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光明網報道,美國對各出口國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其中,日本受到的沖擊十分明顯,日美關稅談判仍處于僵局之中。作為首批與美國開展談判的國家之一,日本這一美國的傳統盟友也在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刊登該社駐美國分社前社長的評論文章悲觀地警告稱,日本剛經歷“失去的30年”,或將又開啟“跌落的50年”。需要看到,對日本經濟復蘇感到樂觀或選擇積極應對壓力的民眾仍有不少,但擔憂聲音在關稅沖擊的大背景下的確在增多。
美國此次的關稅政策不僅對日方產生了影響,也對全球汽車產業鏈帶來了較大沖擊。根據美國媒體報道,征收25%關稅的措施將顯著推高新車、二手車的價格以及汽車零部件的維修成本。因為很多美國制造的汽車,即便是在本土組裝,其零部件依然大量依賴進口。比如發動機、電池、變速器等關鍵部件,很多都來自其他國家。這意味著,加征關稅不僅影響進口汽車,連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也難以逃脫漲價的壓力。
石破茂(資料圖)
日本政府的軟調子讓人想起一句老話:最大的悲哀,不是敵人的攻擊,而是朋友的背叛。當美日之間所謂的“同盟關系”碰上美國本位的利益計算時,日本的訴求、反對、遺憾統統變得可有可無。在華盛頓看來,“買我軍火、買我能源、讓出市場”,這才是一個好盟友的標準模板。而日本在試圖堅持自身產業利益的同時,卻無法撼動這種強權經濟結構,于是只剩下“表達關切”的外交術語,以及一邊繼續談判、一邊被動承壓的現實悲劇。
美日的談判沒能取得多大成果,如今在汽車零部件的關稅上,日方也是絕對不會妥協,這個時候,日本應該盡可能的加大自身砝碼,以在之后和美國的談判中占據有利地位,而中國無疑就是一個好的選擇,可日本卻認不清現實,在關稅大棒朝他們揮來的時候,竟然又開始給中國找事。近日,一架日本民用飛機進入了我國釣魚島領空,被我國正在附近巡航的海警逮個正著,隨后我們就對該放飛機采取了管控措施并警告其驅離。
釣魚島(資料圖)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就日本民用飛機侵闖我釣魚島領空向日本外務事務次官船越健裕提出嚴正交涉。吳江浩表示,日本政府放任一架日本民用飛機非法進入釣魚島領空,嚴重侵犯中國主權。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依法采取必要管控措施警告驅離。中方要求日方認識到事態嚴重性,切實采取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如果日方采取新的挑釁舉動,中方必將予以堅決反制,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
要搞清楚日本的動機,我們得先看看石破茂上臺后的“操作”。2024年10月,石破茂剛當上日本首相時,曾放出風聲,說要改善中日關系,一時間,不少人還以為中日關系能緩和一下。誰知幾個月過去,日本不僅沒“消停”,反而變本加厲地在釣魚島、南海等地搞小動作,這次飛機闖入釣魚島,就是最新一出“戲”。說白了,石破茂在玩一出“兩頭討好”的把戲。一方面,他得向美國表忠心。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推行“美國優先”的關稅政策,全球經濟被搞得雞飛狗跳。另一方面,石破茂又不敢徹底把中國惹毛。
釣魚島(資料圖)
針對此次事件,日方其實也給出了回應。無非是反咬一口稱中方是入侵方,但這種回應看似強硬實則卻沒什么效果。因為日方很快就證實此次行為是右翼分子所為,與日本政府無關。無論是甩鍋還是事實如此,都能看出日本不想與中國撕破臉。事實上,從石破茂上臺后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地想和中方保持溝通的強烈意愿,甚至在經濟上也多次示好,希望有更多經濟上的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