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兵必敗!”
莫迪
5月7日,巴基斯坦總理稱,在當天的戰斗中,擊落了印度5架戰機,巴方外長也不裝了,直接攤牌,輕描淡寫地說殲—10C其實已經手下留情了。
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
一句“手下留情”,讓印度引以為傲的“陣風”戰機跌落神壇,而法國官員的一句回應,更透露出幾分心酸與無奈。
印軍接收的首架編號為BS001的“陣風”戰機,以及社交媒體流傳的疑似該機垂尾殘骸
南亞的天空,究竟藏著怎樣的博弈密碼?
圖源網絡
一場“克制”背后的技術碾壓
巴基斯坦外長伊沙克·達爾近日首次披露空戰細節:雙方共有125架戰機參與戰斗,印度當天出動近80架戰機,包括陣風、蘇—30等主力機型,而巴方僅以殲—10C迎戰。
戰機殘骸
當天的戰斗中,3架陣風、1架蘇30和1架幻影2000被擊落,更耐人尋味的是,伊沙克證實,當天由于事發緊急,飛行員隊伍并沒有到齊。
巴基斯坦外長
殲10C其實已經手下留情了,飛行員們都很克制,伊沙克還強調巴方要是全力以赴的話,可能擊落的數量還會翻倍。
殲-10C
這一表態看似謙遜,實則暗藏鋒芒,用“殺人誅心”來形容印度的感受再合適不過了,可殲10C的勝利絕非偶然。
莫迪
其搭載的霹靂—15E超視距導彈射程超過200公里,配合中國ZDK—03預警機和“翼龍—2”無人機構建的作戰體系,實現了“發現即摧毀”。
殲10C
反觀印度,盡管陣風戰機號稱“歐洲最強”,但其配備的“流星”導彈射程僅150公里,且無法與俄制A—50預警機數據互通。
被擊落的戰機
當天導彈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這也導致一名印度飛行員戰后坦言:“雷達全程靜默,直到被擊落前都沒有收到警報。”
體系化作戰的差距,讓印度“萬國牌”裝備的缺陷徹底暴露,正如軍事專家所言:“這不是戰機的對決,而是整個作戰系統的降維打擊。”
圖源網絡
法國的“辛酸甩鍋”
陣風戰機被擊落的消息,最破防的或許是法國人,一名法國高級情報官員向CNN承認:“這是陣風首次在現代戰爭中折戟。”
新聞截圖
盡管法方強調“責任在印度飛行員”,但事實恐怕難以服眾,被擊落的001號陣風,是印度從法國現役部隊直接接收的首架戰機,配備SPECTRA電子戰系統,號稱“可干擾任何雷達”。
戰機
然而,其殘骸墜落在印度機場附近,全程都沒有觸發有效反制,更尷尬的是,法國達索公司至今拒絕置評,而印度空軍已緊急要求法方提供技術分析報告。
戰機
陣風的失利,不僅讓埃及、卡塔爾等潛在買家重新評估訂單,更讓法國軍工陷入信任危機,畢竟,單價2.4億美元的“高端貨”首戰即敗,誰還敢為“信仰”買單?
圖源網絡
這場空戰中,美國意外“躺槍”,為安撫印度,美國長期禁止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使用F—16,但殲—10C的戰績,反而讓F—16成了尷尬的對照組。
F—16
有美國軍迷不服:“要是用F—16,效果未必差!”但現實很骨感,F—16與巴基斯坦的中國預警機數據鏈不兼容,體系割裂下根本無法發揮協同優勢。
F—16
反觀殲—10C,從導彈、雷達到指揮系統全鏈條國產化,真正實現了“1+1大于2”,這場空戰暴露出美國軍售的深層困境:再強的單機性能,無法融入用戶作戰體系,終究是“孤膽英雄”。
殲—10C
巴基斯坦的“克制勝利”引發連鎖反應,印度反對黨領袖拉希德·阿爾維公開質問莫迪:“80架戰機為何打不過20架?”
圖源網絡
法國緊急調查“是否更多陣風被擊落”,而中國軍工企業則接到多國咨詢殲—10C的郵件,更深層的影響在于國際軍火市場。
殲—10C
陣風神話的崩塌、F—16光環的褪色,讓“中國制造”首次以實戰證明:代差優勢可以被體系化作戰跨越。
戰機
當土耳其、沙特等國開始考慮“中國方案”,傳統軍工強國的技術霸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信源:
觀察者網2025年05月08日——巴基斯坦總理: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機,化為灰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