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解放日”關稅時,中國的互聯網上開始瘋傳多段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仿佛在說:“你們確定要自己來做這些嗎?”
中國質疑西方是否具備長期維系先進技術社會的能力,同時強調自己擁有西方不具備的“戰略定力”。
此番表態的緣起,是中國在核領域發布的一項低調聲明。中國建成一座小型釷基熔鹽堆,在第四代核能技術上獲重要突破。
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先導專項負責人徐洪杰在宣布這一成果時,將中國工程師的堅持不懈與西方同行和善變的政策精英們進行了一番對比。
他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美國于上世紀70年代放棄發展熔鹽堆,并將所有研發技術資料公開,以待“后來有緣人”。
關于核能問題,徐洪杰說,“兔子總有犯錯、偷懶的時候,這就是烏龜跑贏的機會”,“要在這個領域做成事,必須有定力,準備好二三十年就做一件事”。
這么說確實很傷人,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事實:我們沒有“戰略定力”。
徐洪杰的話中還蘊含著更深層次的意義:一種文明的挑戰。
英國倫敦南岸大學預測與創新客座教授詹姆斯·沃杜伊森說:“我們理應感到擔憂。與流行的觀點相反,與其說人類是由他們的交流方式或心理特征定義的,不如說是由他們的生產成果定義的。”
文明的衰落有著種種原因,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們不再認真對待重要的事情。我們的政策精英們執著于一些投機性問題,而不是著眼于韌性和能源安全。政策專家們只顧著一些能帶來邊際收益的小調整和小手段,而忽視了大局。
在英國白廳和政策智庫中,具備科學與技術背景的人才近乎絕跡。在對維系社會繁榮至關重要的深度技術領域,以工程為主導的創新活動正遭到漠視。
中國最近的這次表態無異于在我們的傷口上撒鹽,而我們對此心知肚明——這傷痛本就是咎由自取。(編譯/王棟棟)
本文由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6日發表,原題為《當文明不再認真對待重要的事情時,文明便走向衰敗》,作者是安德魯·奧爾沃夫斯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