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中國為了仿制蘇-27戰機可是頗費了一番力氣,但是到2025年,卻有網友發現有的殲-11A戰機已經下放到了空軍大學當“教具”。
所以殲-11A為什么會被“退居二線”?解放軍當年裝備的100來架殲-11A戰機,到底又有多大的問題呢?
被當成教學用具的殲-11A
殲-11A已經不再先進
其實殲-11A被下放到空軍大學當教學用具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殲-11A戰機的性能或許已無法滿足空軍的需求了,同時空軍大學又需要一些“真家伙”充當教學用具。
殲-11A在剛服役的時候的確是比較先進,但問題是這已經是一款上世紀設計并生產的戰機了。
該款戰機是我國仿制蘇聯蘇-27型戰機的成果,從1998年開始量產到2007年前后停產,一共生產了104架左右。
而蘇-27戰機,其實已經是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服役的裝備了,到現在已經有差不多半世紀的時間。
殲-11A作為一款幾乎完全仿制蘇-27戰機,沒做什么大改進的產品,到現在自然已經是一款“落后的戰機”。
這其中最典型的地方就是殲-11A的雷達系統。不管是原版的蘇-27還是我國的殲-11A,用的都是俄羅斯生產的N001型脈沖多普勒雷達。
N001型雷達
這種雷達到現在已經相對落后,就是很多國家的教練機里面都不裝這玩意。
當前國際上最主流也是最先進的機載雷達是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相較于脈沖多普勒雷達有著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視野廣度大等優勢,可以說在機載雷達領域是全面領先。
除開雷達外,殲-11A還沒有數據鏈路系統,無法和空中預警機等單位對接,無法實時共享數據。
這兩個劣勢使得殲-11A不具備超視距打擊能力和體系化空戰能力。而在現代空戰領域這兩個劣勢是非常致命的。
殲-11A
現代空戰戰場已經是一個“發現即摧毀”的戰場,隨著各國戰機裝備的雷達越來越強,空空導彈射程越來越遠,正常來說非隱身戰機在100~200公里的距離上就會被對方發現。
如果戰機還裝備了遠程空空導彈,那么在100公里的距離上就足以擊落敵機。
若是戰機本身的雷達不好,具備先進數據鏈系統的話也不礙事,其可以連接自家的空中預警機,通過空中預警機更強大的雷達發現敵機。
空警-500
殲-11A雷達較為落后,其就很難確保能在100~200公里的距離上發現敵機。
同時殲-11A不具備先進數據鏈路,這也意味著它無法通過和空中預警機共享數據的方式,通過空中預警機的雷達發現敵機。
所以殲-11A在現代推崇超視距打擊的空戰戰場上已經落后了,并不適合作為一線戰機繼續服役。
殲-11A
殲-11A很適合當教學用具
不過殲-11A雖然現在不適合作為一線戰機服役,但作為教學用具卻很合適。
首先殲-11A戰機作為一款“相對落后”的戰機,意味著它上面的各種子系統更簡單,學起來也比較容易。
其次殲-11A是一款使用了兩臺發動機的戰機,這意味著它的容錯率高。
不管是飛行員還是飛行學員,都不可避免的會遇上發動機故障、中途熄火等情況。
如果是雙發戰機,在有發動機熄火的情況下還有一臺發動機可用。
如果是只用了一臺發動機的戰機,在發動機熄火后,飛行員就必須憑借高超的技術讓失去動力的戰機迫降。而一般的飛行學員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技術。
迫降的戰機
所以雙航發的戰機比單發戰機更適合當教學用具,它的容錯率更高。
然后是殲-11A的機體壽命的問題。殲-11A作為一款從上世紀末開始生產,到2007年前后停產的戰機,到現在最年輕的殲-11A都有18年的機體年齡了,絕大多數殲-11A的機體年齡都在20年以上。
正常來說戰斗機的服役年限都在20~25年,沒有做延壽處理的戰機,在服役20年后就該考慮退役的問題了。
所以當前我國現役的殲-11A型戰機其機體年齡都比較老了,也并不適合在一線服役,執行一些高強度的作戰任務。
但是把這些殲-11A拿給飛行學員做教學用具,在地面上拆成零部件教學生們熟悉戰機,或者是在天上可勁造,讓學生們熟悉飛行,都是很適合的用法。
事實上不單單是殲-11A型戰機,我國很多戰機也早早的被拿去做教學用具。
最早的時候是蘇-27戰機。這些戰機在殲-11A之前服役,退役也比殲-11A早。加上蘇-27和殲-11A幾乎沒啥區別,所以殲-11A不適合做一線戰機,適合做教學用具的那些特點,蘇-27也同樣具備。
解放軍裝備的蘇-27戰機
之后就是蘇-30戰機。我國開始進口蘇-30的時間是上世紀末,到現在中國手里的蘇-30也差不多有20來年的服役年限。因此有一些蘇-30已經退居二線,一部分也做了教學用具。
至于輕型戰機,比如說殲-10A、殲-10B,乃至更早之前的殲-7、殲-6,被拿去當教學用具的也不少。
殲-7戰機
未來可能被當成教學用具的戰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我國還在服役的很多先進戰機,未來也免不了當教學用具。
其中最典型的是蘇-35戰機。這玩意我國服役數量少只有24架,戰斗力也不算拔尖,用起來也沒啥性價比。
說不定過些年這24架蘇-35會同一批“退居二線”,然后被當成教學用具。
蘇-35戰機
其次就是殲-16戰機。要說殲-20因為是五代機,有著保密需求所以當教學用具的可能性不大,但殲-16的保密意義不大。
殲-16的機體外形設計沿襲自蘇-27戰機,殲-11A已經當了教學用具,殲-16的外殼也沒啥保密的必要。未來等早期殲-16開始退役,說不定也會有不少殲-16被拆成“空殼”然后當成教學用具。
殲-16戰機
信息來源:
【1】看看新聞Knews·《別忘了殲-11A仍值得升級》
【2】澎湃新聞·《抗戰閱兵兵器譜 | 從殲11到殲15:東方側衛的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