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4月18日透露,將耗資1.9416萬億日元(約合976億元人民幣)打造兩艘“宙斯盾系統裝備艦”。這兩艘配備“戰斧”和“12式”導彈的驅逐艦號稱“全球最大”,有關專家質疑日本轉變專守防衛原則,借“反導防御”實現遠程攻擊能力。
日本“宙斯盾系統裝備艦”編隊航行效果圖。
美國提供核心設備
按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的說法,兩艘驅逐艦耗資1.9416萬億日元是按照使用期40年計算出來的。日本防衛省稱,估算的經費包括構想、研發、量產、部署、使用維護和報廢的各個階段,其中建造費約7800億日元、燃料和維修等維護費約1.07萬億日元。
日本政府2020年宣布取消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計劃,取而代之的是建造兩艘“宙斯盾系統裝備艦”,計劃分別于2027年度和2028年度開始服役。在今年3月的阿聯酋阿布扎比防務展上,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次展示了日本正在研發的“宙斯盾系統裝備艦”模型和詳細數據,該艦的核心設備——新一代AN/SPY-7有源相控陣雷達由該公司生產。
根據日本防衛省公布的數據,這種新型驅逐艦長190米,寬25米,標準排水量1.2萬噸,滿載排水量可能超過1.4萬噸,相當于美軍最新的“阿利·伯克”級Flight III型驅逐艦的1.7倍,比日本現役“宙斯盾”驅逐艦“摩耶”級多了近4000噸。目前,采用“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的排水量通常為9000噸級。
阿布扎比防務展上展示的“宙斯盾系統裝備艦”模型
據媒體披露,新型驅逐艦將搭載128個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單元,比“摩耶”級多32個,可以裝載和發射“標準”-6遠程艦空導彈、“標準”-3ⅡA增強型中段反導攔截彈等防空反導武器。
在探測系統方面,“宙斯盾系統裝備艦”的AN/SPY-7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能力遠超現役的AN/SPY-1D(V)雷達,其與防空導彈系統結合,可有效探測和攔截遠、中、近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甚至具備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該系統的最大攔截距離1500公里,海上編隊防空距離370公里。
此外,該型艦還預留了足夠的擴展空間,用于搭載遠程攻擊或反衛星武器。美國“動力”網站報道稱,“宙斯盾系統裝備艦”將在2032年搭載美國研制的用于反無人機的高功率激光武器。
除了兩艘“宙斯盾系統裝備艦”外,日本2024財年防衛預算中的關鍵計劃還包括建造12艘基于“最上”級的新型4500噸級護衛艦,并將對2艘“出云”級直升機航母進行進一步改裝,使其能夠搭載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的F-35B隱形戰機。日本還將開發基于川崎P-1反潛巡邏機的新型電子戰飛機,并與美國共同開發用于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反導攔截彈。
4月18日上午,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防衛省召開記者會。
源于陸基替代計劃
“宙斯盾”系統是以相控陣雷達為基礎建立的防空反導系統,分為?;完懟:;爸嫠苟堋毕到y部署在驅逐艦上,這類戰艦被稱為“宙斯盾”艦,目前裝備數量最多的是美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陸基“宙斯盾”系統是通過預警雷達對來襲導彈的飛行彈道實施跟蹤,在此基礎上完成攔截的反導設備,由預警雷達和攔截導彈發射裝置等組成。
陸基“宙斯盾”系統與艦載版本具有相近的反導能力,在維護便利性、全天候運轉方面優勢明顯。2014年5月,該系統成功進行實彈測試,隨后在北約成員國羅馬尼亞和波蘭等地部署。2017年底,日本決定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2019年4月,日美正式簽署協議,日方耗資21.5億美元采購兩套系統,加上附屬設施、電力供應建設費,以及美方要求另計的訓練費和維護費,總金額超過40億美元。
2018年5月,日本防衛省選定陸上自衛隊位于山口縣萩市阿武町的睦演習場和秋田縣秋田市的新屋演習場作為候選部署地。陸基“宙斯盾”系統使用日美共同開發的“標準”-3 IIA增強型攔截導彈,依選址推斷,這兩套陸基“宙斯盾”系統基本能夠覆蓋日本全境。
日本防衛省
候選部署地公布后,遭到秋田、山口兩縣民眾強烈反對。當地民眾認為,部署“宙斯盾”系統會讓這兩個縣成為攻擊目標,危及民眾安全,而“宙斯盾”系統雷達發出的電磁波也會危害健康。此外,攔截彈發射后導彈助推器部件掉落可能會給當地民眾帶來安全威脅。新屋演習場距離秋田市中心的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附近是密集的住宅區,還有幼兒園和學校。
日本防衛省曾向當地民眾承諾,“宙斯盾”系統發射攔截彈后分離的助推器將安全落在自衛隊演習場或特定海域內。然而,經測試驗證,無法保證導彈助推器在安全區域內墜落,而要想實現助推器部件最終落到海上,必須對硬件進行修改,將大幅延遲部署時間且進一步增加預算成本。
2020年6月,時任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表示,出于技術和成本考慮,加之在部署地點選擇上招致民眾反對,日本政府決定取消部署計劃。然而,放棄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決定,必然會招致當時美國特朗普政府不悅。權衡再三之后,日本政府最終決定將陸基“宙斯盾”系統安裝到專用艦船上,并在2023年度防衛預算中明確建造兩艘標準排水量2萬噸的“宙斯盾系統裝備艦”。該型艦的設計方案幾經迭代細化,最終形成2024年度防衛白皮書中公開的1.2萬噸級方案。
日本前防衛大臣河野太郎
發展遠程攻擊能力
從攔截效果看,反導專用艦在海上可以機動部署,效果優于陸基“宙斯盾”系統,可極大提高部署的靈活性,在最有利于攔截的區域進行攔截探測?!爸嫠苟芟到y裝備艦”既能長時間位于日本本土海上前沿,對潛在對手的彈道導彈進行探測、跟蹤和攔截,又能與輕型航母、“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和其他護衛艦一起進行作戰編組,還可與他國軍事力量聯合行動,特別是在協助美軍探測和攔截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導彈防御局去年4月對外發布消息稱,該機構首次成功驗證與“宙斯盾”系統集成的AN/SPY-7(V)1雷達的太空目標跟蹤能力。未來,該雷達將安裝在日本的兩艘“宙斯盾系統裝備艦”上。
AN/SPY-7(V)1雷達是美國AN/SPY-7遠程識別雷達的縮小版。據日本防衛省公布的效果圖,AN/SPY-7(V)1雷達包括4個固定面天線陣列,未來將安裝在艦橋頂部的大型上層建筑四周。AN/SPY-7(V)1雷達的最大特點是具備太空目標跟蹤能力,這對于“宙斯盾系統裝備艦”的彈道導彈防御任務至關重要。該雷達與艦上垂直發射系統裝載的“標準”-3攔截彈配合作戰,能夠在大氣層外對洲際彈道導彈及其他彈道導彈進行攔截,“標準”-3攔截彈還具有反衛星能力。同時,艦上裝載的“標準”-6導彈,可用于應對其他空中威脅,包括高超音速導彈等目標。
日本現有的導彈防御態勢分為兩段,第一段是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艦搭載的“標準”-3攔截彈,第二段是當“標準”-3導彈攔截失敗后由本土部署的“愛國者”-3地空導彈在低空域實施二次攔截。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8艘“宙斯盾”驅逐艦,包括2艘“摩耶”級、2艘“愛宕”級和4艘“金剛”級驅逐艦?!澳σ奔壥侨毡尽爸嫠苟堋迸炛械淖钚滦吞?,是“愛宕”級的改進型?!澳σ奔夠屩鹋灥呐潘枯^“愛宕”級增加500噸,標準排水量8200噸,滿載排水量10500噸?!皭坼础奔壥窃醋悦儡姟鞍⒗げ恕奔夠屩鹋灥摹敖饎偂奔夠屩鹋灥难葑冃吞?。
參加日美法聯合訓練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出云”號(近處)。
日本在設計“宙斯盾系統裝備艦”時,原計劃將其打造為彈道導彈發射平臺,以彌補日本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計劃取消后留下的戰力空白。囿于專守防衛原則和在美日同盟中的作戰任務,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不具備遠程對海、對陸打擊能力。但日本政府在2022年12月修訂的安保三文件中,將強化導彈防御作為一項支柱性內容提出。
未來,日本這兩艘具備打擊敵方導彈基地能力的新型“宙斯盾系統裝備艦”,將配備改進型“戰斧”巡航導彈和日本研發的“12式”改進型岸艦導彈。“12式”改進型岸艦導彈具備較強的隱身性能,可對海、陸目標實施遠程精確打擊,彌補日本海上自衛隊對海、對陸遠程打擊能力的不足,使其具有防區外打擊能力。
盡管日本防衛省宣稱,這兩艘“宙斯盾系統裝備艦”服役后,主要負責彈道導彈監視防御任務,強化反導防衛能力,緩解海上自衛隊“宙斯盾”驅逐艦的作戰壓力。但這一裝備被認為具有攻擊性。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認為,日本引進陸基“宙斯盾”打造如此“厚重”的反導系統,將進一步加速日美兩國軍事一體化步伐。
日本軍事評論家前田哲男認為,艦載“宙斯盾”系統目前已經可以裝配對地、對空和對艦導彈,如果“宙斯盾系統裝備艦”裝配遠程巡航導彈,則可能成為攻擊敵方基地的有力武器,所謂“反導防御”實際上是實現攻擊能力的借口。
(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國防報等)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