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梅雨季,衣服曬不干,皮膚冒油長痘,整個人昏沉乏力……
這時候才懂,祛濕有多么重要!
試試這5種“除濕黃金食材”,把濕氣“吃”出去,讓你從里到外支棱起來,告別黏膩,做清爽人!
一、身體的濕氣警告
看舌苔:舌苔厚膩發白,邊緣有齒痕。
看皮膚:臉和頭發出油快,臉上痘痘此起彼伏,濕疹、蕁麻疹找上門。
看精神:睡夠8小時還是困,渾身酸懶無力。
看便便:大便黏膩不成形,馬桶難以沖干凈。
二、5種除濕黃金食材
紅豆
濕氣最怕的“消腫小能手”
1.祛濕原理
紅豆補心養血,可以祛除潮濕帶來的疲倦氣短。
紅豆皮含皂角苷,具有消腫作用,同時紅豆含有的膳食纖維和鉀元素,能像“小海綿”一樣吸走身體里多余的水分,尤其適合水腫型體質。
2.黃金吃法
紅豆薏米粥
紅豆50g+薏米30g+小米20g,紅豆和薏米提前浸泡2小時,加小米煮至軟爛綿密,稠糯好消化。
注意:孕婦、體質虛寒者可將薏米換為炒白扁豆。
紅豆沙牛奶
紅豆100g+牛奶200ml,紅豆煮爛壓成泥,加牛奶小火煮開,依口味加代糖調味。
奶香混合豆香,溫暖治愈,下午茶喝一杯,消腫又提神!
小技巧:煮紅豆時加適量陳皮,增香的同時可以加強理氣祛濕效果。
茯苓
祛濕界的“淡定一哥”,平和不刺激
1.祛濕原理
茯苓性平溫和,既能健脾以運化水濕,又能及時將濕氣排出,尤其適合濕氣重又脾胃虛弱的人群。
2.黃金吃法
茯苓山藥粥
茯苓30g+鐵棍山藥200g+大米100g,煮粥食用。
茯苓山藥排骨湯
茯苓30g+山藥200g+排骨500g,燉出奶白湯汁,鮮香又滋補。
茯苓糕
茯苓粉+糯米粉+白糖按2∶1∶1比例混合,蒸熟后切成小塊,松軟清香,當早餐或下午茶都很合適。
冬瓜
零脂肪的“利水消腫王”
1.祛濕原理
冬瓜是天然利尿劑,水分多纖維少,可將濕氣一起帶出體外。
同時冬瓜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祛濕同時還能悄悄瘦肚子。
2.黃金吃法
冬瓜海帶湯
冬瓜帶皮切塊,加海帶、蝦皮煮15分鐘,盡量不加鹽或少鹽,喝起來十分清爽。
冬瓜炒蝦仁
蝦仁用料酒腌5分鐘,和冬瓜快炒,低脂又下飯。
生姜
以熱逼寒,寒濕體質“天選救星”
1.祛濕原理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生姜性溫,能把脾胃里的寒濕“逼”出來,適合雨天受涼、吃冷飲后進行補救。
2.黃金吃法
紅糖姜棗茶
生姜3片+紅棗5顆+紅糖適量,煮10分鐘后趁熱飲用,喝完微微出汗,可以緩解手腳冰涼和肚子脹等問題。
姜蓉拌菠菜
菠菜焯水切段,加姜蓉、生抽、香油拌勻,辛辣的姜味配上清爽的菠菜,開胃又祛濕。
玉米須
刮油祛濕雙殺,喝出輕盈感
1.祛濕原理
玉米須被稱為“龍須”,煮水后喝起來有淡淡谷物香,能疏通肝膽經絡、清熱利尿、利膽消腫,尤其適合濕熱體質——臉上愛長痘、嘴巴發苦、小便黃赤的人。
2.黃金吃法
玉米須陳皮茶
玉米須10g+陳皮5g,開水沖泡燜10分鐘,用保溫杯替代奶茶,做辦公室里的“養生達人”。
玉米須燉水鴨
水鴨剁塊焯水,加適量玉米須、姜片燉1小時,喝湯吃肉,滋陰祛濕兩不誤,特別適合熬夜多、陰虛火旺人群。
三、梅雨季祛濕貼士
1.避開寒濕陷阱
少吃冰飲、沙拉、西瓜等寒涼食物,以免加重體內濕氣。
2.祛濕黃金時間
早上9—11點為脾經當令,這時候吃祛濕食材效果最佳。
3.內外結合更高效
吃完祛濕餐,搭配快走、瑜伽等輕運動,讓濕氣隨汗水排出,比單純飲食祛濕更管用!
結語
這個梅雨季,別再讓濕氣拖垮你的身體啦!
這5種食材吃起來,搭配健康生活習慣,讓身體告別黏膩,重新找回輕盈活力!
你還有哪些私藏的祛濕小妙招?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說明:文字原創,圖片由AI生成。
作者:郝學婧
編輯:李碩然 唐蔚
審核:姜峰 李雅琴
關注“姜大夫答疑”
分享交流專業、有趣的健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