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介紹了2025阿那亞戲劇節16部:《唐璜》《五月May B》《謝謝謝謝》《曾經曾經》《頭腦中的魔怪》《買單》等劇目在“情感和理智”的浪潮中展現戲劇前沿景觀。本篇我們將視角從國際轉到國內,看看13部濃縮當代劇壇能量的國內特邀劇目,會在時代的颶風中如何乘風破浪。重塑經典,戲劇與文明交鋒;共振互動,探尋觀眾身份的當代流變;聚焦熱點,探索時代焦慮與出路;奇幻視覺,感官與想象力的雙重激發。你想要的“戲劇人生”我們都有!十三部戲,十三種副本人生!快來解鎖!
歐律狄刻作為希臘神話中的悲劇女性形象,其故事因與詩人、音樂家俄耳甫斯的愛情而流傳千年。她的名字象征“失去的愛”與“不可逆轉的命運”。她的永逝成為人類釋懷的啟示:唯有接受失去的必然,方能掙脫執念的泥沼。歐律狄刻的意象如棱鏡般折射著人類對愛、死亡與救贖的永恒追問。《海邊的歐律狄刻》是陳明昊“海邊自然實驗”系列戲劇的第三部。這一次,他將利用自然聲音敘事。邀請觀眾在晨光漸微、白浪沙灘、半夢半醒中沉浸式體驗聲音編織的情感蒙太奇,聚焦于希臘神話中歐律狄刻的永恒“回望”。《海邊的歐律狄刻》將在凌晨3點半于阿那亞全新亮相的日出劇場演出,以海浪為弦,夜幕為風,重塑俄耳甫斯那滴墜入冥河的回眸,我們將共候第一縷晨光,一起聆聽“海哭的聲音!”
2025阿那亞戲劇節國內開幕大戲——《古典愛情》由余華的短篇小說改編而成。作為孟京輝與余華的"瘋狂現實主義三部曲"終章,余華“以筆為刃,剖開愛情糖衣。”孟京輝“以舞臺為鏡,撕碎古今殘夢。”借助現場音樂、多媒體、動態捕捉等打造“溫柔殘酷,穿越時空”的異想舞臺。在癲狂與詩意交織的呈現中,揭示愛情本質的殘酷真相與宿命輪回的永恒命題。孟京輝攜手"空花組"演繹舞臺上的“流動傷口”,帶領觀眾進入“精準、柔軟、直擊人心“的情愛迷宮。一見鐘情即第團圓,還是蛛網鏤空天地不仁?古希臘悲劇式的結局、山海經鬼魅的奇異、后現代抽離的解構,一切都在空幻和快感中走向更開放的輪回…這出“非典型孟氏戲劇”,將用叛逆繼續編織叛逆。原著迷、戲迷不要錯過!
著名舞蹈家高艷津子攜北京現代舞團帶來的《初·戀》將在孤獨外劇場上演。高艷津子被外媒譽為,“最具東方哲學色彩、最神秘的舞蹈家。”她帶領北京現代舞團走向國際,在歐美主流劇院演過上百場專場演出,舞團被《紐約時報》評為“中國最卓越的現代舞表演團體之一。”“初戀”不只是愛情,更是人類對生命的“初次悸動”。現代舞將賦予這個故事更流動的生命,用抽象詩意的舞蹈傳遞那些欲望、遺憾、成長……《初·戀》以八十年代初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戀曲1990”“甜蜜蜜”“在水一方”等為創作主體,是對一個時代的心動展開生命情感的回望和守候。聽說懂愛的人一輩子都在初戀,歡迎你帶著初戀的心走進劇場,和我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跳,一起唱...特別提示:請穿白襯衣和可以跳舞的鞋。舞蹈迷、流行歌迷、純愛黨不要錯過!
作為2025年中法文化之春開幕大戲,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由曾狂攬7項法國戲劇最高榮譽“莫里哀戲劇獎”的法蘭西喜劇院導演、演員克里斯蒂安·埃克來華駐地創作。該劇改編自法國文豪凡爾納的同名經典科幻小說,在黑暗的深海中,照見人類命運的永恒命題:我們如何與自然共處?自由是否必然伴隨孤獨?結合傳統手工與黑光劇技術,打造出一部浪漫的科學幻想盛宴,喚醒人類心中對于童真、理想、自由與遠航的集體記憶。在全黑場域中,本次新編注入了新角色。賦予人偶性格與情節,跨越時間與國度。將詭譎多變、五光十色的深海世界,轉化成一臺充滿驚喜幽默的的黑光奇幻劇。科幻與奇想,未知與瘋狂,法式浪漫與中式幽默質感結合。一場真正的“成人冒險”開始了!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四大喜劇同演,八部作品一部戲。《12夜》由當代中國實驗劇場的重要實踐者,獨立戲劇導演蘇小剛指導。通過解構與重組莎士比亞經典劇作中的人物對白,探討人性的復雜性、社會關系的多樣性以及規則與情感的永恒博弈。他致力于用“現代手法”改編古典敘事。在《12夜》中,他構建沉浸式的聲音敘事:當傳奇搖滾明星寶羅的時代歌謠從塔頂墜落,《12夜》將在藝術中心圓形劇場的環形祭壇上筑起一座露天“聲音塔”。莎翁的文本被分解為聲波,觀眾即將與創作者共振。我們的狂歡結束了嗎?我們的派對“12夜”不間斷!
一對心懷怨恨的女仆姐妹,經常背著女主人做主仆游戲,有一次居然弄假成真,扮演仆人的姐姐用一杯椴花毒茶,毒死了扮演女主人的妹妹…..在推杯換盞間,恨意與艷羨已精疲力盡。在弄巧成拙中,嫉妒與享受已推向高潮。改編自20世紀法國最別具一格的作家之一讓?熱內的《女仆》,三個女人,一場荒誕的扮演,一生愛恨交纏的幻夢。卑鄙或偉大,污穢或崇高都在這場預演中變得虛幻。孟京輝攜旗下的蝴蝶組完成這場荒誕的游戲儀式,三個女人一臺戲,在光影追逐、碰撞糾纏中奏響樂章。感受一場幻想,獲得一次撫摸傷口的快感。怪異的妝面,奇幻的燈光,讓我們共同墜入黑夜,一起享受這場“主仆游戲”!玩兒多大,你說了算!
這不是普通的舞臺劇,而是一場顛覆想象的「神游世界」:一個人的一晚狂想。在幻世里,人、狐、妖混行,每個人的欲望膨脹,相互碰撞。他們之間將發生什么?男人由此看見人的貪心、暴力和癡心。他是否能夠在深淵面前覺醒?導演余爾格與編劇烏圖禾,耗時半年將《聊齋志異》400多個故事徹底打碎,重構蒲松齡奇異的想象力,打造出更加暗黑的氣質。重塑出人、鬼、神、狐、妖五類角色,編織成一場“夢境神游”。對舞臺邊界展開新的拓展,試圖創作一種全新的、具有東方審美的當代語匯。作品極具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知道下一刻將會發生什么”。同時延續了余爾格一貫的荒誕和黑色幽默,保持對人性的極致思考,以及對現實世界各種關系的探索。狐女幻化人形,妖魅伺機而動,欲望膨脹碰撞。審判終將降臨:你更害怕鬼還是更害怕人?
當你被告知生命只剩七天時,該怎么走出生命的迷墻?在大千世界中找尋自己的救星,留下的是否只有無盡焦慮?七,代表著七個夢境,亦可隱喻為歷史長河中物質的永恒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導演、視覺藝術家、設計師聶競竹一向擅長將雕塑、繪畫、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跨界融合搬上舞臺。2024年阿那亞戲劇節她帶來《莎士比亞的女人們》,她將莎士比亞的經典女性角色帶入AI時代,深刻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模擬人類情感時的困境與掙扎,并將視角聚焦在了女性成長的話題上。這次她用《七》探討生命中夢與現實的邊界,以及荒誕人生中的自我救贖。她將把意想不到的材料呈上舞臺,用材料本身的質感、重量傳達“ 做夢,醒來,做夢,醒來……”的奇妙氛圍,帶觀眾進入一場“七天”夢游。
《山海經—山川命》是中國香港新一代肢體戲劇鬼才導演黃俊達重塑《山海經》三部曲的第一部《山川命》—見山。進入上古奇書《山海經》的狂想世界——見證天地之始,一窺創世萬象。如果是「祂」創造了世界,那么又是誰為「祂」寫下壯舉?擅以肢體語言講故事、融合東西方表演傳統藝術的綠葉劇團,分三部曲系列重塑《山海經》的奇幻世界,本次呈獻第一部《山川命》—見山。骨骼、肌肉與呼吸,在光影間蘇醒。舞者既是人,亦是獸,更是天地初開時那股未分明的靈。這不是復刻神話,而是讓神話在當代的血肉中重生。演出將以形體、文本、音樂與造型多種方式帶領觀眾進入這場“大型返祖!”
一個女人,在得知自己懷孕后,無法控制地持續思考著,她與腹中的這個生命對話,她將這個生命是否選擇降臨這個世間的決定權交給了TA自己……導演周可的舞臺劇《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改編自意大利同名小說。這是一位年輕職業女性寫給她正在孕育的胎兒的信。女性的隱秘感受以演員、音樂、多媒體為橋梁傳遞給觀眾,呈現了關于“愛情、歧視、自由、平等”的思考。也是上世紀最著名的意大利戰地女記者奧里亞娜·法拉奇寫給世界上所有女人的一部作品,更是寫給所有生命的作品。演員的肢體創造出多種或實或虛的舞臺形象:花苞樣的胚胎、漂浮不定的心緒、生命個體間的沖撞交融。在這場聚眾討論的隱秘心事中,說盡了一個女人心中最私密的痛楚與甜蜜、困惑與勇氣、自私與偉大……生而為人,是慶幸還是抱歉?
青年舞蹈藝術家陳梓豪的全新音樂舞蹈劇場作品《500英里》,以東方哲學中的“因果”為內核,用表演、當代舞蹈、裝置藝術與民謠音樂編織出一場關于現代人精神漂泊的寓言:當代藝術家王光樂的藝術裝置構建出時空的縱深,民謠音樂人“現場音樂家小娟&山谷小強”以空靈吟唱賦予敘事呼吸感,演員熊乃槿與眾多年輕的舞者們用肢體演繹都市人的孤獨、愛欲與生死迷局。 在這里,舞蹈不僅是身體的表達,更是哲學思辨的載體。同時,作品將打破傳統的觀演關系,邀請觀眾進入到“舞臺”區域與演員互動表演。觀與演的界限消融,舞臺上出現迷宮式的巨大“白盒子”裝置,立方體里有諸多曲線,似裂縫也似小徑。我們也將在迷宮中與曾經的自己重逢,聽到生命的回響。當人與人連接,生命的裂縫縫合時,每個人都在追問:人生是逃離,還是在不停畫圈?
這是一場不會發生的比賽,但它即將在現場發生!十幾位老年足球愛好者的身體數據,被上傳到電子游戲中。在這里,他們將迎戰那些“不可能的對手”,一支星光熠熠的宇宙明星隊。在一次又一次的奔跑、追趕、跌倒與失衡中,這些老年人的故事,將如何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時間來到了下半場!》由戲劇導演王光皓導演。摧毀面包小組走進球場,尋訪老年足球愛好者,并進行持續性對話。當足球遇見人生,當年輕目光對話長者智慧,當緩慢身體邂逅快節奏賽場,當生命步入下半場,能否改寫衰老的定義?作為阿那亞戲劇節首屆「未來戲劇SHOWCASE」「未來戲劇·金獎」得主,《時間來到了下半場!》重新關注到那些在足球運動中“退場”的老年群體,并為他們舉辦一場虛擬的電子足球比賽——游戲不再是鏡像,是沖破時間枷鎖的次元門!衰老軀殼在數字賽場沖鋒,每記射門都在改寫命運劇本!排好隊!硬碰硬!準備好開始起哄了嗎?
女人與已經死去的母親對話——語言模型學習了母親的模式,成為了她的“電子幽靈”。在“電子幽靈”的描述中,她失去母親的生活逐漸展開……青年導演龐聰的女性主義獨角戲《海浪襲來時》通過AI母親與女兒的虛擬對話,揭示出新一代女性在生存、事業、愛情、代際關系、道德等方面所面臨的隱形困境。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是否能將AI替代愛?在這段中式家庭中非常典型的母女關系中:一盞燈、一張桌子、一個魚缸。一次生命、一段人生。兩次生命,兩段人生。既柔情似水,又鏗鏘有力。在自己的人生里面對自己的“海浪襲來時”。沒有人能告訴她怎么做,即使是知曉一切的“母親”。AI時代下,東亞式母女關系會迎來和解嗎?
除了國內劇目外,在本屆阿那亞戲劇節構建的“八大戲劇矩陣”下,16部國內劇目同樣星光熠熠,精彩絕倫!除此之外,“37°2 環境戲劇朗讀”、“未來戲劇SHOWCASE”、“候鳥300”這些多元化的藝術單元相互碰撞、彼此交融,為觀眾打開了一扇通往戲劇藝術新維度的大門,讓我們得以在觀演互動中思考生命本質,展望未來的無限可能。
圍繞著“情感和理智”,2025阿那亞戲劇節將給你豐富的體驗和極致的思考,還有更多精彩環節等你前來解鎖!這一次,請聽從情感,找到你“命中注定”的人生劇本!與我們一起“戲夢”阿那亞!
撰稿:王芷淳
文案策劃:張悅
主編:壞狗
排版:阿反
2025年阿那亞戲劇節
5月10日10:00,
大麥首輪開票!好戲已候場!
點亮大麥想看,留下心動!
6月,我們海邊共同見證
戲劇“情感和理智”的交鋒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