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壇也是好起來了,圍棋冠軍都開始在演唱會上傾情獻唱了。
其實這是蒲熠星的生日演唱會的劇情,而柯潔是作為特邀嘉賓上臺的,但「正式」的演唱、不俗的臺風都讓其迅速登上熱搜了。
這種極具反差的畫面確實讓人津津樂道,畢竟不少正牌歌手都在喜提「難聽」熱搜,這隔三岔五搞抽象的知名棋手似乎唱的還湊合。
此前央視節目《經典詠流傳》中,柯潔也已經體驗過一把登臺,也算積累一定大舞臺經驗。
除此之外,柯潔作為網絡解構的一環,其豐富的話題性也是大家討論他的理由;
不管是圍棋成績、民族敘事的正向內容,還是說爆炸發言、抽象的視頻風格等非正向內容,都在將其推向一個頗為復雜的形象。
主流價值正處在不斷被洗刷的節點,一個具備「一體兩面」的公眾人物話題潛力其實也不止步于此。
瘋子為王
鏡頭即舞臺,舞臺即顛覆。
名人們提供情緒價值的潛臺詞是給觀眾帶來新鮮的感覺。
在越演越烈的價值導向下,這股新鮮風潮也在快速發酵成:一個越趨近于榜樣的人,同時也要越呈現出瘋子的形象,這才是互聯網生存法則。
柯潔本質上走的路線就是:清華履歷+圍棋奪冠+官方背書的社會地位,配合直播游戲+地氣發言+流行視頻受眾的內容輸出。
完美迎合以年輕人為主導的受眾市場,叛逆的同時又附帶價值光環,一個腌入「瘋味」的天才遠比一個嚴肅天才更令人追捧。
當小丑久了后,一次正式上臺演唱又變成新的離經叛道,這種反復橫跳在娛樂視角下不僅被允許,還更坐實了形象厚度。
這種低風險的丟臉簡直是最穩妥的嘗試,進可冠軍留后路,退可反差現真實。
尤其隨著傳媒「虛構概念」盛行,越來越多觀眾主動將劇本和現實區分開來,也減少了表演者的負面壓力,主動融入劇本殺的氛圍。
娛樂化
宣傳的出路,就是不斷娛樂化。
這幾乎成了社媒時代的真理,并被各行各業無限推崇,最常見的就是官方的文旅宣傳上,娛樂式的內容創作也在逐步主流。
就像同是圍棋圈的主播戰鷹,也是娛樂化走紅后,成為傳播圍棋的力量之一。
很多人批判娛樂化的危害,但在當下的時代氛圍里這就是最理想的方式,不僅時間成本低,而且效果也明顯。
柯潔的初衷是不是為了圍棋難以定論,但他借圍棋名氣進行娛樂性創作時,累加的名氣也實現了推廣圍棋的效果,這種互相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有些人希望用「正派方式」構想傳播邏輯:打敗天下無敵手后隱居山林,獨創新式圍棋技法令社會進入圍棋熱之中,最后還要淡泊名利再次修行...
這種多少有些黑色幽默了,不僅過于以己度人,也沒想過實操下來的難度。
不管是柯潔唱歌,還是直播定制名人名言,發表非客觀言論等,其實是用娛樂推廣自己,再讓「圍棋九冠王」名氣反哺圍棋。
用娛樂手段達成目的結果并沒非低級,恰恰是迎合時代之風氣,挽救低迷之力舉。
圍棋在龐大輿論環境里,就是一個極為小眾的分類,所以在全人類變成充滿理性的AI前,用娛樂破圈對柯潔和圍棋都是相對明智的方式。
多維元伏筆
影響力決定了生產力。
柯潔未來進娛樂圈并非幻想,泛娛樂隊伍正處在不斷擴員的階段,尤其是影響力為王的主旨下,這一切還真有可能是提前布局。
以這次演唱會為例,邀請人蒲熠星其實跟柯潔也有重合的話題標簽:學霸以及非傳統型藝人。
這種明星的占位少,其次市場潛力大,其異化的標簽也能幫他們積累宣傳噱頭;
所以與其討論柯潔這次獻唱是目的是什么,不如假設他已經完成了一場互助互利的「融圈嘗試」。
在更大的社會語境下,「混合型人才」正成為剛需,這風刮到明星市場是遲早的事,畢竟完美契合這里“吃話題飯”的應聘要求。
尤其是以資本推手的流量市場開始大逃殺,塑造一線的成本水漲船高還不見效,多元化的「小市場」前景一對比簡直太美好。
對于柯潔來說唱歌并非必要,它和跳舞、游戲、脫口秀等功能性是一樣的,實際是為了構建自己的文化影響力,以爭取更多不同圈層受眾的一種方式罷了。
現在也在傳柯潔退役的消息,或許這也是為自己提前鋪路的一種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