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京東外賣,你是什么印象?我想大部分人在大額優惠券之外都記住了一點:
京東外賣只接受品質堂食店入駐,拒絕沒有正規門店的“幽靈外賣”。
作為還算有點消費力的外賣用戶,我是非常歡迎這一標準的。哪怕價格貴幾塊,如果能閉眼選購吃得安心,我覺得貴點也值。
前提是,你這品質堂食得保真啊……
5月8日,福建電視臺《第一幫幫團》欄目曝光了福州地區多家入駐京東外賣的“品質堂食”門店資料造假的情況。
記者暗訪發現,在京東外賣平臺標注了“品質堂食”,且展示了門頭和堂食照片的門店,實際上是這樣的:
還有用A4紙手寫招牌的:
他真的……連打印一張A4紙的錢都不肯花,我哭死……
就這些店,堂食肯定是不存在的。至于品質,這個比較主觀我就不多說了,免得京東讓帽子叔叔來找我。
暗訪鏡頭中,這家店的廚房里還養著貓,地上放著貓糧和水。
最關鍵的是,環視了一圈,沒有看到貓砂盆?。?!貓貓在哪兒解決的,你想象一下。
不是說只做品質堂食嗎?不是說嚴格審核嗎?這些門頭完全對不上,堂食根本不存在的門店,是怎么進駐京東外賣的呢?
福建電視臺對京東外賣福州地區負責人的暗訪揭曉了答案:
當記者以餐飲商家名義咨詢入駐條件時,京東外賣福州片區負責人親自指導如何通過造假手段通過審核。簡而言之,只要上傳的照片“看過去有堂食,有一兩張椅子”就夠。
那么,平臺會對餐飲商家上傳的照片進行線下核實嗎?該負責人明確表示:
(京東平臺)不會下來看。
原來,京東外賣的品質堂食餐廳是這么審核的,這下總算解開了我對其擴張速度的疑惑。看個照片嘛,豆包AI都能做到,那肯定能秒審核秒通過。
大家不要誤會,雖然語氣有點調侃,但我沒有一絲一毫幸災樂禍的意思。恰恰相反,我覺得非常沉重。
愿景總是美好的,可現實經不起細看
京東外賣強勢上線以來,高高擎起“解決外賣食品安全問題,保障用戶身體健康”的大旗,在商家和消費者對外賣市場多有怨言的時候給了大家一個美好的希望:
外賣是可以做到又好又便宜的!
京東提出的解決方案,一是主打品質堂食店,拒絕“幽靈外賣”,以此保障食品安全,二是免除商家一年傭金,大額補貼用戶,從而降低價格。
如果真的能做到,真的能長期保持,那該有多好啊。可惜,現實很快就粉碎了我們的希望。
原來,品質堂食店是靠照片審核出來的,是在京東外賣片區負責人親自指導下表演出來的。
如果說有少數不良商家偽造資料蒙混過關,那還可以保留一絲希望,以后加強審核就好了。但片區負責人親自指導表演堂食,很顯然反映出京東外賣并不真正在意入駐門店的品質,并不真正關心用戶的食品安全。
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大家對你寄予厚望,東哥你不該這樣?。?/p>
“幽靈外賣”只怕是除不盡的
人人喊打的“幽靈外賣”,嚴格來說其實是指實際經營地址和證照登記地址不一致的門店,屬于違法經營。但在京東的表述里,幽靈外賣變成了無堂食服務外賣專營店的代稱,也是一直以來京東外賣攻擊的對象,欲除之而后快那種。
沒有堂食的餐飲店,能除得干凈嗎?現在看來,只怕是除不干凈的。
首先,所謂“幽靈外賣”其實也是合法的餐飲經營單位,都是有營業執照與經營許可證的,這兩樣是入駐任何一個外賣平臺必須的資料。作為對照,天橋下那些無證經營的流動攤販就無法入駐任何正規外賣平臺,他們才是會被城管驅趕的不合法的“幽靈”。
一家有照經營的餐飲機構,在線下能賣飯,沒理由線上你就不讓他賣飯。
然后,之所以存在這些不提供堂食的外賣專門店,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臨街商鋪租金很高,占到了餐飲經營成本的很大一部分。這些外賣專門店往往會選取偏僻不臨街的地址,雖然損失了過路客人,但租金會便宜很多很多,更適合小本創業做餐飲。
我們在外賣平臺上看到的那些十幾塊錢就能吃一頓正餐的選擇,很多都是砍掉了高額店鋪租金才實現的。假如把所有這些只做外賣的餐飲店都取締,必定會導致外賣用餐成本大幅上漲,可選的餐食品類也會大幅減少。
京東外賣之所以要主動放水吸納這些“幽靈外賣”入駐,就是因為假如全部拒絕這些門店,用戶上京東外賣的可選項就太少了,它的生意也做不起來。
“幽靈外賣”的監管責任很難評
人們之所以認為有堂食門店的餐廳會比“幽靈外賣”更安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有堂食的臨街店鋪相對更容易監管,也有更多顧客可以參與食品安全監督,事實也的確是這樣。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監督食品安全主要是誰的責任呢?
這些外賣專門店也是申請了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的,顧客說找不到地方,市監局不能說找不到吧?轄區有多少注冊地址不臨街的餐飲經營戶,市監局不能說不知道吧?
市監局知道門店在哪,也知道他們不會有過路客人只能做外賣,有沒有上門去檢查過呢?檢查過了有沒有做相應處理呢?
這也不是我故意刁難市監部門,我也知道他們感到為難甚至無能為力的地方。
一方面,門店數量這么多,一個個檢查過來實在是人力不夠。另一方面,這些門店基本上就沒幾個是衛生和消防合格的,真要嚴格執法,可能一家都留不下來。居民用餐需求怎么辦?群眾就業崗位怎么辦?這不是他們解決得了的。
歸根結底,外賣行業當前整體上的確是和公眾的期待有很大的距離,的確需要改善,但它之所以是這個樣子,主要還是這個大環境所決定的,是我們每一個外賣用戶的每一次點餐選擇塑造出來的。
任何人都會歡迎新的參與者來推動外賣行業的改善,但任何試圖重塑外賣行業的平臺也都要尊重市場規律,不能光靠漂亮的口號來給用戶開空頭支票,更不能靠造假資料來誘騙用戶。
互聯網平臺補貼大戰,我們已經見過太多次了,哪一回不是留下一地雞毛?
以京東外賣被曝光的門店造假行為來看,只怕也很難例外。
片尾彩蛋:
以前,京東外賣的問題反饋頁面有一個選項是舉報非堂食門店。
現在,這個通道沒了。
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