行動更準。但光靠打壓治標不治本,俾路支人要的是實惠,不是槍桿子。經濟上,CPEC要是能多給當地人分點蛋糕,比如修學校、建醫院、安排工作,可能會慢慢穩住局面。
一是人權問題。巴基斯坦軍方在俾路支的名聲本來就不好,再加大力度,弄不好被國際社會盯著罵。二是反華情緒。中國要是摻和太多,當地人可能更討厭“外來者”,BLA正好拿這點做文章。三是外部攪局。印度要是真插一腳,哪怕是暗地里使絆子,事兒就更亂了。美國、俄羅斯這些大國也可能摻和進來,把俾路支搞成大國博弈的場子。
俾路支這事兒,說小不小,說大也不算太大,但它就是南亞地緣政治的一個縮影。巴基斯坦內部亂著,印度在旁邊看著,中國跟巴基斯坦綁一塊兒干活兒。這局面咋發展,有幾種可能:
一是中巴聯手真把俾路支穩住了,CPEC順順利利,南亞的貿易和能源格局得變個樣。二是亂子越鬧越大,BLA不依不饒,中巴忙著救火,印度趁機撿便宜。三是外部勢力進來,俾路支變成代理人戰爭的場子,整個南亞都得跟著抖三抖。
不管咋樣,解決這事兒,光靠拳頭不行,得讓俾路支人過上好日子。中巴聯手“清算”可能是短期目標,但長遠看,還得靠對話和發展。南亞這盤棋,誰也輸不起,慢慢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