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記者 王春
法治日報通訊員 俞黎新
如詩如畫,綠意盎然,五月的浙江湖州生機勃勃。五一假期,在湖州各大熱門景區,浙江湖州公安生態警務聯盟集中宣防活動輪番上演。
湖州市吳興區長頸鹿莊園、南潯練市布谷里、德清莫干山格里恩咖啡店、織里振興夜市……在這些熱門景區或網紅打卡點,生態警務聯盟成員們精心設計的生態宣傳展板和宣傳標語交織呈現。游客們漫步中間,不時被這些生動的宣傳內容吸引,紛紛停下腳步,細細品讀。
湖州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2020年底,湖州公安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生態警務”新機制,從湖州發源、迭代,并在全省推廣。去年,湖州創新“生態警長+生態義警+生態警務聯盟”的生態守護體系,共同參與巡山護林、環境類矛盾調解、生態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
如今,在湖州,生態警務的路子越走越寬,從全警走向了全民。
生態警長接續守護
周末的午后,來自杭州的陳先生帶著父母來安吉“深藍計劃”尋味慢時光。
“在這么美的地方,品一杯咖啡,真的太愜意了。”陳先生說。
“深藍計劃”是安吉縣梅溪鎮紅廟村的一家咖啡館,坐落在湛藍的天然湖水和冷冽的巖石之間,被人們稱為“小冰島”。
“小冰島”的前身——青山石礦廠,可不似眼前這般純凈和寧靜。
環境問題,讓村民困擾不已。自從梅溪派出所的生態警長樓成濤來到這里后,屬地生態慢慢改善,美麗的“小冰島”成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碼。
這個利用廢棄礦坑改造的咖啡館,在熱鬧的旅游旺季變身成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點,最多一天賣出8818杯咖啡,刷新了全國單日單店咖啡銷售量紀錄。
人在景中游,警在身邊守。
五一假期,“深藍計劃”人頭攢動。梅溪派出所積極推動生態出行,對車輛人流等情況科學疏導,暢通出行交通,通過“小喇叭”提醒游客注意人身財產安全,與咖啡館工作人員、生態義警建立微信群,方便游客有任何困難問題,第一時間得到幫助。
去年國慶假期,“深藍計劃”成為湖州公安首批生態警務聯盟成員單位。在“深藍計劃”主理人程鑠欽看來,保護生態,就會得到生態的回饋。
吳興長頸鹿莊園、南潯古鎮、德清江南瑤塢、長興龍之夢動物園……一個個網紅景區或打卡點持續火爆的背后,是一個個生態警長在接續守護。
從2013年在全省首次提出“河道警長”,到“八大警長”,最終形成“生態警長”的全面守護體系,實現生態領域守護全覆蓋。
如今,全市2185名生態警長,聯動生態義警隊伍,依托生態警務聯盟,組織開展生態知識競答、鳥類放飛、魚類放生、親子生態游戲互動,共同參與巡山護林、環境類矛盾調解、生態宣傳等志愿活動,實現全市主要景區全覆蓋,輻射群眾286萬余人次。
生態義警聯勤共治
清晨的南太湖,薄霧如紗。吳興區織里鎮伍浦村的生態義警宋松元,沿著河浜緩步前行。早起巡河,是69歲的宋松元每天雷打不動的習慣。現在,他的巡視地點又多了一處——伍浦塘灣里青創營地。
這兩年,太湖南岸刮起了露營風。太湖邊陸續建起各式各樣的青創營地,為沿岸村莊帶來不少收入。
宋松元是“四代治水人”,治水已成為宋松元一家的家訓。
在去年國慶“生態警務聯盟·伍浦——守‘湖’青綠”宣防活動中,宋松元作為喬溇生態警務聯勤共治工作站“溇港衛士”生態義警隊的隊長,在伍浦塘灣里青創營地發動和招募生態義警,共同參與生態保護。
喬溇生態警務聯勤共治工作站的墻上,掛著宋松元帶領生態義警一起守護“青綠”的照片。“護水隊、護村隊、護企隊、護校隊,這些都是我們的生態義警。”站長徐建根指著照片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
這里位于環太湖毗鄰區浙蘇兩省交界地,太湖沿岸的這些村落水系縱橫,過去偷排污水、非法捕撈屢禁不止。轉變發生在2021年9月,浙蘇兩地成立織里喬溇生態警務聯勤共治工作站,招募熟悉地形的村民組成義警隊。“四代治水人”宋松元成了“溇港衛士”第一位義警:“我們就像‘水鄉探頭’,哪段河道有異味,哪片林子有捕鳥網,半小時內必到現場。”
像宋松元護水隊這樣的生態義警群防群治隊伍,湖州現在有92支4094人。他們每天穿梭在“守青山、護綠水”的最前沿。
“竹童網宣”“漁都衛士”“苕溪衛士”“飛哥”……在湖州,這些生態義警每天在生態警長的帶領下,圍繞當地盜伐林木、食品安全、非法狩獵、非法捕撈等重點領域,開展日常巡邏、隱患排查、線索上報。
組建生態警務聯盟
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生態保護,提升全民生態保護意識,湖州正持續擦亮“生態警務看湖州”品牌。
去年國慶假期,湖州公安在全市16個熱門景區,開展主題為“美麗湖州、共同守護”的生態警務宣防活動,首次提出“生態警務聯盟”的概念,組建包括安吉“深藍計劃”咖啡等單位在內的生態警務聯盟。截至目前,生態警務聯盟成員單位已達100家。
南潯古鎮景區“外灘5號·南潯糧倉”咖啡店作為首批生態警務聯盟建設示范點,經常利用網紅打卡點流量優勢,開展生態警務宣防活動。“咖啡店成功的關鍵是古鎮的秀美風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是生態帶來的經濟價值。我們受益于生態,便想守護生態。”“外灘5號·南潯糧倉”咖啡店店長說。
在“中國童裝之都”織里鎮,短短兩年時間,振興夜市迅速破圈。這個充滿煙火氣的夜市,成為織里的網紅打卡地。為了保障夜市安全有序運行,織里公安聯合綜合行政執法、市場管理等部門,建立振興夜市聯勤共治便民服務站,開展監督、宣防、巡查等工作。服務站還招募網紅攤位成為生態警務聯盟成員,日常開展食品安全宣防、垃圾分類管理等活動,筑起夜市食品和生態安全防線。
“生態警務聯盟作為生態警務中的一項創新工作,選擇具有品牌代表性和影響力、具有社會責任感、有意愿參與生態環境守護的商家單位參與生態保護,并帶動熱心于生態公益的游客參與進來。”湖州公安相關負責人說。
生態警務聯盟在全市網紅打卡點開展宣防活動,創新業態玩法,吸引流量。去年國慶期間,湖州全市A級景區、賓館酒店、鄉村旅游點和文化場館累計接待全域游客737.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1.06億元,較2023年分別增長7.3%、6%,其中南潯古鎮景區進入浙江景區日均到訪人數前十,龍之夢樂園入選全國親子游熱門游樂園前五。
生態警務聯盟,見證了生態價值正在實現轉化。在南潯,依托生態警務聯盟組建專家團隊,漁業專家免費為漁民上門指導,為水產養殖戶提供科學養殖、合同簽訂等方面的知識培訓,推動生態養殖“零污染”。目前南潯區淡水魚產量長期位居全省榜首,成功入選全國23個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之一。
“生態警長+生態義警+生態警務聯盟”生態守護模式,為綠水青山筑起了一道法治屏障,更探索出一條全民參與、多元共治的生態治理新路徑。在這里,生態警長的“藏青藍”、生態義警的“守護綠”與社會的“協同力”交織成網。
來源: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