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云南頻道
“咚——咚——咚——”,渾厚的木鼓聲穿透云靄,回蕩在祖國西南邊陲的群山之間。今年“五一”假期,云南西盟佤族木鼓節吸引八方游客,游客們沉浸于這場文化盛宴中。
作為佤族的“通天神器”,木鼓不僅承載著千年信仰,更通過節日煥發新生——傳統祭儀與現代文旅在此交融,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的新引擎。
拉木鼓活動現場。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傳承文化之美,唱響民族團結之歌
木鼓,佤語稱“克羅”,相傳是天神莫偉傳授給佤族人民制作而成的。在每個佤族村寨,都建有專門的木鼓房,莊重地供奉著木鼓。千百年來,每當木鼓敲響,群山為之震蕩,那激昂的鼓聲不僅是佤族人民崇尚自然、追求吉祥和諧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更是他們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
如今,在這個佤族最隆重的節日里,佤寨男女老少穿上盛裝,載歌載舞,齊心協力把制作木鼓的新木拉向木鼓房,百名鼓手齊擂木鼓,聲震群山,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
近年來,隨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深入人心,“拉木鼓”活動在保留佤族文化特色的同時,逐漸發展成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會。
西盟縣城一角。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活動期間,佤山各族群眾身著盛裝一同拉動新木,齊心協力前行。一路歡歌,一路舞蹈。沿途的游客被歡快的氣氛所感染,紛紛加入到拉新木的隊伍中,一起歡慶節日,沉浸在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氛圍之中。
“這是我第三次來西盟,我覺得西盟的民族特色特別濃,人們也特別團結友善、熱情奔放,我特別喜歡。”普洱游客王小尹說。
暮色降臨,在鏗鏘有力的木鼓聲中,各族群眾代表點燃篝火,以木鼓為媒、篝火為引,與游客圍成同心圓,伴著木鼓聲、銅鑼聲與歡呼聲,踏著傳承千年的鼓點節奏,跳起民族團結圈圈舞。每一個舞步都在書寫民族交融的詩行,每一聲鼓點都在叩響命運與共的心跳,以最本真的方式演繹著西盟大地的團結詩篇。
“今天參加了木鼓節的系列活動,我感覺特別好、氛圍感很強。不同民族的群眾在這里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這才是真正的‘美美與共’。”昆明游客王亞強說。
篝火狂歡晚會現場。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煥新民俗體驗,重構節慶參與模式
在傳承和保護傳統習俗的基礎上,西盟縣不斷創新木鼓節的活動形式和內容,以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為游客帶來前所未有的節慶體驗。
“拍了萌”、篝火狂歡、吃野果……在西盟佤族木鼓節活動中,一系列獨具特色的互動體驗民俗活動吸引著八方游客。游客可以參與拉木鼓活動,在喊著號子、齊心協力拉木鼓的過程中,深刻感受佤山人民團結協作的精神。
此外,木鼓節還精心設置佤族美食體驗區、木鼓制作體驗區等。在美食體驗區,游客可以盡情品嘗佤族的特色美食,如雞肉爛飯、佤味牛皮、釀腸等。這些美食以其獨特的口味和濃郁的民族特色,讓游客大飽口福。
來自廣東的游客冼志強說:“佤族的美食太有特色了,每一道菜都充滿濃濃的民族風味,讓我感受到佤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在“拍了萌”活動中,游客們用天然顏料涂抹在裸露的肌膚上,一路跟著“偽裝藝術”的當地群眾載歌載舞;在民族團結篝火晚會上,各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與八方游客手牽手,共赴一場充滿民族風情的狂歡;在木鼓制作體驗區,游客們在專業工匠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參與木鼓的制作過程,從選材、雕刻到上漆,每一個環節都讓他們感受到傳統技藝的魅力。
這種親身體驗的方式,不僅能讓游客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夠讓游客獲得全新的旅游體驗。
佤族織錦秀。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激活地域經濟,撬動文旅消費新增長
木鼓節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個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在木鼓節期間,西盟縣舉辦了大規模的本土農特產品展銷會,吸引了眾多商家和游客的參與。
農特產品展銷中心內,琳瑯滿目的本土特色產品讓人目不暇接,手工藝品、農產品、特色食品等應有盡有。其中,佤族織錦以其精美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深受游客的喜愛。來自昆明的游客王珺宇購買了一套佤族織錦服裝,她說:“這套織錦太漂亮了,不僅工藝精湛,而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我要把它穿在身上,深入體驗木鼓節的各項活動。”
除了手工藝品,西盟縣的特色農產品也備受關注。茶葉、咖啡、堅果等特色農產品以其綠色、健康的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西盟的咖啡品質非常好,口感醇厚,果香濃郁持久,顛覆了我對傳統咖啡的認識。我會和更多的朋友推薦,將這些優質的咖啡推廣到更多的地方。”曲靖游客田老衛說。
在農特產品展銷中心內,供銷社展臺前人頭攢動。工作人員手持佤味牛皮熱情推介:“這道網紅產品,需選用本地黃牛皮洗凈蒸煮后,佐以佤山野花椒與山蒼子調味,香辣勁道別有風味。”供銷社負責人介紹,假日期間展區日均銷售額突破1.2萬元,西盟米蕎、古樹茶等“深山饋贈”受到游客青睞。
西盟縣夜市游人如織。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通過舉辦本土特色產品展銷會,西盟縣為當地的商家和農戶提供了一個展示和銷售產品的平臺,促進了農產品的銷售和農民的增收。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購買本土特色產品,帶動了旅游消費的增長。
西盟縣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縣接待游客3.89萬人次,同比增長30.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843.16萬元,同比增長32.74%。全縣旅游景區點共接待游客3.12萬人次,同比增長145.7%;賓館酒店共入住4049間,入住率74.29%,同比上升12.69%。
“拍了萌”活動現場。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行走在木鼓節喧囂未散的佤山村落,屋檐下垂掛的牛頭圖騰在暮色中若隱若現。遠處,新修的公路如銀色緞帶般纏繞在山間,蜿蜒伸向遠方。這個邊疆縣,正通過木鼓文化,探索出鄉村振興的新路徑。(虎遵會、刁弘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