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楊林宋 侯佳欣)2025年5月8日是第78個“世界紅十字日”。在過去一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足跡遍布全球多個角落,為受武裝沖突和其他暴力局勢影響的民眾提供人道保護和援助。
從緬甸地震中的高齡幸存者,到加沙地帶依賴公共廚房的流離失所家庭;從中非共和國孕產婦的生死救援,到剛果民主共和國戰傷者的重生之路——那些被鏡頭定格的無聲英雄時刻,正在訴說著跨越國界的生命誓言。
2025年4月,來自緬甸的杜瑪枝(Daw Ma Kyi)(右)今年98歲,在3月的地震中她因家人外出未能及時撤離。幸運的是,她和家人都平安無事,他們的房屋也在地震中幸免于難。在杜瑪枝所處的社區,約五分之四家庭的房屋損毀嚴重且無法修復,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許多其他合作伙伴一道,通過為公共社區廚房提供食物來幫助當地居民。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供圖
2025年4月,51歲的吳登吞(U Thein Tun)(右)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和痛風等疾病,他和父親主要依靠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支持的醫療診所獲取藥物。地震發生后,他們從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領到了兩周口糧緩解困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供圖
2025年4月,在中非共和國的卡加班多羅醫院,外科醫療隊為一名孕婦娜德格·伯納宗實施了剖腹產手術。為滿足當地孕產婦的醫療服務需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納納-格雷比濟省啟動培訓項目,培訓當地傳統助產士識別健康風險、并發癥及進行早期轉診,以彌補農村地區專業醫務人員短缺,搭建傳統實踐與正規醫療體系間的橋梁。休·金塞拉·坎寧安 圖
2025年4月,在加沙地帶的代爾巴拉地區和汗尤尼斯地區,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通過大規模食品派發和以工代賑項目,為六個公共廚房的運轉提供支持,每天這些廚房為19200多人(3800多個家庭)提供熱餐,而這是他們唯一的營養來源。除公共廚房外,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還為加沙城15個避難所的社區烤爐提供支持。這些烤爐每天生產7萬條新鮮面包,是12500名流離失所者的食物來源。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供圖
2025年1月以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開展的四個戰傷外科項目共收治了1900多名新近因武器致傷的患者;其中,僅中非浸禮會恩多紹醫院就收治了近1300人,接近該院在2024年全年治療的武器致傷者總數(2935人)的一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供圖
2025年2月,一名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工作人員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戈馬市的希里卡矯形中心制作新假肢。2023年至2024年期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假肢康復項目共制作了400多副假肢和矯形器,為受傷人員提供了恢復行動能力和獨立性的機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供圖
2024年9月,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駐索馬里代表處與索馬里紅新月會合作,在該國各地運營五個流動診所,以改善受沖突和流離失所影響的偏遠地區家庭獲取醫療服務的狀況。醫療隊由七人組成,包括助理護士、助產士和其他專家,提供的基本服務包括為育齡婦女提供產前、分娩和產后護理,開展擴大免疫項目;為居民提供流行病防治服務。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供圖
2024年12月8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南蘇丹倫克鎮派遣了一支流動外科醫療隊,為蘇丹沖突中的戰傷者提供援助。截至2025年2月,由外科醫生、麻醉師、護士長和其他工作人員組成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倫克外科醫療隊已完成了300多例手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