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將至,阿那亞戲劇節提上日程!
5月10日10:00大麥首輪開票!
請大家提前定好鬧鐘準備搶票!
開票在即!面對琳瑯滿目的劇目選擇困難?別急!阿那亞戲劇節主席馬寅向大家傾情力薦《唐璜》《古典愛情》《五月May B》《謝謝謝謝》《初·戀》《曾經曾經》《海邊的歐律狄刻》《頭腦中的魔怪》《買單》九部重磅劇目。這些戲劇巨作堪稱當代劇場美學的巔峰巡禮,每一部都獨具魅力,今夏阿那亞的藝術盛宴不容錯過!
如果說馬寅主席的推薦是幫觀眾在海量劇目中錨定一份“必看清單”,那么阿那亞戲劇節藝委會成員的"好戲推薦官"們則為我們打開了的全新視角——讓我們看看“最懂戲”的專業推薦,揭秘他們的“上榜理由”!
每個人都愛他!每個人都恨他!
2025阿那亞戲劇節國際開幕大戲《唐璜》改編自莫里哀經典,將于孤獨外劇場上演。法國北方劇院藝術總監大衛·博貝集導演、戲劇構作與視覺設計于一身,以熾烈的表演語匯撕開人性表皮,用狂野的美學重構權力與欲望的角力場,揭露神圣表象下的真實,叩問這位"情圣"究竟是圣徒之袍還是撒旦之角?在性別角色與社會結構的探討里照見欲望本質。當海風掠過巨型雕塑,我們即將聽見歷史深處的回響。
推薦語
導演、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
陳明昊:
國際開幕大戲!“唐璜”在海邊!必看!
@ Arnaud Bertereau
“三年累積的思念,
到頭來化為一刀刺下。”
《古典愛情》由余華短篇小說改編而來,是余華與孟京輝的“瘋狂現實主義三部曲”最終章。舞臺將呈現迷宮般的敘事結構,武俠元素與多媒體技術交織,現場音樂與動態捕捉打破時空界限,讓才子佳人的傳統故事在虛實中碰撞出別樣的“寸斷肝腸”。"空花組"用近乎自虐的舞臺呈現,解構花前月下的浪漫表象,帶觀眾直面愛情中的無常與宿命。當先鋒戲劇碰撞實驗文學,這則酣暢淋漓的后現代武俠寓言,將會帶我們走向一場“注定”的相愛和別離。
推薦語
阿那亞戲劇節主席 馬寅:
期待余華和孟京輝的三度合作,相信這部劇會給觀眾們帶來難忘動人的回憶,體會武俠漫游的古典深情…
音樂人 老狼:
反古典!很叛逆!恍惚迷醉與世事無常!
現代舞藝術家 高艷津子:
余華的文學總是讓人看見人間劇場,孟京輝的作品總是讓現場迷離恍惚,《古典愛情》將如何讓我們在真與虛中相見,也許,唯有心不去追問答案…
@killar B
漂泊度日,日以繼夜,
為每一位疲憊的西西弗斯鼓掌!
《五月May B》于法國傳奇編舞家瑪姬·瑪漢1981年創作。四十年多來席卷全球百余座城市,掀起"瑪姬旋風"。舞者以身體語言叩擊舞臺——佝僂的脊柱、震顫的指尖與踉蹌的足尖,將貝克特式的荒誕化作具象的生存寓言,在集體喘息與爆發的靜默間,撕開漂泊者靈魂的褶皺。當流浪之歌即將落幕時,一切祝福都將歸于生命的本真。
推薦語
演員、舞蹈家 尹昉:
國際閉幕大戲!小心翼翼又義無反顧,像一部給偉大又平庸的生活的史詩!
視覺藝術家 張武:
詩意的視覺,偉大的人生,真實的生命歷程。
現代舞藝術家 高艷津子:
在光影裂縫中,身體如詩的碎片,疼與愛皆是生命在贊美靈魂 ……
舞蹈家 吳孟珂:
法國舞蹈劇場巔峰代表作!生命之歌!舞蹈史詩!
@HiroyasuDaido
不需要被回應的“謝謝”。
有你在場就值得感謝。
《謝謝謝謝》由屢獲國際大獎的比利時OG劇團創作,以突破性的觀演互動重構劇場邊界。演出中將隨機邀請觀眾即興加入,每個人既是觀察者又是敘事拼圖。當數百人同步在劇場呼吸、凝視、行走,個體的生活棱鏡在劇場中折射出生存本質。“人生是一場大戲,你我皆是演員。”
推薦語
導演、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
孟京輝:
比利時OG劇團腦洞大開,歐洲演員閃爍光芒,中國觀眾沒法預料。堅決不劇透!體驗奇妙且獨一無二!
導演、策展人、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策劃
劉暢:
聽說是“戲劇節上參演者最多”的劇目!大家快來一起當npc!
@Tom Herbots
初戀不需要被解構,
初戀永遠美好。
高艷津子領銜北京現代舞團推出的《初·戀》,以鐫刻在80、90后青春記憶里的經典旋律為線索,通過現代舞的流動敘事復刻一代人的成長軌跡。舞者用充滿張力的肢體語言,將歲月里的怦然心動與成長陣痛娓娓道來,帶觀眾重返青春期的悸動與迷思,在時光長廊里重拾那些未完成的憧憬與未說出口的遺憾。
推薦語
演員 黃湘麗:
舞者們的裙擺一抖,痛和甜就開花了。
你體驗過穿越的感覺嗎?
來自挪威/法國的褶皺劇團致力于創作“沒有邊界”的視覺肢體劇場作品。創作團隊傳承戲劇大師雅克·勒考克的表演體系,將肢體語言、木偶裝置、魔術技巧與聲音實驗融合,打造出令人驚嘆的時空折疊奇觀。該劇通過非線性敘事和超現實風格,在20平米的客廳里展開70億年的生命圖鑒:70年的人類圖景與日常生活在破碎時空中并置,當代都市的霓虹與原始篝火的微光在此對話。當永恒與須臾在劇場維度達成同頻,每個觀眾都將看見——人類文明如何在時空長河里,用瞬息創造永恒。
推薦語
導演、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
孟京輝:
錯綜龐大,天馬行空,看一群小年青鉆進你腦仁,凝視10秒鐘,折服一輩子。好奇如何用70分鐘解鎖70億年。
導演、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
陳明昊:
時空錯置,20平米怎么解鎖70億年?!
@Vincent Vernerie
詛咒還是祝福,在定格那一刻,
都只不過是這時對,那時錯。
《海邊的歐律狄刻》作為陳明昊"海邊自然實驗"系列第三部聲音實驗劇場,延續以自然與時間為軸線的創作脈絡。演出將于凌晨3:30在阿那亞日出劇場啟幕,半開放式聲場結構將環境音與實驗音樂交融——海浪私語與風聲呢喃編織成沉浸式聲景。觀眾將在希臘神話的回響中迎接黎明,當俄耳甫斯轉身的剎那,潮聲與心跳同頻共振,詮釋這場被永恒復誦的宿命回眸。
推薦語
音樂人 張瑋瑋:
人戲合一,天地共鳴。凌晨三點半的海邊感官世界!
導演、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策劃
楊婷:
希臘神話,凄美愛情。日出海邊,聲音實驗。氛圍與感官的雙重體驗!
做大人累嗎?
你多久沒回童年看看了?
《頭腦中的魔怪》深入挖掘童年深層想象力,通過視覺與編舞將腦海中的奇妙場景具像化。三位舞者隱匿于立體布景中:羽翼、觸角、獸爪——他們沖出二維,帶你回到童年,變做陪你做驚奇冒險的夢的“小怪物”朋友。成年的世界是幻想還是夢魘?這是一則為“想象力”打造的舞臺故事:我們將擺脫重力的束縛,與頭腦中的怪物朋友再次照面,在最童趣的畫面中對視最純真的自己。
推薦語
視覺藝術家 張武:
視覺充滿生命的律動,“魔怪”走出畫框,舞臺瞬間活了!
@Hervé Plume
人和人之間,
總需要有人來“買單”。
英國實驗劇團"強迫娛樂"藝術總監提姆·艾奇爾斯執導的《買單》,以極簡形式玩轉劇場魔法。這位跨界藝術家的作品橫跨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與小說寫作,曾亮相全球各大藝術節并屢獲殊榮。《買單》作為第77屆阿維尼翁IN戲劇節委約劇目,每場演出隨不同劇場空間即興調整表演形態,全劇僅憑兩位演員在單一場景中展開,喜劇拍檔伯特蘭·萊斯卡與納西·武塔斯用日常物件編織出環環相扣的荒誕世界,以精準節奏引爆層層笑料。
推薦語
導演、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
陳明昊:
一幕場景,兩個演員。即興!簡單!歡快!
導演、策展人、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策劃
劉暢:
劇名聽著就好玩,買不買單都是一門學問!
八個人,一段旅程。
比利時編舞家安東·拉契克的肢體新浪潮作品《荒唐人》攜手八位演員展開一段熾烈奔涌的超現實旅程。繼去年《孤島》以精密如機械的肢體美學驚艷觀眾后,新作中舞者以流動多變的肢體語言,彼此聯結、延展。角色在瞬息間閃現。這些蓬勃的生命在舞臺聚合,迸發出極具穿透力的生命感召。
推薦語
演員、舞蹈家 尹昉:
狂放詩意!新銳肆意!用身體去生活。
舞蹈家 吳孟珂:
生命之歌!我們在此相聚,荒謬的人生就飽含了珍貴的意義!
@Anton Lachky Company
為什么我們終將別離?
《如果這是結局》用獨特藝術形式直面氣候危機命題。舞臺中央,伯特與納西在跳舞中與對方告別。地球終結,他們也將走向沒有對方的未來。沒有繁復的布景,舞蹈語言成為最直白的敘事。他們擅長用游戲般的輕盈姿態解構沉重現實。看似即興的舞步暗藏精密編排,幽默表象下涌動著尖銳的當代叩問。當觀眾為某個俏皮互動會心一笑時,相遇還是別離,我們都不再固執地期待重逢。
推薦語
導演、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策劃
楊婷:
我們終將相遇,爭吵轉圈徘徊,冷靜站立離開。然后走向一個沒有對方的世界。
導演、策展人、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策劃
劉暢:
世界末日到來時,我們如何會心一笑完成“一次別離”?
@Alex Brenner
“光輝、喜悅、豐饒。”
美麗的詞匯總是自帶力量。
《出水芙蓉》靈感源自安東尼奧·卡諾瓦的雕塑作品《三美神》。作品取材自希臘神話中宙斯的三位女兒,她們象征著光輝、喜悅與豐饒。意大利編舞家西爾維婭·格里鮑迪攜三位男舞者,將以顛覆性的身體語言重構美的標準。他們用帶有原始儀式感的肢體敘事,剝離世俗審美對身體的規訓——不追求完美弧線,只呈現最本真的生命震顫。舞者與觀眾在開放空間中彼此滲透,建筑結構成為編舞的延伸。當肢體與目光交織時,那些關于身體主權的追問自然浮現:誰在定義它?誰在馴化它?這場流動的悖論等待現場揭曉。
推薦語
演員 黃湘麗:
在現實與游離中,接受你自己!
你可以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稱呼來喚我,
因為我們的生命聯結如此之深。
青年導演龐聰攜“群聊3”創作小組帶來的《海浪襲來時》以女性視角切入,通過AI母親與女兒的數據化對話,探討當代女性在生存、情感、代際關系中的隱形困境。極簡舞臺僅用燈、桌、魚缸重構生活場景,多媒體與表演交融,將生命定格在終局時刻的復雜心緒層層展開。當流動的情緒漫過劇場,母女對峙的"海浪"最終化作詩意的和解潮聲。
推薦語
導演、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策劃
楊婷:
AI提供的虛幻情感價值是否可以取代人類復雜的真實情感?人機關系是否可以產生一種新的認同和相處方式?
一場微妙的青春陣痛,
一個龐大的情感宇宙。
《小坑大河亞馬遜》是英國導演瑞秋·弗林創作的實驗性成長題材劇作。作品通過現場采集演員與觀眾聲音,配合電子混音裝置實時創作,將互動水池的聲響融入表演。全劇將聲音融入喜劇,講述少年西蒙在父愛缺失的壓抑環境中,經歷如洪水般洶涌的青春陣痛。
推薦語
音樂人 曾宇:
青春還能用聲音實時體現?
你更害怕人還是鬼?
導演余爾格與編劇烏圖禾解構《聊齋志異》四百余則故事,將人鬼神狐妖編織成暗黑版"幻世狂想曲"。舞臺打破現實邊界,以東方美學構建欲望迷宮——狐女化形、妖影蟄伏,膨脹的貪嗔癡在深夜碰撞炸裂。延續余氏標志性荒誕風格,用黑色幽默叩問人性深淵:當審判降臨時,你恐懼的究竟是鬼魅,還是戴著人皮面具的惡念?
推薦語
音樂人 老狼:
奇異暗黑,荒誕幽默。在400多個故事里暢游天地人間!
看了各位藝委會成員們的“自留劇目”,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快把你的心動劇目打在評論區,看看能不能找到“同頻共振”的小伙伴!
除了這些藝委會的心動劇目,還有舞臺劇《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雞毛之地》《奧德賽眼睛》《女仆》《天生機器人》《塑料英雄》《骨頭芯片》《畫框》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共計29部國內外特邀劇目在2025阿那亞戲劇節以“戲劇之名”續寫當代文明的篇章!
5月10日10:00大麥首輪開票!選好心動劇目準備搶票!好戲候場!6月,我們海邊共同見證戲劇“情感和理智”的交鋒時刻!
撰稿:王芷淳
文案策劃:張悅
主編:壞狗
排版:阿反
測測你和阿那亞戲劇節哪個空間最能產生量子糾纏?
一命速通!2025阿那亞戲劇節國內劇目通關攻略
一篇打撈2025阿那亞戲劇節國際劇目,看這里,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