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滬深交易所獲悉,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華泰證券、中國銀河、申萬宏源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東方證券、平安證券、長城證券、國聯民生、華福證券共計12家券商披露了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發行公告。
這無疑是券商對政策迅速響應的體現。
據記者統計,上述12家券商將共計發行177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其中招商證券本次擬發行50億元,位居發行規模榜首。在募集資金用途方面,這12家券商基本是將70%的資金通過股權、債券、基金投資等形式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
12家券商擬發行177億元科技創新債
5月8日,上交所、深交所共披露了12家券商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發行公告,合計擬發行規模為177億元。其中,招商證券擬發行規模為50億元,中信證券、國泰海通、中國銀河跟隨其后,擬發行規模為20億元。另外,國聯民生、平安證券、東方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證券擬發行規模為10億元,華泰證券擬發行規模為7億元,華福證券和長城證券擬發行規模均為5億元。
在募集資金用途上,這12家券商基本是將70%的資金通過股權、債券、基金投資等形式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記者從招商證券的募集說明書中了解到,此次招商證券擬發行募資50億元,其中70%的資金將用于科技創新領域,包括10億元用于符合資本市場相關要求的投資,25億元用于科技創新類債券、ETF及其他公募基金的做市及風險對沖服務業務,科技創新類證券承銷業務等。
招商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是根據監管部署,公司組織資金、投資、投行等多部門商定科創債資金使用方案,并積極進行申報發行。
此外,國泰海通本次擬發行規模為20億元,同樣計劃將70%資金用于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包括但不限于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方面的創業投資基金或政府出資產業基金以及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等。
國聯民生則進一步具體化了資金用途。據悉,此次國聯民生擬發行規模為10億元,其中7億元用于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包括但不限于置換發行人子公司對國聯錫洲通瑞醫療投資(無錫)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出資,新增發行人子公司對民富梅開(寧波)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出資。
新增支持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
顯然,券商集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是響應監管導向的重要體現。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旨在進一步拓寬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該政策通過引導債券市場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從而激發科技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緊接著,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步配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服務新質生產力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提出細化支持措施。
上交所在《通知》中表示,新增支持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在繼續支持科創企業類、科創升級類、科創投資類和科創孵化類發行人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的基礎上,新增支持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發揮投融資服務專業優勢,依法運用募集資金通過貸款,股權、債券、基金投資,資本中介服務等多種途徑,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
前述招商證券相關負責人分析稱:“本次新增金融機構發行科創債,為證券公司充分發揮綜合服務功能,向科創企業提供高質量全生命周期服務提供充足資金來源。”在他看來,發行流程簡化,融資效率提高,非常有助于提升科創領域的創新效率和活力;同時,明確募集資金投向,精準滴灌科創企業,確保了科創債市場的整體質量和科技含量。
在5月7日上午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債券市場“科技板”相關政策和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記者獲悉,目前市場各方響應非常積極,與人民銀行與證監會積極溝通。目前有近100家市場機構計劃發行超過3000億元科技創新債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