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印巴兩國再次上演熟悉的戲碼,印度人天真地展開軍事行動。高調宣布的“辛杜爾行動”,結果重要目標沒打到,自己反而被巴基斯坦的中系裝備打的丟盔棄甲,陣風被擊落、蘇-30被擊落,多年的牛皮被人2拳打破。不過,形勢的發展,可能和外界猜測的不太一樣,印度恐怕不會就此罷手,南亞恐怕有大事發生。因為莫迪幾乎沒得選。
先說一個結論,印度這一次基本代表著“偷襲”的“辛杜爾行動”,可以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而帶來的后果,也極其巨大。當年日本搞珍珠港,那好歹也重創了美國海軍。你這偷襲巴基斯坦,啥也沒打到,反而是讓自己“翻車”。不光自己翻車,還很大概率要拖著整個南亞、乃至中國下水。簡直是愚蠢得令人發指。
為挽回顏面,印度外長蘇杰生緊急宣稱“行動成功震懾恐怖分子”,卻無法解釋為何“反恐”需動用射程160公里的空對地導彈打擊平民區、炸清真寺。而巴總理謝里夫的反擊更為犀利:“印度的‘精準’只體現在殺害兒童上!”。國際社會也不給面子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緊急呼吁?;穑袊饨徊慷卮佟氨苊饩謩菔Э亍?,連美國都罕見批評印度“過度反應”。
為什么我們要說,大概率會拖著整個南亞、乃至中國下水呢?我們看看莫迪政府就知道。莫迪的執政邏輯始終建立在“強人神話”之上,甚至是主動為印度教輸送利益,以換取對莫迪自己的神化操弄。經濟通脹持續走高、盲目收割外資帶來的投資斷絕、幾千萬的失業青年,這些問題,莫迪政府通通視而不見,轉而歸咎于外部“陰謀”,塑造“抗中反巴”的民粹輿論環境。
為了營造自己節節“勝利”的假象,開始吹捧西方軍事裝備,陣風戰機,硬生生被吹成了拳打殲-20,腳踢F-22的存在。法國人自己都不敢說這個話。然后,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多年吹出來的牛皮,被巴基斯坦2拳打爆。一拳來自PL-15,一拳來自紅旗-9防空導彈。某種程度來說,印度屬于是牛吹多了,自己都信了。巴基斯坦戰前就跑來中國要錢要裝備,就怕印度人發瘋。結果印度人真瘋了。前者以為是勉強用用,抗住印度攻勢就行;后者以為沒有實戰經驗,可以隨便打打。結果大家都尷尬了。
那么,現在問題也就來了。當下的莫迪已經被自己制造出來的民粹情緒裹挾。面對這場失敗,莫迪如果選擇偃旗息鼓,那么長久以來的國內民粹敘事會被徹底顛覆,巨大的反噬代價,莫迪支付不起,莫迪背后的政黨也支付不起。所以,莫迪現在幾乎沒得選,在空戰失利之后,很可能會實施大規模的地面進攻,靠著用數量和規模優勢,取得一點戰果,給國內一個交代。
莫迪的困境,本質是民粹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構性矛盾:煽動民族主義雖能短期凝聚支持,卻終將反噬執政根基。當“戰狼”人設崩塌,留給莫迪的只剩兩條路——要么在軍事冒險中賭上國運,要么在民粹浪潮中被吞噬。只能說,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印度還是那個印度,莫迪他該清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