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湖觀察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也門胡塞武裝向以色列中部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發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導彈。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方動用“箭”式反導系統以及美軍部署的“薩德”反導系統攔截來襲導彈,但未能成功。截至目前襲擊已經造成8人受傷??偱_記者在現場看到,導彈襲擊的落點距離航站樓僅有幾百米遠,導彈落地后的殘片、濺起的石塊和泥土等覆蓋機場大片面積,砸壞許多車輛,造成一定破壞,機場一度短暫停止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方面聲稱這款新導彈可以突破“薩德”系統和“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伊朗方面強調,如果伊朗遭到攻擊,將予以強烈反擊。據新華社5日報道,以高級安全官員稱,應美國要求,以方此前一直未對胡塞武裝目標發動襲擊。但近日胡塞武裝密集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和無人機,尤其此次襲擊機場后,以方將改變態度,采取軍事回應。而納西爾扎德則稱,伊朗擁有大量導彈儲備,如果發生戰爭,將毫不猶豫地使用這些導彈打擊任何地點的目標。
也門胡塞武裝向以色列中部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發射了一枚高超音速
官方伊通社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指出,在第三輪間接談判后,伊朗和美國之間的博弈局勢加劇。美國官員指出,伊朗必須向美國開放所有核設施,接受美國的檢查,且美國不接受伊朗進行任何程度的鈾濃縮活動。有人認為,這些言論代表著美國談判方式的徹底改變。伊朗外交部則表示,該言論體現出美國缺乏誠意,破壞了伊朗核問題的外交解決途徑。評論指出,這些立場體現出伊朗和美國之間的巨大分歧,談判陷入僵局不僅因為技術分歧的加劇,也與雙方缺乏信任有很大關聯。
美國把伊朗導彈,視為是“破壞地區穩定”的根源,卻選擇性忽視自己在沙特、以色列部署的反導系統。而薩德系統呢,雖號稱能攔截大氣層內外的目標,但在實戰中卻漏洞百出:自2024年12月以來,以色列用薩德攔截胡塞武裝的高超音速導彈時,因雷達作用距離短、機動過載不足,攔截的失敗率超高。而伊朗的這枚新導彈,采用的固體燃料和末端的變軌技術,恰好就掐住了薩德的“命門”,當單級火箭燃料耗盡后,攔截彈在稀薄的大氣層中根本就追不上機動的目標。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5日晚間發布消息稱,總理內塔尼亞胡、防長卡茨等
事實上,空襲也門,是為了暫時使胡塞武裝的戰斗力陷入癱瘓。而譴責伊朗,則是警告中東各國不要背后捅刀子。以色列步步為營的最終目的,就是給新鮮出爐的“基甸戰車”行動創造實施條件。這套作戰計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區進行一次強制性的人口轉移,將全部平民驅趕至南部地區,使加沙成為一座“空城”。第二階段:以色列緊急征召的數萬預備役士兵,將長期占領加沙各個區域,并清除境內抵抗力量,銷毀一切軍事設施。
伊朗國防部長納西爾扎德接受伊朗電視臺采訪時說的很直接:伊朗遭到攻擊,就以武力回應,“我們對鄰國沒有敵意,但美國基地是我們的目標。”要知道美軍第五艦隊的總部就設在巴林,距離伊朗僅300公里,其次伊拉克,卡塔爾,科威特,阿聯酋都有美軍的空軍基地,都在伊朗彈道導彈的射程范圍內,一旦美伊發生戰爭,這些導彈將毫無保留的砸向敵方目標。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資料圖)
此次事件,直接讓中東的局勢更加緊張了,伊朗讓胡塞武裝當了“代理人”的舉動,有可能催生更多類似胡塞武裝的力量,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中東將不可避免地進入“碎片化對抗”的新階段,地區局勢會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預測。不過,這也表明,伊朗正通過胡塞武裝,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重塑地區秩序,他此次借助胡塞武裝,不僅讓其他國家看到了伊朗導彈的實力,擴大了自己國家的影響,也成為了全球中東國家反抗西方軍事霸權的一個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