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巴西?
巴西是一種情緒
它是放大的熱情
狂歡、桑巴與足球
陽光、沙灘和雨林
無論你去還是沒去過巴西
都會被它的激情所感染
(激情巴西,制圖@杜睿/星球研究所,視頻來源@LIFEDER & Shutterstock & Artlist & 視覺中國 & FIFA TV)
巴西是一種色彩
它是漸變的色卡
白色、淺咖色、黃色
棕色、黑色
無論你什么膚色都能融入它
(巴西不同膚色的女性面孔,制圖@杜睿/星球研究所,視頻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 千萬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
黑幫、毒品和搶劫突如其來
它的暴力、欲望隨時釋放
你不能毫不設防!
(巴西里約熱內盧暴力事件中,一個男孩站在被燒毀的車輛殘骸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同的膚色有不同的世界
僅僅一線之隔,就分出了貧富
它也需要有分寸、有邊界感
你不能毫不設防!
(鳥瞰巴西最大貧民窟羅西尼亞與里約熱內盧城市天際線,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簡單又迷人
混亂又復雜
巴西為何如此?
01
奇跡大陸
在整個南美洲
巴西能第一時間引起你的注意
它是一個“南美巨人”
8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約占南美洲的一半
而在巴西內部
更是集中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奇景
(巴西位置和地形圖,制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北部廣袤的平原
剛好被赤道穿越
充沛的水熱條件下
數以億計的樹木
在這里競相生長
世界上 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
有60%集中在巴西
(請橫屏觀看,巴西亞馬孫雨林晨景,攝影師@李明學)
數以千計的河流
在這里縱橫交織
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
60%的流域面積
3000多公里長的干流
集中在巴西
(請橫屏觀看,亞馬孫河,圖片來源@Alamy)
在巴西南部
絕大部分被巴西高原占據
它脫胎于古老、穩定的古陸塊
經過長期的侵蝕、風化,起伏和緩
整體平均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
(請橫屏觀看,巴西迪亞曼蒂納高地國家公園,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而從面積看
這座高原是我國青藏高原的2倍之多
它 向四周延伸
在平原、海岸交界處陡然跌落
形成眾多高聳的大斷崖
(巴西皮帕海灘懸崖,有人正高空滑翔,圖片來源@Alamy)
從高原發育的河流
沿著斷崖傾瀉而下
位于巴西與阿根廷交界的
約275個瀑布,組成寬約2.7公里的
伊瓜蘇瀑布
是世界上最壯闊的瀑布之一
(伊瓜蘇瀑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巴西西南部
雨季時, 從高原流下的河水
在低平的平原上漫溢
形成連片的沼澤濕地
世界上最大的濕地——潘塔納爾濕地
有60%集中在巴西
(維多利亞王蓮,最大葉片直徑超過3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在巴西東部
是7300多公里的海岸線
島嶼、沙灘、懸崖、海灣、森林
自北向南,移步換景
形成了富有變化的海岸風光
(巴西東北部大西洋海岸千湖沙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廣袤、豐富的自然環境
讓巴西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寶庫”
它集中了全球1/5的物種,包括
1800多種的鳥類
1500多種的魚類
1500多種哺乳動物
500多種爬行動物
300多種兩棲動物
時至今日,還不時有新物種產生
(請滑動觀看,巴西動物合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李明學&黃世桂&徐征澤&Alamy)
而在巴西的地下, 集中了
全球近1/5的鐵礦、錳礦
全球近1/10的鋁土礦、錫礦
(巴西主要礦產儲量,制圖@杜睿/星球研究所)
此外,巴西幾乎完全處于
古老、穩定的南美板塊內部
地震、火山、海嘯
這些毀滅性的天災
在巴西極為少見
(請橫屏觀看,全球主要災害分布,制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上帝是巴西人!”
到此,你一定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它多資源而少災害
造物主對這片土地異常偏愛
天賜的物產足以飽腹
溫熱的氣候下,衣不蔽體即可生存
這片土地上
曾有上千個原住民部落
數百萬人生活于此
(巴西亞馬孫雨林原住民劃獨木舟用弓箭捕魚,圖片來源@Alamy)
他們馴化木薯,創造音樂、舞蹈
甚至還能制作精美的陶器
(巴西亞馬孫原住民身著傳統服飾在村落中表演祭祀舞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叢林掩映之下
璀璨的“文化之花”正在開放
然而,遠處的海洋之上
一場風暴正悄然降臨
02
財富颶風
1500年的春天
一只去往印度的葡萄牙船隊
因為一場風暴,意外偏航
抵達了巴西的東海岸
此時,正是“地理大發現”的狂熱時代
前有哥倫布“發現加勒比”
如今,葡萄牙船隊“發現巴西”
驚喜!實在是驚喜!
(請橫屏觀看,新航路開辟路線示意,制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岸上衣不蔽體的原住民
看到船上衣冠楚楚的船員
驚訝!實在是驚訝!
因為遠方一場意外的風暴
巴西 這片極少遭受颶風的土地
從此深陷一場長達500年的 “ 疾風驟雨 ”
(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爾在巴西塞古羅港登陸的油畫,里約熱內盧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對于新發現的大陸
葡萄牙與西班牙訂立條約進行瓜分
巴西成為唯一一個葡屬殖民地
即使此時的巴西只露出“冰山一角”
也足以讓殖民者的貪婪如泄洪之水
(地理大發現時代西葡美洲殖民地分布,最初巴西被認為是一個巨島,廣袤的腹地還待“發現”。制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在巴西海岸
生長的巴西木(葡萄牙語pau-brasil )
它的木心 像燒紅的木炭
可以制作染料,在歐洲盛行
于是,大約數千萬到上億棵巴西木
在隨后的3世紀內,被砍伐殆盡
(高大的巴西木棉樹,僅作示意。上文葡萄牙語pau意為木頭,brasil意為紅色、余燼的顏色,巴西葡語名字即來源于此,英文寫作“Brazil”。圖片來源@Alamy)
除了能長樹
高溫多雨的氣候下
巴西的土地
簡直就像一個巨大的“生產機器”
但它生產什么
卻得由葡萄牙人決定
而葡萄牙人只關心一件事
錢!還是錢!
如今你控糖有多難
16世紀的歐洲貴族 噬糖就有多瘋狂
蔗糖一度被稱為“白色黃金”
于是,葡萄牙人就在巴西種甘蔗
(請橫屏觀看,甘蔗傳播路線及主要產糖國,制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自16世紀30年代開始
巴西東北部沿海大片雨林
變成了一個個甘蔗種植園、制糖廠
至16世紀末
巴西幾乎壟斷全球蔗糖市場
(巴西北部甘蔗種植園,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7世紀末
巴西內陸 竟然發現了真的
黃金
巴西一個多世紀
開采黃金超過1200噸
占當時世界黃金總產量的80%
(巴西亞馬孫雨林中的露天鐵礦,圖片來源@Alamy)
而18世紀
咖啡在歐洲、美國相繼流行
這個“棕色黃金”便被引入巴西
19世紀中葉
巴西已包攬了 世界80%的咖啡
(巴西咖啡種植園收獲的咖啡豆被卸到拖車上,咖啡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亞,18世紀20年代引入巴西種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葡萄牙人登陸巴西海岸開始
幾乎每隔100年
巴西都能創造出轟動世界的財富
而每一個財富神話都持續不過100年左右
一旦資源枯竭或者競爭替代者出現
神話即會破滅
17世紀末,“蔗糖王國”被中美洲取代
18世紀末,“黃金熱潮”在礦脈枯竭后衰退
20世紀初,“咖啡霸權”被東南亞打破壟斷
(全球主要咖啡生產國及產量占比,巴西咖啡比重已不復當年。制圖@杜睿/星球研究所)
財富洶涌而來,又洶涌而去
像一陣颶風
財富的來去,不由巴西控制
但所有的結果,都與巴西有關
蔗糖、黃金、咖啡
單一產品種植、出口的經濟模式
讓巴西的經濟呈現周期循環
繁榮-衰敗-再繁榮-再衰敗
巴西500多年的歷史上
這種周期循環持續了400年
如同逃不掉的詛咒
“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這個簡單的經濟學道理
巴西是在 一次又一次經濟大震蕩之后
才慢慢學會的
(2022年巴西出口結構,制圖@杜睿/星球研究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究竟是誰設下詛咒?
是上帝的偏愛?
是資源的稟賦?
不,都不是!
400年的震蕩有320多年的 殖民史
資源的詛咒只是表象
殖民的創傷才是根本
(亞馬孫大火,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這片土地之上
葡萄牙人的目的是掠奪,而非建設
財富僅僅成就了殖民者的奢靡與享樂
他們沒有投入多高級的生產技術
耗盡一塊土地就再換一塊
一種產品下架就再換另一種產品
他們任由財富投機,哪里賺錢便去哪里
這種短視的投機主義
才是巴西逃不掉的詛咒
一直到20世紀中葉
巴西亞馬孫雨林出現的“橡膠熱”
都可見這個詛咒的余威
(請橫屏觀看,地處亞馬孫雨林腹地的城市馬瑙斯,因“橡膠熱”興起,旁邊是亞馬孫河支流內格羅河。圖片來源@Alamy)
財富颶風,來去洶涌
在巴西的土地上
留下一座座色彩斑斕
又斑駁不堪的古城
它們是因蔗糖而興起的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古城,位于巴西東北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也是因黃金興起的“黑金城”
鵝卵石的街道,巴洛克風格的房子
富麗莊嚴的天主教堂
它們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外觀
命運也遵循相同的軌跡
一朝繁榮,一夜衰敗
(歐魯普雷圖古城,巴西東南部小鎮,又名“黑金城”,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財富颶風,洶涌來去
也左右著巴西的命運
在咖啡繁榮期
擁有“潑天富貴”的種植園主
可以左右巴西的政治
他們不允許任何人動自己的“奶酪”
1822年,他們不滿葡萄牙殖民統治
就 支持巴西獨立
1889年,他們不滿巴西君主統治
就推動巴西共和
此后,他們不滿這位巴西總統
就支持另一位總統
國際市場上,咖啡價格的波動
一度能挑撥巴西政治的“敏感神經”
(圣保羅巴西獨立紀念碑與表演活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咖啡 也左右著
巴西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咖啡運輸、加工催生了 鐵路和發電站
從里約熱內盧、圣保羅港口
向腹地種植園的放射鐵路
是拉美地區鐵路最密集的地帶
(請橫屏觀看,里約熱內盧,山海之間的都市,圖片來源@Alamy)
咖啡積累的財富
成為巴西工業發展的“第一桶金”
因咖啡而興的圣保羅
一躍成為巴西的第一大工業城市
(請橫屏觀看,巴西圣保羅密集的建筑,圖片來源@Alamy)
然而,依附于咖啡財富的現代化巴西
敏感又脆弱
國際咖啡市場“煽動一下翅膀”
就能引發巴西的“經濟颶風”
二戰期間,歐洲咖啡市場崩潰
巴西起步不久的工業幾乎毀滅
而后,巴西借貸振興工業
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
國際咖啡價格持續走低
巴西出口收入減少
最終債臺高筑,無力償還
舉債發展的工業,走向破產
(巴西經濟發展,制圖@杜睿/星球研究所)
500年來
一場場“財富颶風”, 巴西從未躲過
而驅動任一陣“颶風”都需要人
巴西最不缺土地,缺的是人
葡萄牙小國寡民,本土移民遠遠不夠
巴西原住民自葡萄牙人登陸后
死傷無數,也遠遠不夠
于是,巴西的開發最終卻要依賴
這個“黑色能源”
即一個個非洲黑人的雙手與肩膀
(巴西田間甘蔗工人雙手的細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蔗糖、黃金、咖啡
所有的財富
耗盡350多萬非洲黑奴的血淚
在整個美洲,巴西奴隸數量最多
也是美洲最后一個廢除奴隸制的國家
直到1888年,巴西才徹底廢除奴隸制
(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制圖@鄭藝/星球研究所)
曾經的巴西
稱得上是另一個“非洲”
這片大陸沒有嚴格的清規戒律的束縛
于是,性跨越了人種、種族
數百年的人口繁衍中
混血便自然而然的產生
(薩爾瓦多古城,非裔婦女身穿巴洛克風的蓬蓬裙,圖片來源@Alamy)
隨著奴隸制的廢除
巴西的開發還是需要人
于是,政府開始引進移民
20世紀的前30年
共有300多萬的歐洲人
100多萬的日本人,進入巴西
新一代的移民,繼續混合
(巴西圣保羅日本街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巴西的面孔是混血兒的面孔
如今在巴西, 絕對的純色人種很少
白色皮膚的人,血緣中也會有黑色人種的基因
因此,在這座“種族熔爐”里,血統難以追溯
種族只能憑膚色評定
(不同膚色-種族的巴西人口比例,制圖@杜睿/星球研究所)
在全球
再沒有一個國家如巴西這么“混血”
而種族的自然融合
產生了比種族單純疊加更強大的東西
即無論何種膚色的人
都認同的混融文化
03
混合的巴西
如果你想了解巴西文化
一場狂歡節就夠了
源于葡萄牙的狂歡節
加入了非洲風格的音樂與舞蹈——桑巴
便獨具魅力
巴西幾乎每個城鎮都有狂歡節
而最盛大的狂歡在里約
一般在2月中下旬,連續幾天的派對
讓激情與歡樂,環繞整座城市
(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花車隊,圖片來源@Alamy)
在這里,音樂帶動情緒,情緒帶動身體
扭胯、滑步、律動
在巴西,再沒有比音樂更混合的文化表達了
非洲鼓點、節奏融合歐洲舞曲
催生巴西現代音樂之源——桑巴
而慢節奏的桑巴加入美國的爵士
就是一度風靡世界的巴薩諾瓦
你或多或少一定聽過它的旋律
如周杰倫的《迷迭香》
嘻哈、放克、雷鬼
各類音樂風格在巴西交融
誕生了最多元的音樂宇宙
在這個音樂宇宙中
沒有膚色之別,沒有階層之分
(巴西電子音樂節上跳舞的人群,圖片來源@Alamy)
除了音樂,足球是巴西人的另一個文化共識
19世紀末,由一位英國青年
帶入巴西的足球運動
原本流行于上層社會
高度的紀律性讓它顯得呆板
然而,底層大眾的模仿,讓足球走進鄉野
自然而簡陋的場地上,他們赤腳上陣
靠著靈活敏捷的身姿運球、傳球
巴西足球才有了自由不羈的靈魂
(巴西沙灘足球,圖片來源@Alamy)
隨著足球成為世界性運動
巴西創下了世界杯的5冠王神話
至此,足球成為了整個國家的情緒表達
(請橫屏觀看, 巴西足球星光璀璨,制圖@杜睿/星球研究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Alamy)
然而,沉浸在激情與歡樂中的人們
不能忘記
巴西文化的多元并非得益于自上而下的包容
而是自下而上的反抗
足球場上,極具藝術性的動作
分解開來看像舞蹈、更像格斗
與巴西國粹——巴西戰舞非常相似
這種由奴隸為自我防御而創
將格斗融入游戲和舞蹈進行偽裝
逃脫奴隸主的管控
(巴西戰舞——卡波耶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桑巴音樂里,鼓點節奏源于非洲的宗教
在天主教的彌撒里
奴隸們擊鼓、舞動
暗自紀念故鄉的神靈
(巴西薩爾瓦多宗教節慶中,圣母瑪利亞形象也是非裔神靈海之女神,圖片來源@Alamy)
(巴西宗教祭壇,群神薈萃,“黑色圣母像”很有特色,圖片來源@Alamy)
狂歡節時
他們戴上面具、穿上禮服
窮人成為富人、仆人變成主人
種族和階層壁壘打破
他們忘卻社會身份
釋放欲望,沉浸在眾生狂歡之中
然而,一年之中,為期不過幾天的狂歡節
就如一場灰姑娘的童話
時間一到,花車停下,舞會結束
人們摘下面具、脫掉禮服,重新回到現實
窮人是窮人、富人是富人
仆人是仆人、主人還是主人
(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游行中,盛裝的桑巴女郎,圖片來源@Alamy)
這就是巴西的現實
它混合的文化包裹著社會的割裂
它的社會結構遠沒有看起來那么流動易變
而是嚴格地保持著等級
巴西能夠創造財富
卻不會分配財富
它49%的財富被1%的富豪掌握
它45%的耕地被1%的地主掌握
貧富差距、不平等系數在全球位居前列
窮人與富人、 鄉村與城市
內陸與沿海之間
都隔著巨大的鴻溝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
整潔又寬敞
它原本背負著推動巴西內陸發展的使命
如今,卻成為孤懸于巴西高原的權力中心
與周遭的一切混亂,保持距離
(請橫屏觀看,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從電視塔看到的紀念軸線,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巴西最大的貧民窟—— 羅西尼亞
7萬多人蝸居3萬多間鐵皮屋
在山上垂直堆疊出300米高的“魔幻世界”
而在山下, 就是里約富人區
僅僅一路之隔,人均 收入就差40倍
(請橫屏觀看,里約五顏六色的貧民窟建筑,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巴西
有12000多個貧民窟
散落它的各大城市
500多年來
一陣陣財富颶風肆虐
財富永遠流向少數人
貧困永遠席卷著大多數人
(請滑動觀看,圣保羅、薩爾瓦多和馬瑙斯的貧民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Alamy)
而在貧民窟中
有70%是黑人和棕色(混血)人種
白人僅為少數
巴西口口聲稱自己沒有種族歧視
每個巴西人可以根據膚色,自主認定種族
但看似簡單而隨意的規則下
卻是最深刻的階層烙印
300多年的奴隸制
早已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
它定義了社會的不平等
讓膚色成為巴西社會的分界線
(巴西民眾抗議集會中哭泣的婦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巴西
白人的大學入學率是黑人的2倍
而黑人的文盲率是白人的2.5倍
教育作為階層躍升的主要途徑
就帶著“膚色不平等”
貧民窟的孩子
生來就是逼仄的生存空間、狹窄的上升通道
足球雖然也是一種上升途徑
但要成為球星,需要 天賦+機遇+后天努力
并非人人都是貝利
(一群年輕人在里約貧民窟的土球場上踢足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由于長期因貧困、階層 被政府忽視
貧民窟便被另外一種社會權力結構侵蝕
黑幫-毒販組織
生長在安第斯山脈的古柯葉
經過提純處理變成可卡因
與巴西接壤的秘魯、玻利維亞、哥倫比亞
是盛產可卡因的“銀三角”
這些毒品大多通過亞馬孫隱秘的河道
流入巴西
從巴西的港口,走私到歐洲
于是, 巴西成為重要的毒品銷售國
南美最大的毒品中轉站
(南美洲秘魯街頭賣的古柯葉,可咀嚼、泡茶,可提神醒腦,是當地流行的飲料。但經過提純就是毒品可卡因,為白色粉末,一般 生產1kg的可卡因需要375kg的新鮮古柯葉。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販毒是來錢最快的“工作方式”
貧民窟中的青年
會因經濟困境走上販毒之路
巴西眾多貧民窟逐漸成為
毒品暗網上的一個個節點
由毒品引發的槍擊、搶劫等暴力,時常發生
巴西平均每年有5萬多人
相當于每天有140多人,死于暴力
(巴西軍隊與黑幫火拼時,一位婦女帶著孩子路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毒販-黑幫侵蝕的貧民窟
暴力也是 成本最低的“管理手段”
當法制、公平、正義缺失
野蠻生長,弱肉強食
就是 貧民窟的生存法則
“身處上帝之城,你要么做個老實人被搶劫
要么做個歹徒等待著被槍殺。”
《上帝之城》的電影中
幾個少年從小被殘暴、掠奪、復仇所裹挾
最終也滑入了罪惡的深淵
(圖片來源@電影《上帝之城》)
更加魔幻現實的是
《上帝之城》電影上映之后
電影中美麗的混血少女扮演者
成功接到好萊塢邀約
而幾位黑人主角仍舊
陷入旋渦無法脫身
(巴西混血美女模特,吉賽爾·邦辰,僅作示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就是巴西
白天不同膚色的人在風景迷人的海灘上
同享海風,共沐陽光
晚上不同膚色的人在動感的音樂酒吧里
聽著同一首音樂,盡情舞動
夜半時分,音樂停止
他們各自走向自己的住所
走向不同的人生軌跡
(巴西里約科帕卡巴納海灘上的人群,圖片來源@Alamy)
這就是巴西
混合又割裂的巴西
毫無疑問,它創造了種族融合的奇跡
在這里,還會有新的膚色誕生
還有新的文化產生,融合帶給它活力
但毋庸置疑的是
膚色間的鴻溝難以彌合
500年來,風暴肆虐
將一切攪渾,遍地狼藉
它于廢墟之上
用混合的碎片重建
看似斑斕,但裂痕永存
(巴西里約狂歡節,跳舞、旋轉的人群,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清流
圖片:田軒昂地圖:鄭藝設計:杜睿
審校:Abigail&云舞空城&松楠
封面來源:Alamy
審核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郭存海研究員
【參考文獻】
[1] 【巴西】莉利亞·莫里茨·施瓦茨, 埃洛伊薩·穆爾熱爾 ·斯塔林著, 熊芳華譯. 巴西: 一部傳記[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09.
[2]【美】羅偉林著作, 郭存海譯. 赤道之南巴西的新興與光芒[M]. 中信出版社, 2011.08.
[3] 【奧】斯蒂芬·茨威格著, 樊星譯. 巴西: 未來之國[M].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3.06.
[4] 【巴西】鮑里斯·福斯托, 塞爾吉奧·福斯托著, 郭存海譯. 巴西史[M]. 東方出版中心, 2018.01.
[5] 張寶宇.巴西500年歷史嬗變[J].拉丁美洲研究,2000,(03):1-8+62.
[6] 郭存海.融合:讀懂巴西的起點和終點[J].人民論壇,2016,(24):102-103.
[7] 樊星.如何理解巴西種族問題[J].讀書,2020,(11):31-39.
【招聘】星球研究所長期招聘主筆、地圖設計師、視頻剪輯、三維動畫師、圖片編輯、商務策劃等,請在后臺回復“招聘”即可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