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完成樁基鉆孔5000多個
完成樁基澆筑5000多根
借“光”之勢 治沙育綠洲
東勝這片“藍海”建設正酣!
(點擊觀看視頻)
你知道嗎?在東勝有一處正在建設的能發電的“藍海”。
初夏艷陽天,記者走進了位于東勝區東北部露天礦排土場的東勝熱電230兆瓦光伏項目建設現場。站在山頭上放眼望去,一排排太陽能板整齊排列著,墨藍色的太陽能板在日頭的映射下顯得“波光粼粼”,好似一汪靜謐的“藍海”。
而這份寧靜被一陣打孔鉆洞的機械作業聲音所打斷。在“藍海”的不遠處,鉆孔機正馬不停蹄地工作,工人們有的將水泥澆筑其中,有的正緊鑼密鼓地安裝太陽能支架,有的則在有序地組裝太陽能板......施工現場一片火熱。
“項目目前累計樁基鉆孔完成5000多個,樁基澆筑完成5000多根,光伏支架與組件安裝同步施工,支架累計安裝完成200多組,組件安裝完成50多組。接下來,我們將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預計今年可實現全容量投產。”
——國電內蒙古東勝熱電新能源
項目部 楊學龍
據了解,東勝熱電230兆瓦光伏項目是東勝區首個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以東勝熱電2×330MW熱電機組和智慧企業建設成果為基礎,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造和創新,融合火電、太陽能等多種能源資源,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建成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該項目已于2023年12月實現首次并網,目前,已投運170.1兆瓦,正趕工建設剩余60兆瓦。年內全部投產后,年平均上網電量將達到4.8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6萬噸。
今年以來,東勝區緊扣自治區“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要求,圍繞東勝熱電230兆瓦光伏項目實現“板上光伏發電、板下生態治理”的立體利用,進一步優化能源產業結構,促進新能源開發與生態保護融合發展,不斷將荒土戈壁變綠洲。
(記者:劉越 侯志錦)
編輯:魯敏 審核:田志強 白慧敏 劉冬
校對:任施瑤
新聞熱線:0477—8139311
聲明:東勝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者,本平臺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