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你們可能不信,五一假期第一天,我老公做家務時突然暈倒了。
雖然很快他就蘇醒,但我還是堅持帶他去了醫院。
在等待檢查報告時,他一直很焦慮,怕查出什么大病。
但還好,結果不太糟。
看著他的檢查單,醫生語重心長地說:
“平時生活上,吃喝什么的都不太注意吧。
這次雖然還好,但以后你的生活習慣得改改了,這些也是‘病’,也會誘發出嚴重后果。”
的確,人到中年,常感覺身體不舒服,但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其實就是生活習慣出了問題。
在醫生的建議下,我開始全網搜索資料,制定養生計劃。
其中有條視頻,講的是國醫大師干祖望“童心、蟻食、龜欲、猴行”的養生秘訣,給了我很多啟發。
結合干老的秘訣,我總結出4種生活習慣中的常見“病”,并整理了解決方法。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常年處于亞健康狀態,不妨讀讀此文。
倘若以下幾點你都能做到,那即便不能成為老先生那樣的百歲老人,多半也能活到90歲,別不信。
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人在孩童階段,喜怒哭笑都是很隨性的。
這種隨性,正是當下很多情緒穩定的中年人,所欠缺和奢望的“情緒自由”。
這樣的“隨心所欲”“百無禁忌”,就是孩子們與生俱來的童心。
干祖望老先生認為,能擁有一顆童心,讓情緒不受阻礙地釋放出來,是健康的關鍵之處。
美國管理學家帕瑞克,也總結過一些可能由情緒所引發的疾病。
可以說,所有你咽下去的壞情緒,最終都在你身體里埋下了隱患。
曾在知乎上看到網友@明慧分享自己的故事。
明慧剛畢業就進了大公司,由于是新人,她的進度總是慢半拍,還經常被領導和同事甩鍋。
那段時間,明慧壓力很大,但她想著,凡事“忍一忍”就過去了,堅持把所有情緒都埋在心里。
這期間,她的身體總是莫名不適,多次去醫院檢查也無果。
終于,在醫生的建議下,明慧去精神科做了檢查,確診了抑郁癥和焦慮癥。
那一刻,她終于明白,情緒和心理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忍一忍就能過去的小事。
明慧說:
我一直以為受點委屈沒什么,想不到身體卻偷偷記了賬,要是能重來,我一定好好處理我的負面情緒。
其實,生活中,像明慧這樣的人并不在少數。
壓抑或者忽略自己的情緒,錯誤地認為訴說情緒是脆弱的,甚至在最親密的人面前,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無助。
到頭來,只會被情緒壓垮,累己傷身。
如果你想要擁有情緒自由的能力,十點君建議你從以下3點著手。
1、找出舊情緒留下的暗傷。
壞情緒如刀,你吞下去,就會在心底刻下傷。
這樣的暗傷,外人是看不到的,需要你自己不斷尋找。
平日里,多讀一點心理學書籍,學習一下相關知識。
找出來,治好它,排解掉隱疾,你的心就不會一碰就痛。
2、確認情緒失控時的內在需求。
所有的情緒失控的本質,都是你有所需求。
也許是渴望理解,也許是保護利益,也許是需要休息。
學會自我覺察,確認情緒背后被壓抑許久的需求,然后盡量滿足它。
你的壞情緒,就會不攻自破。
3、為日常的情緒找一個出口。
鮮有人的生活完全如意,我們每天都會積累一些不愉快在心中。
這樣的日常情緒,不算嚴重,但日積月累,難免有隱患。
不如找個自己喜歡的方式,定期釋放一下,為自己解負。
螞蟻吃東西時,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分粗細、不挑種類、飲少食微、細嚼慢咽。
這樣的飲食習慣,帶給了它們頑強的生命力。
所謂“蟻食”,就是像螞蟻那樣,不挑食,不多食,什么都吃點,什么都不多吃,保持營養均衡。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想要健康長壽,最離不開的,就是學會如何吃飯、如何用食物滋補生命,而非口不擇食,導致病從口入。
去年8月,享有“世界在世最長壽老人”之稱的莫雷拉去世,享年117歲。
她在采訪中說:
許多人問我吃了什么才長壽,有沒有控制過飲食。其實我從不節食,但也不貪食;我什么都吃,但每樣都吃得適量。
有媒體統計過她在社交平臺分享的食物,除了“天然酸奶”飽受她鐘愛以外,其他類型的食物她都會品嘗,很少挑剔。
再比如今年去世的福建百歲老人林蛇母,同樣也有胃口好,飲食雜,營養均衡的特點。
說實在的,到了一定年齡,心態、運動、睡眠等,都有可能不由己。
工作氣人、體力不行、睡不著覺,這些都需要時間調理,不是說不生氣就能立刻不生氣,想睡得著就能一合眼睡著的。
唯有吃飯一事,是可以立刻改變,完全由你做主的。
想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妨就從現在起,從管好你的口腹欲開始吧。
以下是3點飲食方面的建議,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斟酌借鑒。
1、日常適量控糖、控鹽。
可以用天然食材替代部分精制糖,使用天然香料替代部分鹽。
如用紅棗煮粥,用檸檬汁、黑胡椒等調味。
慎食蛋糕、腌菜等高糖、高鹽食物。
2、食材搭配上,可以參考吃蔬菜金字塔原則。
淀粉類的蔬菜少吃,或者替代部分主食吃。
淺色蔬菜可以適量吃。
深色蔬菜要多吃,因其含有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抗氧化物質的含量更高。
3、適當改變用餐習慣,幫助控制熱量攝入。
如甜品等高熱量食物盡量放在早餐吃,代謝較快。
吃飯時先喝湯,再吃青菜,可以減少碳水和脂肪的攝入。
將餐盤換成小一號的盤子,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過量飲食。
自古以來,烏龜就是長壽的象征。
站在古人的視角,烏龜與世無爭,無欲無求,超凡脫俗。
從現代人的角度分析,烏龜的新陳代謝率不高,對能量的需求少,冬眠狀態下也幾乎不需要進食。
可以說,同樣是活著,烏龜對外界的需求和索取,遠低于人類。
這也難怪,干老會認為保持“龜欲”,會是養生之道。
這種平和淡然,無所奢求的極簡生活與低欲望狀態,的確能為我們養心而通氣。
俗話說,貪心是病。
懂得知足常樂,珍惜已擁有的一切,享受生活中的平淡與美好的人,才能不被外物所束縛。
才能身心松弛,為長壽打下基礎。
22年的時候,我在小紅書上刷到過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94歲外婆的極簡生活。
據博主介紹,外婆是一位退休老師,家里條件不算差。
但外婆堅持不要子女添太多東西,也不許買衣服給自己,家里只有基本的家具,還都是很古早的款式。
冰箱里也不會像很多老人那樣放滿剩菜和囤起來的凍貨,反而空空蕩蕩的。
博主說,她外婆從不允許冰箱里有超過兩樣菜,多了就“清理”掉。
評論區好評一片,大家都稱贊外婆這樣的人精神富足,不需外物。
今年年初時,這位博主拍了陪外婆過年的視頻。
兩年多過去,她還是穿著樸素干凈的外衣,健康開朗,行動便利,著實惹人羨慕。
誠然,外婆的長壽健康,離不開自己的注意和家人的照顧。
但與她極簡的欲望和良好的心態,一定也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你也想像這位博主的外婆一樣,年已近百,卻還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除了注意對身體的呵護,不妨也效仿一下她,克制內心欲望,開始極簡生活。
1、消費極簡
關掉你的免密支付、快捷支付等。盡量讓消費多一點步驟,降低沖動消費。
同時,學著定期整理家里,拒絕堆積。提高舊物件的利用率,避免重復購入相似物件。
2、關系極簡
拒絕無效社交,不舒服的場合不去,不喜歡的人不見。
人生的最終課題都是與自己相處,那些不能交心的人,最好連交情都不要有。
3、期望極簡
期望太高是人生的毒藥。
學會將你對任何人的,包括自己的期望下調一個檔位,你會發現很多事沒有那么糟。
心態好了,身體自然會好。
很喜歡德國健身達人安娜在談及運動的意義時,說過的話:
運動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掉秤,也不是為了擁有六塊腹肌和蜜桃臀。 而是為了更好的體態,為了避免受傷。 為了你老后還能和孩子一起玩,還能輕松提一堆東西,還能獨自輕松上下樓梯。
很多人在提起運動時,總覺得去健身房太遠,在家練又得買昂貴的設備,動了半天,身材也沒變化,又麻煩又沒收獲。
但普通人的日常運動,其實不用想那么多。
就像“猴行”這個概念,本來也只是希望大家效仿猴子,將運動融入到生活中。
時而抖抖手,時而跑跑步,不需要太專業的設備,不必辦多少張健身卡。
能讓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游刃有余地面對生活、對抗疾病,直至從容地老去,這才是運動的終極目的。
可能還有人記得,江蘇省如皋市的那位抗癌老人施秀英。
施秀英58歲那年,意外查出了肺癌,手術后,醫生建議她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或可以延長幾年的壽命。
從那以后,施秀英改掉了往日懶散的習慣,堅持每天清晨4點起床,長跑一萬五千米。
這一跑就是28年,直到80多歲時,施秀英還在參加國家級的老年比賽,并獲得了4塊銀牌、2塊銅牌的好成績。
這就是運動的魅力,它能讓患病的人重獲健康,亦能讓健康的人更有活力。
不必為了它籌劃太久,準備太多,再多復雜的計劃都不如立刻動起來。
相信我,你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件T恤,一條運動褲,一雙運動鞋,如是而已。
當然,如果你沒有什么運動基礎,為了避免受傷,還是應該先嘗試一些簡單的、易尋場地的運動,方便你培養運動的興趣。
十點君在這里推薦幾項運動,聊供大家參考。
1、快走
快走是最簡單、最溫和的有氧鍛煉之一,對膝關節壓力小,且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2、游泳
游泳是優秀的全身運動。水的浮力可減輕關節負擔,尤其適合超重或有關節損傷人群,推薦蛙泳或自由泳。
3、深蹲
深蹲是最簡單有效的腿部訓練方式,可以幫助大腿肌肉群的力量得到更好提升,防止腿部肌肉流失。
4、腳尖走或腳跟走
腳尖和腳跟行走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平衡感訓練動作之一,通過改變身體的重心,能夠增強對身體平衡感的把握能力。
5、揮拍運動
包括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揮拍運動可以養護血管,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風險。
叔本華曾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p>
人到中年,財富名氣,該有的早該有了,還沒有的也不必強求。
如何愛自己、關心自己,才是現階段最該掌握的能力,才是人生下半場,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點個,愿我們都能以童心舒展情緒、仿蟻食調理身體、守龜欲修煉心性、借猴行強健體魄,活出更好的自己。
作者 | 明冬,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主播 | 聞悅,愛唱歌的主持者,公眾號:聽聞悅。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