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葉小鐘
“真的是山窮水盡了,馬上就要斷水斷糧了,太感謝市總工會、海事法院和海員俱樂部了,及時給我們送來應急的生活物資?!币幻麜f中文的緬甸籍海員雙手合十,感激萬分地說道。
記者從廣東省廣州市總工會獲悉,4月30日,廣州市總工會、廣州黃埔國際海員俱樂部(廣州市黃埔工人文化宮)(以下簡稱“海員俱樂部”)聯合廣州海事法院,在廣州沙角海事處海巡船護航和幫助下,將裝載約1000斤300多件的救援物資,為因碰撞事故被扣押在廣州南沙天后宮附近水域的多哥共和國籍“RAMBLERSTAR”(中文船名“泰達”)輪提供補給,此舉一解該輪海員食物短缺的燃眉之急。
海員提供的物資清單
救援物資
據了解,“泰達”輪為多哥共和國籍雜貨輪,于2024年12月23日與另一貨輪在珠江口擔桿定線制外伶仃島北側水域發生碰撞事故,2025年4月11日由于珠江口強風惡劣天氣預警,出于安全考慮,該輪被移泊到沙角水域天后宮臨時候泊區至今。該輪船東近日對海員停止生活物資供給,船上共有外籍海員8名,其中緬甸籍7名,印尼籍1名。船上伙食嚴重短缺,僅剩余2天時間的糧食、4天時間的飲用水,冰箱已經空空如也,情況非常緊急。
4月30日上午,廣州海事法院商請廣州市總工會為“泰達”輪海員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獲知這一信息后,廣州市總工會高度重視,立即指導海員俱樂部制定應急措施,盡快為該輪送去生活物資。海員俱樂部接到任務后迅速響應,馬上召開緊急會議進行研究部署,以雷厲風行的姿態投入行動。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通過廣州海事法院與船上的外籍船員取得聯系,仔細溝通,精準確定具體物資需求。隨后,按照詳細需求羅列物資清單,馬不停蹄地進行采購。每一件物資的挑選,都飽含著對海員生活需求的考量,力求為他們提供最貼心的幫助。與此同時,廣州海事法院積極協調海事、邊檢等部門開辟運送物資綠色通道。4月30日下午,海員俱樂部籌備好可以保障該輪海員未來約20天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資后,安排專車運送至廣州港南沙集裝箱一期碼頭,再由廣州沙角海事處海巡船將物資運送至“泰達”輪停泊水域。
從碼頭物資裝運點到“泰達”輪停泊水域,來回需要2個小時左右的航行。隨著海巡船逐漸靠近“泰達”輪,海員全部涌出船艙,不約而同地站成一排向慰問組招手并鼓掌歡迎。工作人員用海員拋下的繩索把物資牢牢地綁好,讓海員逐一提吊上船。接過物資后,海員們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紛紛向慰問組點贊致謝。這不僅僅是一批生活物資的傳遞,更是跨越國籍、跨越海洋的人道主義精神的傳遞,是廣州市總工會、廣州海事法院等部門對海員群體深切關懷的體現。
此次援助行動,充分展現了廣州市總工會以人為本、關愛海員的責任擔當。下一步,廣州市總工會、海員俱樂部將繼續聚焦“泰達”輪海員“急難愁盼”問題,聯合廣州海事法院持續跟蹤該輪動態,與海員保持密切溝通,協助解決后續相關事宜。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