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魚,在我們還是咸魚的時候,它已經咸魚翻身,與國際接軌了。
最近,賣家們打開#閑魚,已經做好準備要親切問候屠龍刀黨,向“已讀不回”族討幾個乳腺結節回家。
結果打開,滿屏的“變異中文”,把賣家們整不會了,還以為又是什么新型詐騙,搞了半天原來對方是外國買家。
為了在閑魚淘到寶,外國人手拿翻譯器,努力地用中文同中國賣家交流。
只是看了他們說的中文,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再也不敢說自己認識中文了……
1
外國買家的突然涌入,打得閑魚賣家們措手不及,已經把那本薅禿的四級單詞書拿出來,加班加點地復習。
可惜,復習的速度依舊趕不上外國友人“拔槍”的速度。
如果不知道機翻shoot既有“拍照”也有“開槍”的意思,可能這個賣家爬也要爬回去給他拍個照,因為人家真來自戰斗民族(買家是俄羅斯人)。
翻譯器只需略施小計,就能讓買賣雙方陷入一片混亂。
“30只公雞,尺寸7-10厘米,多少錢?”“公雞是什么”“我這是賣魚的”。
● 圖片來源:小紅書@蛋卷超人
能把fish翻譯成公雞,谷歌翻譯看來你是真的想吃雞了。
沒冤枉你啊,把墨爾本大學“Chemistry Building West Wing”翻譯成“化學樓西部雞翅”的,是你吧。
● 圖片來源:小紅書@夏天的芒果
當然,這沒比它將“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長大”翻譯成“I raised you with shit and piss(我用糞便和尿液把你養大)”更地獄好笑。
用屎尿養大?那很有營養了。
唉,沒辦法,怪我們中華漢字博大精深,一句“我康康”,就能讓好不容易進行到目前的聊天,全部推翻重來。
● 圖片來源:小紅書@黃大閑余
稍微出現一個錯別字,對本就脆弱的洋人都是個致命的打擊。
● 圖片來源:小紅書@顧斯斯
你說你要讓人家怎么從“要等到暑假菜有時間做”到“要等到暑假的菜有時間開始種植”,再領悟到最終意思“要等到暑假才有時間做棉花娃娃”。
對面的外國朋友,對著屏幕琢磨三天后才感慨:哇,中國的棉花娃娃居然是在地里種出來的!
要是遇到愛講倒裝句的山東賣家,機翻過去隨時就是一個新鮮的恐怖故事。
還有外國買家,經過機翻后文縐縐又極其拗口的中文,翻多幾篇類似的帖子,就像一口氣看了幾十部翻譯腔很濃的電影。
● 圖片來源:小紅書@yokoyoko
隨時都能來freestyle一段:“哦!我的上帝,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店里的面條硬得就像約翰家的馬屁股似的,我跟你打賭,你不會想去吃第二次的,我向圣母瑪利亞起誓,如果讓我見到那該死的廚子桑姆,我一定用皮靴狠狠地踢他的屁股!”
誰能想到,“中國人不騙中國人”這句話最后唯一的受害者,竟然是外國人???
● 圖片來源:小紅書@不行,不能再吃了
有外國人自以為偽裝成本國人,交易就不會被騙,還能砍個好價,結果買個吧唧(徽章),口快說成了××。
再加上后面一句“這個已經被預訂了”,好笑程度10000000%,搞得人心黃黃的。
但這好笑的背后,道不盡的心酸苦楚。
在這些外國買家中,有那種廢話不多說,看到喜歡的直接拍下走人。
表面彰顯了他的豪爽,實則處處透露著心酸,廢話不多說是不想說嗎?是不會說、說不了。
● 圖片來源:小紅書@Akiko2333
他一個美國人,從一個中國人手里買到了美國的奶瓶,已經夠慘了,無法用中文跟賣家交流,也就沒法砍價,慘上加慘。
更慘的是,他因為不懂及時確認收貨,被賣家們誤解,排著隊給差評。
外國人不語,只是一味地下單和被差評……
買家:我以為你們夸我“豪爽”,原來說的是“好爽”,給差評給得好爽。
畢生中文功底,都用在了提前給自己立“免責聲明”,ID寫了,主頁也要寫清楚,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塘主們集體踢出魚塘。
寧愿被人誤解也要來閑魚,這怎能不讓人好奇,外國人放著自己的買賣平臺不用,非要舍近求遠圖啥?
2
性價比永遠是最大的驅動力,閑魚上的商品價格普遍低于歐美、日韓等地區的二手平臺。
而且,單價貴此為一貴,他們還有高得離譜的交易費用、裝運標簽費用,甚至還有廣告費用,以及上架費用……
你以為在平臺上薅到了羊毛,結果走了一遍平臺發現,你薅的羊毛是從你口袋拿的。
之前就有人吐槽eBay,售價1美刀的商品,自己最后還要倒貼0.51刀,純花錢獲得了打包快遞的體驗。
● 圖片來源:小紅書@ytianphotos
為了避免倒貼錢,外國二手交易平臺的賣家只能在商品價格上下功夫。
等于是中間商平臺已經躺著賺錢,留下買賣家在相互扯頭花,買家想便宜淘到好物,賣家又不想倒貼錢。
因為便宜,漂洋過海來閑魚淘貨,可以理解,但有些外國朋友,你們怎么還上趕著送錢。
賣家:100元
買家:好的,我將會為你支付100英鎊
● 圖片來源:閑魚
想過要賺你錢,但沒想過要這么狠賺,在最窮的年紀遇上了最有良心的時候,恨!
還有的朋友為了包郵而包郵,700塊加十幾塊郵費嫌貴,但愿意750包郵買,否則就不買。
第一次感受到了財神爺的強制愛。
在外國人眼里,閑魚還像個大型的跳蚤市場,什么東西都能淘得到,手工娃娃、廉價的大牌奢侈品等等。
賣傳統商品的基礎上,閑魚還上升到了賽博大集市的即視感。
畢竟眾所周知,人類對于閑魚的開發不足1%,以前看到大豪宅,口嗨讓人出去,給自己住兩天,閑魚已經實現一分錢享受兩天豪宅。
你甚至都想象不到,外國人為了淘到好物所付出的努力。
跑步十公里,上三樓把1.4米高的冰箱搬下樓,看著他被冰箱壓彎的身軀,一步步艱難地往下走,賣家流下了感人的淚水:帥,是真的帥啊。
也許,以后賣家可以這么宣傳:上門自提,免費贈送一次體能訓練。
你還可以把這份美好的體驗,轉贈給別人,讓成年的兒子從杭州到武漢接一臺電視機回家。
兒子:離開你誰還能像你這么“疼"我——疼得我死去活來!
● 圖片來源:小紅書@在下不是坂本
還有外國網友信任咱中國賣家的品味更高,當被中國五千年的謙卑為懷腌入味的我,下意識以為這是社交的客套禮貌。
直到我打開外國二手交易平臺,看到有人在出售“性感美女辣椒植物”,已售786單,我才相信這是外國人的肺腑之言。
3
在一場場愉快的交易中,人永遠會被中外友誼的情感連接所打動。
外國人因為語言不通,說著蹩腳的中文,同中國買家交涉,中國買家也會體諒他們的難處,回以正宗的中式英語,盡量減少他們的交流負擔。
起初這是交易,但往往交到最后,交的是心。
一口一個姐姐,喊得尸體暖暖的,尸斑都淡了。
● 圖片來源:小紅書@碎碎今
曾經你愛不釋手、視如珍寶的娃娃,如今也在被新的主人好好對待,有什么比這還要讓人淚目的嗎?
閑魚上的中國賣家們,還很容易“忘本”,忘記了賺錢的初心,只記得要用心對待對方。
考慮到外國人第一次玩閑魚,有中國網友貼心地整理了“外國人閑魚吃谷教程”,不僅中英雙語介紹,還有視頻講解。
● 圖片來源:小紅書@Jiyun Service
代喝咖啡,精心打包周邊給人送過去,還手寫了一張中日雙譯的祝福語。
把小卡賣出去,打包快遞時寫小紙條不夠,還要塞點餅干、辣條進去,發到網上才得知私自塞食物,可能會被判敏感快遞,讓買家補差價,開始惶恐不安,擔心自己的善意給別人造成額外的麻煩。
● 圖片來源:小紅書@Jiyun Service
路上偶遇外國人問路,用著磕磕絆絆的英語努力給對方指路,最后發現指錯了,還會追一路就為了告訴他走錯了。
對別人好,又怕自己的好是在給別人添麻煩,恐怕只有一生淳良的中國人才會這么內耗吧。
我們對外國人的苛刻,很多時候只停留在口頭,被一個日本人傷害過,就嚷著再也不會相信日本人。
但下一次遇到日本人需要幫助,潛意識的善良本性永遠搶先遲來的批判一步。
● 圖片來源:小紅書@Jiyun Service
四川的女生去日本北海道爬山,見到有個日本人摔倒骨折,女生又是幫人喊救援隊,又是給人簡單包扎,把人安全送上直升飛機,她還打電話問傷者的情況。
她說,救人的那一刻,只想到如果受傷的人是自己,自己該怎么辦?
我們不會先入為主把人想得太壞,勒緊褲腰帶都要對別人好,嘴上喊人“老外”,但又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當然,在中國人向外釋放善意時,也夾雜著個別不和諧的聲音。
有人質疑,不覺得中國人對外國人好到沒底線,近乎諂媚了嗎?
“只露了個外國IP,再說了句‘我愛中國’,就能馬上獲得那么多贊和關注。”
“去看看他們對咱們的評論,別天真了,洗洗睡吧。”
最后下結論說是跪太久了,都有肌肉記憶了,如今見了還是忍不住要跪。
可是,溫良恭儉讓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本性,哪怕對象換成是自己的同胞,彼此素不相識,中國人也會出手相助,無關性別、種族。
● 電視劇《覺醒年代》
對外國人無差別的好,因為與生俱來的溫良,更因為想盡可能地展示大國禮儀。
曲解這種善意,不就是在變相地懷疑自己的愛國心嗎?
你永遠比你想象中的還要熱愛你的國家,也永遠難以想象到中國人的愛國心,對別人帶來多大的震撼。
中國女籃半決賽對戰澳大利亞,當宣布中國女籃沖進決賽,全場同胞揮舞著手中的小旗幟,齊唱國歌,氣氛甚至帶動了一圈外國人,也跟著一起哼。
韓國女生國慶節來中國玩,看見街頭許多中國人在唱著國歌,雖然聽不懂中國話,但眼眶已經紅了。
外國人對中國善意的熱情回應,也許會有演戲騙流量的可能,但總有幾個是真心被中國吸引、發自內心感謝中國的。
沒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全職太太,通過互聯網和中國人對上線,她感動得淚流滿面,說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
一直倍受冷落的美國73歲老爺爺,無聊玩起國內社交平臺,中國網友的熱情讓他受寵若驚,“我從未感到如此被愛和支持,我在美國從未有過這種感覺”。
我們不會忘記來時的路、曾經所受的屈辱,但也不會舍棄溫良的本性,就像咱們的國家,永遠強大且不卑不亢地面對全世界的善惡。文/夕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