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趙心童打破歐美壟斷,拿下中國第一個斯諾克冠軍后,“趙心童”三個字就成了國人的驕傲。
特別是在看到趙心童身披國旗領獎合影時,這種驕傲感堪比去年奧運會看到潘展樂拿下100米自由泳金牌。
然而還沒等中國網友歡呼慶祝,英國的網友們反倒先不樂意了,紛紛站出來指責趙心童,說他身披中國國旗這種行為就像“挑釁”。
明明是靠實力拿下的冠軍,怎么外國網友能這么酸?
從低谷走出來的人
要說趙心童的這座冠軍獎杯,是用真金白銀拼出來的,一點都不夸張。
兩年前,他因為賭球被禁賽近兩年,一時間從天才球員跌入谷底。
當年他在英倫被稱為“丁俊暉之后最有希望的中國球員”,可誰能想到會突然被打入冷宮。贊助沒了,排名掉了,人氣更是跌到谷底。
可趙心童沒放棄,他在成都租下球房,每天練球八小時,一天不落。別人曬美食、打游戲、旅游,他曬的是粉球、彩球、黑球。
這種自律和韌勁,很多人看不見,但卻是他能從外卡一路殺進決賽、最終奪冠的根本原因。
說白了,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機會,而是他一桿一桿打回來的臉面。
他從資格賽打起,一路淘汰各路高手,最關鍵的一戰當然是半決賽對陣“火箭”奧沙利文。
這位英倫神話人物被趙心童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甚至在場上多次搖頭。
而到了決賽,面對經驗豐富的馬克·威廉姆斯,趙心童絲毫不慌。
第一階段就打了個7-1,讓對手根本找不到節奏。
全場打出12桿破百,單桿最高142分,長臺命中率高達92%,平均出桿時間不到17秒,比奧沙利文還快。
這種速度和效率,直接讓觀眾看得血脈僨張,連一向挑剔的BBC解說都直呼:“太可怕了,這不是來比賽的,是來教學的。”
說得直白點,這比賽根本沒懸念,趙心童就是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來堵住質疑者的嘴。
英國網友玻璃心犯了
趙心童奪冠后,激動地披上了五星紅旗,這一幕在很多中國觀眾眼中,是再自然不過的慶祝方式。
有人說,他不是一個人在贏球,而是整個中國斯諾克幾十年來的努力終于開花結果。
可偏偏就這塊國旗,讓一些英國網友炸了鍋。
他們留言說:“從來沒見過其他球員披國旗”“這是一項紳士運動,別帶國旗進來”“這是對斯諾克傳統的侮辱”……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2010年,澳大利亞的尼爾·羅伯遜奪冠時就披著澳洲國旗繞場一周,那時怎么沒人出來說“侮辱傳統”?
一句“從來沒見過其他人這樣做”,要么是記憶力有問題,要么就是選擇性眼瞎。
其實他們不是不記得羅伯遜披國旗,而是不愿意承認趙心童這么做沒有問題。
披國旗到底錯在哪兒了?是影響比賽了嗎?是侮辱裁判了嗎?都沒有。
他只是表達自己的驕傲,表達一個中國選手站上世界之巔的激動和感恩。如果這都能被說成“挑釁”,那到底是誰太敏感了?
細細一想,這場披國旗風波,其實不過是英國網友對失去主導權的本能反應。
過去幾十年,斯諾克是英國人的天下,誰奪冠?奧沙利文、特魯姆普、希金斯、威廉姆斯,幾乎被英國本土選手包圓。
觀眾、媒體、獎金分配也都以他們為中心。
但最近幾年,風向變了。中國選手越來越多,水平越來越高。
從丁俊暉到趙心童,再到一大批00后新星,中國的“臺球軍團”已經不是來湊數的,而是來競爭冠軍的。
這次趙心童直接從外卡打到冠軍,還打出破百記錄,穩穩壓制英倫三杰,這已經不是偶然。
所以英國部分網友看不慣,不是看不慣披國旗,是看不慣中國人在他們的主場稱王。
他們擔心未來的斯諾克變成“中國運動”,所以借著“傳統”“尊重”的名義發難,實則掩飾內心的不甘。
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不是規則變了,是你,打不過了。
輸得起才是真紳士
和英國球迷一片抱怨不同,中國球迷的反應可以用“狂喜”來形容。
趙心童奪冠那一夜,微博熱搜直接爆表,各大體育博主集體刷屏,臺球廳預約爆滿,有球迷說:“本來我爸媽都不看球,這次硬是從第一階段追到頒獎。”
還有人調侃,趙心童這個披國旗的動作,代言廣告不拿幾個都對不起自己的情緒管理。
也有人理智一點,認為“斯諾克本來就不是國家隊項目,披不披都無所謂”。
但無論是哪種態度,大家都明白一點:趙心童贏得干凈,贏得漂亮,他的披旗行為,是一個中國球員的真情流露。
跟以前女排姑娘奪冠披國旗、羽毛球選手領獎哭著唱國歌,是一個道理。
英國球迷若真是紳士,就該大方地送上祝賀,而不是盯著一面國旗耿耿于懷。
畢竟競技體育看的就是誰更強,斯諾克不是誰家的私產,更不是某個國家專屬的舞臺。
趙心童只是第一個披國旗的中國冠軍,未來還會有更多人站在克魯斯堡中央,把那面旗幟舉得更高。
如果這讓某些人覺得“別扭”,那只能說,他們該適應一下新時代的節奏了。
信息來源:
新浪財經《趙心童奪冠創歷史!中國首位斯諾克世錦賽冠軍!》
光明網《創造歷史奪冠,趙心童這一路走了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