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的李保田,最近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是在兒子李彧的短視頻里。
鏡頭里,他穿著一件舊夾克,佝僂著背,在書房里慢慢踱步。白發凌亂,臉上褶子密布,走起路來緩慢而沉穩。那曾經威風八面的“劉羅鍋”,如今只剩滿臉滄桑。
他在山東榮成定居多年。家不大,卻擺滿了書和畫。書桌上放著自刻的木雕,墻上掛著自己畫的油彩畫。安靜地看書、畫畫、做飯,是他的日常。
他不常出門,不接戲,也不上綜藝。娛樂圈早已沒有他的身影。街坊鄰居說,這老頭特別低調,除了每天遛彎,幾乎不出小區。
可要說起他年輕時的那股子狠勁兒,還真沒幾個演員能比。
01
李保田出生在江蘇徐州。父親是軍官,母親是醫生。家里規矩多,對他要求也嚴。他卻偏不走尋常路。
十幾歲的時候,別人都想著讀書考學,他卻迷上了戲曲,天天往戲園子跑。有次偷溜進去看戲,被父親當場抓住。一頓皮帶伺候,換來的是一句冷言:“你不是唱戲的料?!?/p>
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進了地方劇團。劇團生活苦得很,同齡人排擠,吃不飽、睡不好。他不服氣,就咬牙練功,哪怕餓得頭暈眼花,也不肯服輸。
四年后,病倒住院,恰好和父親在同一家醫院。夜里,他醒來,看見父親悄悄來給他掖被子。那一眼,成了他心底最深的印象。等他病好想回家時,父親卻已經去世。
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叫遺憾,也明白了什么叫責任。
回到劇團后,他更加拼命。后來考上中戲,畢業后留校當老師。那時他已經三十多歲,影視圈里叫得出名字的年輕人一抓一大把,但他不急。他沉得住氣,接了不少小角色,一點點磨演技。
35歲那年,他演了《鳳凰琴》,才開始被注意。到了四十多歲,《宰相劉羅鍋》讓他徹底爆紅。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老戲骨”。
可也正是這時候,他開始不合群了。
拍戲的時候,他要求極高,哪怕一個眼神不到位,也要重來。合作的演員受不了,有人說他太較真,有人說他難相處。
他不管這些。他認準了,戲比天大,不能糊弄。
02
感情上,他是個特別克制的人。
結婚多年,從不對外秀恩愛。他老婆很少公開露面,就連婚禮照片都沒幾張。他不愛熱鬧,連自己兒子的婚禮都沒去。
理由很簡單:那天在拍戲,不能請假。
兒子李彧,長得跟他一個樣,高鼻梁、單眼皮,一看就是“復制版”。從小受父親影響,也走上了演藝這條路。
考中戲那幾年,李彧連著考了三次都沒過。他求父親幫忙走關系,結果被拒得干脆:“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接著練。”
后來李彧終于考上了,也開始接戲??裳萘藥资浚冀K紅不起來。觀眾記得“李保田”,卻常常忘了“李彧”。
他沒怨父親。說起來,還挺佩服那股子軸勁兒。
有一次,兩人合作拍戲。李保田當著全劇組的面數落兒子,說他演技太水,連情緒都沒到點上。李彧一度氣得想走人,但最終還是咬牙撐下來。拍完戲后,他說:“我爸是個狠人,但也是真正把我當演員對待。”
婚后,李彧娶了個小16歲的四川姑娘,生活過得還挺甜。雖然沒大紅大紫,但踏踏實實,挺自在。
03
如今的李保田,不再是熒幕上的“劉羅鍋”,而是山東海邊的一位普通老人。
身子彎了,背駝了,聲音也沒了當年的中氣十足。但他的眼神依舊清亮,畫畫依舊認真。
他不喝酒、不抽煙、不接廣告、不上節目。有人說他“怪”,他說:“不怪怎么活得明白?”
房間里掛著他畫的《殘荷》,線條粗獷卻不失靈氣。他說,這畫是給自己畫的。老了,殘了,但還是要挺著。
他也還寫字、聽古典音樂,偶爾跟朋友通信。對浮華的事,一概不理。
有人說他固執,有人說他過氣。他不在意。他早就不靠娛樂圈吃飯,也從不看誰的臉色。別人爭名逐利,他只求清凈一隅。
他活得不算風光,但絕對硬氣。
說到底,他是那種不肯被流量吞沒的老派人。他的標準,或許太高;他的性格,或許太擰。但那種不討好、不妥協的勁兒,卻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東西。
他沒說過自己偉大,但他的選擇,早已說明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