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美國政府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宣傳特朗普計劃在5月13日,來一場“中東之行”。首站目的地,選擇在了美國軍火的大客戶沙特。不過,在關稅戰打得如火如荼的當下,特朗普似乎并沒有太過在意自己是否體面。在訪問前夕,一筆天價賬單就甩在了沙特臉上。
我們先來說一下,這幾天大致發生了什么。在特朗普訪問前夕,沙特王儲薩勒曼和特朗普有過一段電話溝通。大致意思,是沙特愿意在未來的4年里,給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沒說是投什么項目,但給外界的感覺,非常像是“保護費”。但特朗普對此很不滿意,覺得少了,沙特應該“投資”1萬億美元,并且在美國這買一個“大禮包”,價值1000億美元的軍售訂單。于是乎,特朗普這邊還沒動身呢,一筆天價賬單就甩在了沙特臉上。
然后是《美聯社》的報道中提到,在雙方通完電話之后,美國國務院通過了一筆軍售協議,批準向沙特出售1000枚AIM-120C-8型空空導彈,以及50個配套制導系統和相關設備。總計35億美元。
這件事情其實非常離譜。因為通常而言,是雙方簽署軍購的合同之后,美國這邊才會進行授權和通過。結果這次居然是“合同尚未簽署”的狀態,就直接批準。這樣的情況,非常讓人懷疑,這個“開綠燈”的背后,實則是特朗普對沙特的“敲打”。想要進入談判環節,至少要先交一點“見面禮”。
坦率地說,AIM-120C-8導彈射程達160公里,可兼容F-15SA等沙特現役戰機,但美制武器普遍內置遠程鎖死系統。2022年沙特曾因記者卡舒吉事件遭美制裁,部分戰機更是直接被遠程癱瘓。沙特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所以,很大程度上來說,這1000枚導彈恐怕不是買來給沙特用的,而是美國將沙特空軍變為遙控“波斯灣警犬”的。即如果中東出現大變動,比如新一輪對胡塞武裝的進攻、或者美國和伊朗談崩的情況下,這1000枚導彈瞬間變成美軍“保護”沙特的軍事裝備,直接由中東美軍直接使用。相當于將沙特變為美軍的“前線彈藥庫”,替美國承擔與伊朗沖突的代價。
特朗普的“中東生意”看似精明,實則在進一步加劇美國霸權體系的反對浪潮。沙特一直承擔著美國“血包”的作用,但也注定了進一步為沙特內部的反美注入更強烈的情緒和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