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5月,78歲的藝人汪明荃在上海舉辦演唱會,最低票價680元,高于同期陳小春、周杰倫等歌手,引發輿論嘩然。
網友嘲諷她“走路顫顫巍巍”“氣息不穩”,甚至質疑她“收割情懷”“晚節不保”,稱票價是“看她走路的辛苦費”。
然而作為香港電視黃金時代的“阿姐”;粵劇舞臺上的“穆桂英”;用《萬水千山總是情》唱盡時代情懷的人,汪明荃真的有必要以這種方式撈金嗎?
78歲再開演唱會,她究竟為了什么?
舞臺上的“不老神話”
即使內娛的瓜一刻不停的被爆出,新人演員前仆后繼的走進觀眾視野,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老戲骨,也仍舊能夠成為流量密碼。
近些年來,汪明荃也并非全然脫離觀眾出現,因為她被人偶遇,還開了演唱會,不過,沒能遠離人們視野,卻只是給人遞了攻擊的“理由”。
當汪明荃要舉辦78歲演唱會的消息傳出,這樣的質疑聲便如潮水般涌來,迅速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
因為被拍到走路需人攙扶的,加上2024年香港演唱會上因氣息不穩被戲稱為“阿婆的祈禱”,部分觀眾認為高齡歌手難撐高強度演出,“摔倒風險”和“劃水表現”總能自然的浮現在人們的腦海里。
因此,當得知她今年舉辦演唱會的消息時,有不少網友調侃:“不如在家喝茶養老。”
然而,5月3日演唱會當晚,汪明荃以兩小時無休的表演回應所有爭議。她身著華服,步履穩健,唱跳自如,甚至完成原地跳躍動作。
盡管,醫生曾警告她“腰椎骨裂、膝蓋磨損”,但她拒絕提詞器和墊音,堅持全開麥真唱。而且汪明荃早已財務自由,名下房產遍布香港,投資多元。
現在,她更是用行動撕掉“老人標簽”,證明“藝術沒有保質期”。她用行動質問:為何年齡能定義價值?她的存在,是對“青春崇拜”文化的挑戰,也是對藝術生命力的致敬。
可她明明可以自己在家喝茶散步度過余生,為什么還要這么折騰?
有網友猜測,或許是因為她“無兒無女”的關系,所以想要盡可能多的給自己賺點錢,因此也有許多人指責她是“貪得無厭”。
畢竟,從年齡和體力方面來看,78歲的高齡開演唱會,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更不用說要在舞臺上連續表演數小時。
所以“經濟問題”這個原因,顯得直白又合理,但事實上,汪明荃的“折騰”,并不限于“晚年”。
會哭的木頭美人
1947年盛夏,上海崇明島的蟬鳴聲里,一個女嬰的啼哭劃破悶熱的空氣。
父母望著襁褓中的孩子,為她取名“明荃”,有網友說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崇明島上的一株小草”,她的父母是期盼她如野草般堅韌。
這個出生在動蕩年代的女孩,9歲前都跟著祖父母在田間奔跑,直到1956年秋天,她系著紅領巾、操著軟糯的上海話,擠上了開往香港的綠皮火車。
初到香港的汪明荃,在中環的霓虹燈下顯得格格不入。父親開的服裝店生意紅火,母親卻堅持讓三個孩子入讀普通話學校。
而后,汪明荃便開始了白天在課堂上用“儂好伐”和同學打招呼,晚上躲在被窩里聽電臺播放的粵劇《帝女花》的生活。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在19歲那年,她成為了寫字樓里一個最普通不過的文員,但不同的是,她偷偷把新人訓練班的報名表藏在了文件夾最底層。
1966年的香港,一萬個懷揣明星夢的年輕人擠爆了麗的電視臺考場。
梳著麻花辮的汪明荃站在人群里毫不起眼,但當考官要求即興表演“雨中送別”時,她突然想起崇明島碼頭上祖母顫抖的雙手,淚水瞬間決堤。
就這樣,汪明荃入了考官的眼,獲得了入行的機會,然而初入行的日子比想象中殘酷。
她給綜藝節目遞道具時被高跟鞋崴腳,客串古裝劇時頭套里鉆進蟑螂。
直到1968年《四千金》的導演指著她說:“那個上海妹,你來演二小姐!”——熒屏上倔強又脆弱的富家女形象,讓香港觀眾記住了這個“會哭的木頭美人”。
幾年之后,當同事們在茶餐廳討論嫁入豪門時,27歲的汪明荃做了一件轟動全港的事,自費赴日本學習歌舞伎。
在日本三浦半島的櫻花樹下,汪明荃遇到了劉昌華,接著與之攜手步入婚姻殿堂。收獲愛情之后,她的事業,也迎來了轉機。
1977年,當她飾演的洛琳甩出“我的人生不需要男人批準”的臺詞時,全港主婦集體沸騰。這個角色不僅讓汪明荃坐穩TVB一姐寶座,更推動香港社會掀起女性獨立風潮。
可惜,這世上多的是樂極生悲,因為拍戲,她意外流產導致終身不孕,盡管丈夫支持她的事業,但婆婆的強勢成為致命矛盾。
自流產后,婆婆的冷眼便好似如影隨形,丈夫劉昌華最終選擇離開。
但汪明荃并不后悔,因為對她來說,演戲是她的命,不是閑來無事的消遣。不過她的事業之路,卻并非只有演戲這一條。
港圈在封神
2005年,《我的野蠻奶奶》中的喜塔臘爍蘭,性格豪爽潑辣,又不失可愛,再次斬獲TVB萬千星輝最佳女主角獎。
2005年,她榮獲港臺樂壇最高獎“金針獎”,這一獎項是對她在歌壇卓越成就的高度認可,與她一同獲得該獎項的還有鄧麗君、譚詠麟、梅艷芳等樂壇傳奇人物,足以彰顯她在歌壇的崇高地位。
除了影視和音樂,汪明荃在粵劇領域也頗有建樹。
她主演的粵劇作品,如《紫釵記》《牡丹亭驚夢》等,在保留粵劇傳統韻味的同時,也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吸引了眾多觀眾,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上粵劇這一傳統藝術形式。
對于汪明荃來說,舞臺是她一生的摯愛,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曾多次在采訪中表示,只要觀眾還想聽,她就會一直唱下去。
只是,沒有誰的事業是一帆風順的,新世紀來臨前夕,52歲的汪明荃遭遇雙重打擊,甲狀腺癌手術留下疤痕,參演內地劇集被臺灣封殺。
然而她的人生恰似石縫里的野草,即使被時代颶風連根拔起,也依然要在每個落腳處開出一片春天。
前半生為愛癡狂卻傷痕累累,兩度患癌險入絕境,最終在62歲高齡與“唐僧”羅家英共赴婚姻殿堂。
他們相戀22年,60多歲步入婚姻,完美的詮釋了“相濡以沫”。
如今,當78歲的汪明荃在舞臺上喊出唱到100歲時,內娛的“笑話”早已變成一記響亮耳光。
于是又有網友說:“內娛在塌房,港圈在封神。”
因為當內娛偶像依賴假唱、綜藝速成時,汪明荃、林子祥等港圈藝人堅守專業。
而當他們在晚年依然懷揣著對藝術的熱愛,勇敢地站在舞臺上時,我們不應只是質疑和批評,而更應該給予他們尊重和支持。
結語
只要觀眾還想聽,我就唱到唱不動為止。對汪明荃來說,這絕不是笑話,而是滾燙的人生。因為她在命運的夾縫里,活成自己的千山萬水。
從上海弄堂到香港紅館,從豪門棄婦到抗癌斗士,汪明荃用78年光陰告訴我們,真正的女神,從不被命運定義,真正的藝術家,從不需要用年齡標價。
當她在慶祝香港回歸晚會上再度唱響《萬水千山總是情》時,那從容的微笑早已超越歲月,畢竟連“唐僧肉”都啃下的女人,還有什么荊棘不能踏平?
當我們嘲笑她“撈金”時,或許應該問問自己,若至暮年,是否仍有勇氣像她一樣為了熱愛拼盡全力?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