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擦亮,瑾汐屋里還窩著三個懶丫頭。媽媽站在門口叉腰喊,粉色被子里卻只冒腳丫子。瑾汐爸手里展開面暗紅錦旗,金邊字燙著“人民好警官”。
,這面旗藏著38年的揪心賬——剛落地四天的小閨女,轉眼就沒了影。多虧瑞安張警官,在茫茫人海里牽線,讓斷了多年的親緣又續上。
此刻大姐二姐還縮在被窩,網名“大哈二哈”印在錦旗落款上,有人說該寫真名才顯鄭重。可瑾汐媽說,閨女們打小就愛這么鬧,日子甜著哩,哪能處處板著臉?想起在福建莆田的養家,91歲爺爺送別時掉的淚,至今還揪著人心。
養家哥哥的別墅裝得亮堂,可他們更看重的,是兩家人坐一起吃飯時的熱乎勁。
那天離開莆田,車尾箱塞滿了養家的心意,名貴禮物壓著的,是38年的養育恩。瑾汐蜷在被子里笑,她記得養家爸媽抱她時的溫度,也記得親媽第一次喊她乳名的顫音。
有人嘀咕,兩邊家庭這么熱絡,往后日子會不會生分?可看著她們擠在一張床上搶手機,這話就咽回了肚。“快起來!
再賴床錦旗都要曬化了!
”媽媽又喊,尾音里帶著藏不住的笑。三姐妹這才露頭,瑾汐穿著淡綠睡衣晃腳丫,二姐揉著眼問“錦旗上咱爸的拖鞋都拍進去沒”。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面旗不單是謝警察,更是給兩段緣分叩頭——生身父母沒護住的小樹苗,幸虧遇上了養父養母的暖心窩。
如今兩邊親人都成了牽掛,就像浙江的楊梅和福建的桂圓,隔得遠卻都甜在心里。有人說尋親路像翻山,可翻過去才發現,山兩邊都是等著的人。瑾汐摸著錦旗上的金字,想起養家爺爺說的“常回來”,還有親爸連夜趕制錦旗時的背影。
這世間最暖的事,莫過于兜轉半生,發現自己原是被兩雙手托著長大的寶貝。至于錦旗落款是網名還是真名,或許沒那么緊要——真心換真心的日子,比任何格式都體面。
就像這會兒,陽光透過灰綠窗簾灑在床頭福字上,三個丫頭圍著媽媽撒嬌的聲音,比任何金句都動人。恩情像田里的稻穗,沉甸甸的要記一輩子,可日子嘛,還得像她們搶被子那樣,熱熱鬧鬧往前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