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 劉汕
幕布后,皮影人的剪影隨鼓點躍動,法治故事在光影間流淌;
瓷坯上,筆鋒游走勾勒“清廉”風骨,法治理念隨墨色凝練;
剪紙刀下,法治場景化作栩栩紋樣,普法之聲隨紅紙紛揚……
從光影戲臺到瓷韻丹青,從剪紙工坊到田間地頭,一場場“法治+非遺”的生動實踐,擦出湘式普法燦爛火花,讓法治溫度直抵人心。
法治皮影“解鎖”普法新體驗
“三尺生綃作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皮影藝術在中國已有 2000 多年的歷史,在長沙望城區,隨著鑼鼓聲響,朱國強雙手揮舞著裁剪精致的袖珍小人,幕布上剪影活靈活現,一曲畢,臺下掌聲熱烈。
“皮影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傳統藝術,又叫‘影子戲’,主要通過光影和唱詞,配合極具動感的節奏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朱國強出生皮影世家,1977 年跟隨父親學習皮影戲,至今已有 40 多年,其團隊創作的《皮影戲:懸崖勒馬》將法治元素融入皮影故事,讓老韻味有了新內涵。
“全民普法,吸毒違法,共同守法,幸福萬家……”皮影戲《懸崖勒馬》根據真實案例進行創作,以方言音調的道白和詼諧幽默的串詞,生動講述了一個吸毒者在法律的威懾下,最終醒悟、投案自首的故事。為增強作品感染力,作品將專業性較強的法律術語轉換為群眾耳熟能詳的“土話常理”,讓作品更接地氣,更有煙火氣。
“創作這部作品,從構思到完成,歷時半年,我們反復打磨劇本,希望能讓觀眾在欣賞皮影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增強法律意識。” 朱國強表示,未來將為皮影藝術注入更多的時代活力,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皮影魅力。
皮影戲《懸崖勒馬》片段插圖。受訪單位供圖
瓷上丹青繪出多彩法韻
“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云。”在望城區的一個安靜的工作室里,蔡穎強正專注地進行著他的創作。
手拿筆刷,蔡穎強在陶瓷坯體上精心繪制出荷花圖案。“陶瓷制作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過程,而書畫更是賦予其內涵。”蔡穎強說道。
《清廉圖》以白色的陶瓷瓶為載體,描繪了荷花在污泥中生長卻始終保持清潔高雅的形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荷花象征著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清正廉潔的精神風貌,以陶瓷為載體做書畫,旨在詮釋清正廉潔的法治底色,提倡忠誠、干凈、擔當的美好品質。
給陶瓷施上一層“法律釉”。
“創作《清廉圖》的巧思在于如何在陶瓷上體現出清正廉潔的神韻和精髓,讓觀賞者能夠直觀感受法治的價值觀與意義。” 蔡穎強先生回憶道:“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傳達著反腐倡廉的主題,蒼蠅難逃蛛網,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警示著對危害人民利益的‘老虎蒼蠅一起打’。”
法治文化作品《清廉圖》。受訪單位供圖
藝術剪紙剪出普法新花樣
羅晴坐在工作臺前,手持剪刀,咔嚓咔嚓,一幅精美的剪紙作品便呈現在眼前。在長沙縣,當地剪紙達人羅晴將法治元素巧妙地融入剪紙作品中,創作出《守正創新,法治為民》系列剪紙作品。
《守正創新,法治為民》包含多個主題,每個主題都選取典型的法治場景進行創作。《國家反詐中心》作品中,公安部刑偵局的視頻號宣傳員在畫面中間的手機里,手機兩邊是向日葵、花瓶和蘋果,寓意法治宣傳守護平安生活;《三級綜治中心》則用荷花和雙龍戲珠等元素,展現法治社會帶來的和諧與安康。
“為了創作這組作品,我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采風,每一個圖案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希望通過這些生動的形象,能夠更直觀地傳達法治理念,讓法治精神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
剪紙《守正創新,法治為民》(其一)。受訪單位供圖
法治+非遺,普法有新意、有活力。近年來,長沙將法治元素融入傳統文化,以文創為載體傳播法治精神,既增強了普法宣傳的創新性、趣味性,也讓法治文化在與傳統文化的共融中更加深入人心。
“通過將現代法治精神與當地文化元素進行融合,我們希望借助這些作品不斷增強普法宣傳的影響力與傳播廣度。未來,我們將繼續推進法治文化建設,不斷豐富普法宣傳渠道,創新作品表現形式,充實普法傳播內容,為法治長沙營造良好氛圍。”長沙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習生鄧依喬對本文亦有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