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契奇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公眾號讀者們的記憶尤為深刻。
今天的文章,是回答讀者的問題才寫的,不然,我不會在當前情況下寫關于俄烏題材。
什么問題?關于武契奇參加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
安徽的一位讀者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說,“武契奇已經到達俄羅斯,老李不說說這事?”(大意,因為留言已被平臺刪除)。他顯然是出我的洋相,因為我在前幾天的一篇文章中說武契奇病了,借故不去參加俄羅斯的慶典。
我當然想不到他好得那么快,也沒想到他赴俄羅斯的決心那么大。結果,武契奇6日恢復健康,立即恢復工作,7日就乘機轉車到達了莫斯科。
我被武契奇打臉了,向堅定的武契奇表示歉意。
新聞之所以成為新聞,就是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如果我們能猜到明天會發生什么事,所有的新聞媒體都不必辦了,這世界,也就沒有新聞事業。
武契奇前5號病了,誰能猜到他會很快恢復,且很快決定前往俄羅斯?當時如果有哪一家新聞媒體或者自媒體斷言,武契奇一定會在9日之前到達俄羅斯參加慶典,我就服了他。
武契奇到達俄羅斯,行程還真的不容易。我在標題中用了“一路艱難”來形容。
歐盟是反對武契奇去俄羅斯的,兩個國家同時拒絕武契奇飛越領空。其中,拉脫維亞強調“飛行目的的政治敏感性”,立陶宛強調“技術和外交敏感性”,總之,這兩個國家對武契奇禁空。
但是,我們仍然在視頻里看到武契奇是坐飛機落地的,是怎么繞過上面兩個國家的領空,目前已有部分新聞做了披露。
據Flightradar24監測,武契奇專機從貝爾格萊德起飛后,未選擇經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北約成員國領空的常規航線,而是繞飛黑海、經阿塞拜疆領空前往雅爾塔。專機在進入俄羅斯領空前突然改變航向,于當地時間7日14:30降落巴庫機場。塞總統辦公室最初稱“因天氣原因需補充燃油”,后改口為“機組人員發現燃料消耗異常”。阿塞拜疆外交部證實已為塞方提供“全流程協助”,但拒絕評論是否收到北約或歐盟的領空安全提示。
武契奇歷盡艱難到達莫斯科紅場,他接受媒體采訪發表了如下感慨:
“我比丘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花了更長的時間才抵達雅爾塔——但這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
可見,他從巴庫機場起飛后,并沒有直接飛往莫斯科,而是在雅爾塔機場降落,然后才坐車來到莫斯科。雅爾塔在克里米亞半島南岸,屬于克里米亞地區,是烏克蘭領土,現在被俄羅斯占領。
5月6日,塞爾維亞反對派媒體率先爆料“武契奇因胸痛緊急入院”,并附上所謂“貝爾格萊德軍事醫院診斷書”片段,引發國際猜測。俄羅斯媒體也猜測其不能參加閱兵,但塞總統辦公室7日凌晨發布武契奇晨跑視頻,背景為貝爾格萊德要塞區,并配文“總統先生心臟強健,正為紅場閱兵熱身”。果然,7日下午他就乘飛機動身了,花了6個小時到達莫斯科。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譴責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行為“令人憤怒”,強調“沒有人能破壞俄羅斯與塞爾維亞的友誼”,并表示,必要時可帶地震彈護航。至于如何帶地震彈護航,我也不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