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變革。這里提到了“共商共建共享”作為全球治理觀的核心,這與公平正義密切相關,因為共商共建共享強調平等參與和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始終以公平正義為理念,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致力于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這一理念的貫徹落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
⑴ 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主張各國無論大小、強弱都應平等參與全球治理,反對以“本國優先”為名行“本國獨大”之實的單邊主義行為。通過聯合國、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平臺,中國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強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⑵案例分析:在應對烏克蘭危機、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時,中國始終倡導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反對以強凌弱,推動國際社會以公平正義為原則處理分歧。
2. 提出中國倡議,破解全球“赤字”難題
⑴針對當前全球面臨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問題,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為破解這些難題提供系統性方案。
⑵案例分析:
①《全球發展倡議》聚焦減貧、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優先領域,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②《全球安全倡議》主張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通過對話而非對抗化解沖突,已獲得70多個國家的支持。
3. 推動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改革
⑴中國主張改革不合理的國際金融架構,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例如,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改革、支持世界銀行股權審議,以更好地反映世界經濟格局變化。
⑵在貿易領域,中國堅決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保護主義,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4. 深化南南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⑴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南南合作框架等,幫助16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升發展能力。例如,中國已向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并通過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支持全球發展項目。
⑵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承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并出資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推動全球生態文明治理。
5. 推動全球科技與數字治理公平化
⑴中國提出《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主張科技發展應服務于全人類共同利益,反對技術霸權和數字鴻溝。例如,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數字契約》談判,推動制定公平普惠的網絡空間規則。
⑵通過“金磚+”合作模式,中國吸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全球治理,增強“全球南方”話語權。
6. 捍衛歷史正義,守護國際公平
中國與俄羅斯等國家共同反對篡改二戰歷史等行為,強調維護歷史記憶和國際公平正義的重要性。例如,在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中俄兩國重申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7. 引領全球治理體系向包容性方向發展
中國強調全球治理體系應與時俱進,適應新興經濟體崛起的趨勢。例如,金磚國家擴員進程和“金磚+”機制為更多國家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平臺,推動國際體系更加開放和包容。
結語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
中國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既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責任擔當,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實踐。通過提出創新性倡議、深化多邊合作、改革不合理的國際規則,中國正為解決全球性挑戰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進。
(作者金思宇系中國智庫高級研究員、遠望智庫產業顧問、泛亞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國盛戰略智庫成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