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對巴基斯坦發起導彈襲擊之后,巴基斯坦軍方一口氣取得了多項戰果,這些都說明了什么問題呢?對于印度總理莫迪來說,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5月7日凌晨,按照印度軍方發布的消息,他們向巴境內的“恐怖勢力”設施進行了導彈打擊。毫無疑問,這是侵犯巴基斯坦主權的行為。對于此,巴國防部長強硬表態,將“不惜一切代價展開報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做出表態,對印度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并呼吁印巴雙方保持冷靜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勢進一步復雜化的行動。
中巴表態話音剛落,印度第十二旅總部就遭到巴方摧毀,不僅如此,印軍陸軍邊防站也升起白旗,向巴方投降。如果再結合印巴空戰,印度損失包括陣風以及蘇30在內的多架戰機的消息。可以說,印度在這一輪軍事博弈中完全敗下陣來,還沒等向全世界展示軍事實力的強大,它就先輸了一波大的。從這一次印巴交鋒中,我們不難發現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照印度這樣打,局勢升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印度沒有采取導彈襲擊之前,外界對于印巴局勢還是非常擔心的。因為從紙面實力出發,印度無論是從經濟還是軍事方面,都是優于巴基斯坦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印度尋求的是國際社會的支持,并對一些沒有支持的國家和組織進行指責。最明顯的,就是美國跟俄羅斯明確表達了對印度的支持。對于呼吁克制的歐盟,印度外長選擇了嘲諷挖苦。而巴基斯坦這一邊,尋求更多的是國際社會介入調停。
按理來說,印度是進攻的一方,巴基斯坦是防守的一方,印度本應該占據優勢。但現在看來,印度就像一只“紙老虎”,外強中干。巴基斯坦獲得的這一系列戰果,大大超乎了莫迪的預料。如果莫迪還是堅持采取軍事行動的話,那印度的損失只會越來越大。因此,印度即使想要擴大沖突,也是有心無力的。
第二個問題,說明了體系作戰的優勢。在印巴空戰中,印度出動的戰機有來自俄羅斯的蘇30,有來自法國的“陣風”等等,雖然它們都是俄羅斯和法國的拳頭產品,但有一個弊端,就是它們自身的數據標準不同,無法實現實時信息共享。說的直白一點,印度空軍是“雜牌軍”,看似強大,但整體協作能力不強。而巴基斯坦這邊就不一樣了,從空中的殲-10CE到地面部署的紅旗-9BE,都是來自中國,方便信息共享,聯合作戰。那在這樣的情況下,巴基斯坦空軍獲勝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第三個問題,印巴交鋒,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制造的實力。從空戰戰果來看,中國出口的殲10CE戰機在面對“陣風”以及蘇30時取得完勝。這讓外界見識到了中國戰機的真實實力。對于中國軍工出口來說,無疑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而對于法國來說,“陣風”的失利將會對其軍工出口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有傳聞稱,法國已經緊急叫停印度使用“陣風”戰機。所以,不出意料的話,未來中國軍工產品又會掀起一波搶購潮。
這個時候,最失望的除了法國之外,就是美國了。因為在美國看來,支持印度,還派出軍用運輸機支援,就是希望打得越熱鬧越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不能首尾兼顧,打亂中國的戰略部署,美國才有機會故技重施,實施離岸平衡戰略。現在,印度空軍的不堪一擊,說明了在制空權爭奪方面,巴基斯坦已經占據優勢。既然巴基斯坦已經占據了制空權,那印度想要獲勝,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美國精心策劃的后續劇本已經淪為了一紙空談。
可以說,印巴局勢發展到現在,印度罵也罵了,打也打了,也該到了收手的時候了。如今,從聯合國到中國都希望局勢降溫,這對于印度來說就是臺階,莫迪要做的就是就坡下驢,同巴基斯坦聯合反恐。除此之外,莫迪的任何決定,都可能讓印度遭受更慘重的損失。畢竟剛才提到的傳聞如果是真實的話,印度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同巴基斯坦博弈的底氣了。印度所謂的“大國夢”,也是時候該醒醒,反思反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