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福建艦這次海試和山東艦海試有什么不一樣。福建艦的海試可不簡單,它圍繞設備和人這兩方面展開。設備方面講究“六性”,就是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環境適應性和安全性,這可是確保航母在各種復雜環境下都能穩定運行的關鍵。
操作這些高端裝備的船員也很重要,得有良好的居住條件、操作界面要友好,工作環境也得舒適,這樣船員們才能以最佳狀態投入工作。而且福建艦用了不少國產新技術,所以它的海試自然格外引人關注。
說到電磁彈射技術,美國“福特”號用的是中壓交流電系統,中國是由馬偉明院士主導研發的中壓直流系統。這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
方案在能量利用率上提高了20%,設備故障率還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福建艦的電磁彈射系統比美軍“尼米茲”級的蒸汽彈射系統先進太多了,難怪有美軍報告酸溜溜地說中國在電磁彈射技術上的可靠性讓他們工程師很沮喪。
中美航母的對比,美國海軍維護“福特”號時,清理船底就得半個月,中國軍工的高效讓五角大樓都焦慮了。
過去幾十年,中國船舶制造業進步巨大,福建艦成功下水就是重要里程碑。這意味著中國在全球海上力量格局中有了新地位。就拿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第六代戰機F-47來說,得從中國進口37噸特定稀土元素,五角大樓儲備才2.3噸。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影響波及超過75%的美國武器供應鏈,約8萬件武器零部件。
在稀土領域,中國的主導地位不可撼動,這張“王牌”將發揮重要作用,讓中國海軍在未來的海洋博弈中更有底氣!
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人們的注目禮和喧鬧聲交織在一起。在6艘拖輪的簇擁之下,福建艦這個龐然大物就像一頭即將出海的巨獸,開足馬力直奔東海。
它身上的電磁彈射系統和雷達設備,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仿佛在向西太平洋那些潛在的對手發出無聲卻又極具威懾力的宣告。
央視軍事報道還特別提到,福建艦和山東艦海試最大的不同,就是福建艦安裝了3條電磁彈射器。這120米長的電磁軌道可不簡單,它藏著能改變海戰格局的“黑科技”。通過智能推力調節系統,它能為不同重量的飛機提供最優推力,大大提高彈射效率。還有那毫米級監控系統,讓故障率只有福特號的十分之一。
從衛星圖像看,福建艦甲板和剛建造時大不一樣了。三條嶄新的電磁彈射軌道完整呈現,艦載機模型的輪胎痕跡都清晰可見,特別是艦尾那架折疊機翼的殲-15T模型,明顯是在為彈射測試做準備。
憑借強大的電磁彈射能力,福建艦能輕松發射殲-35。島內觀察者都說,等福建艦服役,殲-5和升級版的殲-15T將成為作戰主力,提升解放軍遠洋作戰能力,直接沖破美國的第一、第二島鏈,甚至到第三島鏈,把美軍區域拒止在千里之外。
而且,中國另外兩艘航母也沒閑著,遼寧艦在南海巡航,山東艦直抵臺灣東南方400公里處,三艘航母組成“兩常一動”的戰略布局,構筑起海上堡壘。美國海軍11艘航母有6艘在船廠等維修。中國能這樣,靠的是工業體系的壓倒性優勢,2800家供應商都是國產,美國制裁根本沒用。
總之,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下,無論其做出多少讓步,或是試圖在全球尋找替代方案,都無法動搖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發揮這張“王牌”的信心與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