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干滋味濃郁、甜而不膩,是很多人鐘愛的零食。它除了能改善心情,還有很多好處。近日,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團隊發(fā)現,每日吃半杯(約90克)混合果干(西梅干、葡萄干、杏干),僅一個月就能顯著緩解慢性便秘。
該研究納入150名慢性便秘患者,年齡為18~65歲。所有參與者都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每周排便少于7次,其中至少1/4是小而硬的大便。研究人員進行為期4周的試驗,將參與者分為3組:第一組每天吃90克果干,第二組每天喝用相同水果榨成的果汁,第三組食用安慰劑。與安慰劑組相比,果干組日均糞便重量增加21克,每周完全排便次數增加1.3次;果干組的治療滿意度也更高,沒有出現任何明顯的副作用。研究人員還發(fā)現,喝果汁有助增加自然排便次數,但其糞便增重量比果干組少8克,且更易引發(fā)腸鳴、腹脹。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陳夢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果干之所以能改善便秘,得益于其中膳食纖維與山梨糖醇的“黃金組合”。以90克西梅干為例,其含有約6.4克膳食纖維和13.2克山梨糖醇。膳食纖維如同海綿,能夠吸水膨脹,使糞便變得松軟;山梨糖醇則像天然滲透劑,能促使腸道分泌水分,讓排便更通暢。研究中提到的杏干、葡萄干,以及人們常吃的無花果干等都有此類作用。
此外,果干還有很多優(yōu)點:其濃縮了水果的大部分營養(yǎng),適量攝入有助提高膳食質量;含有膳食纖維、低聚糖、果膠以及某些有機酸,有利于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飽腹感較強,適量吃有助預防肥胖;對消化道的刺激比水果小,尤其適合消化不良的人。
陳夢婷介紹,《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如果新鮮水果吃不夠,可以通過無添加的果干來滿足每天對水果的需求,推薦量與上述研究相同,都是每天半杯(90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新鮮水果,膳食纖維攝入量應達到每天25~30克。平時蔬菜水果攝入不足的便秘患者,也可以每天吃90克無添加果干來幫助緩解癥狀。
需注意,便秘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最常見的是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此外,缺乏運動、生活壓力大、飲水不足以及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導致便秘的發(fā)生。因此,便秘患者應通過多種方式調節(jié),吃果干不是唯一解法。健康人群也可以適當吃點果干,但是其含糖量較高,不宜過量食用;而且,山梨糖醇攝入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太多可能導致水樣便、滲透性腹瀉,造成胃腸不適。
大家選擇果干時,首先應注意加工工藝,優(yōu)選冷凍干燥的,其營養(yǎng)保留率大于90%;警惕油炸果干,其脂肪含量會飆升30倍,大大抵消營養(yǎng)益處。第二,要仔細查看配料表,選擇鮮水果排名靠前的產品,盡量不選麥芽糖漿、棕櫚油等添加物靠前的。第三,選擇顏色自然、質地柔軟的果干,不買色澤過于鮮艷的產品。
(生命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