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內蒙古林西縣總工會:“培訓+就業”模式,鋪就家門口的致富路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玉波 通訊員董磊
走進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籽籽“銅”心手工坊,展示架上擺滿了五顏六色、栩栩如生的手工編織品,婦女們圍坐在一起,專注地鉤織著毛線玩偶,趕制客戶預定的訂單。
織女們在手工坊接單編織
“我參加了縣總工會4天的編織培訓,掌握技巧后就加入了手工坊?,F在利用閑暇時間接訂單,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真的很感謝工會和手工坊給我們搭的這個平臺?!眴未蠼氵呫^毛線邊說。其他織女們也紛紛表示,在家照顧孩子的間隙進行編織,每月能多賺一千多元。
籽籽“銅”心手工坊是林西縣總工會創新就業幫扶模式的縮影。近年來,林西縣總工會積極打造“織女技能培訓課堂”,通過系統化培訓使學員掌握編織技藝后,可無縫對接手工坊的訂單生產體系。通過“工會搭臺、技能賦能、產業聚力”的聯動模式,打造“廠家派單-工坊接單-居家生產”的全鏈條服務體系,這一閉環模式不僅幫助婦女群體實現居家靈活就業,更讓傳統手工藝煥發了新生機。
手工坊負責人王玉輝介紹,只要愛好鉤織,有創業意向的都可以加入手工坊。新學員通過編織玫瑰花、發圈、小熊、西瓜等小飾品,每天能穩定獲得五六十元的額外收入,學員月收入在500元至5000元不等。
目前,林西縣總工會已累計組織開展7期手工編織技能培訓班,為近200名織女搭建起了“培訓+就業”的服務橋梁。這一“授人以漁”的幫扶模式,讓更多婦女實現從技能提升到人生出彩的美麗蛻變。
林西縣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大與手工坊的合作力度,不斷優化“培訓+就業”模式,讓更多婦女在“家門口”端穩“致富碗”、走實“致富路”。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