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趙振)近年來,隴南市武都區以大蒜產業為抓手,通過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產銷融合等舉措,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讓“小蒜苗”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武都區佛崖鎮引進總投資500萬元的山東大蒜種植示范基地項目,流轉土地326.3畝,建設標準化種植區,每日吸納30余名群眾務工,累計用工超500人次,帶動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示范基地還通過維護3.6公里產業路、推廣高產蒜種,保障大蒜種植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目前播種面積達502畝,首批蒜苗長勢喜人。
全區探索多元化種植模式,如月照鄉“菌菜輪作”實現“一田雙收”,羊肚菌采收后輪作辣椒,土地年產值提升至每畝4000元以上。漢王鎮固水子村則通過“蒜苗+瓜果蔬菜”輪作,打造“萬元田”,畝產蒜苗5600公斤,年帶動165戶增收300萬元,人均增收5000元。隆興鎮連片種植高山蒜苗,依托“農企對接”直供市場,產銷無縫銜接,蒜苗品質獲消費者青睞。
面對蒜苗病害挑戰,武都區迅速聯動農業專家,開展疫病防治技術培訓,調配高效農藥300余箱,6天內控制白龍江、北峪河流域3000余畝蒜苗病害,挽回經濟損失。今年春季,固水子村、馬家壩村的蒜苗因蒜素含量高、綠色無公害,上市即被搶購,銷售額突破1600噸,成為區域特色品牌。
武都區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拓展市場,設立村級訂購聯系人,實現蒜苗從田間到餐桌的快速流通。固水子村蒜苗因“葉鞘紫紅、汁液飽滿”的特性,復購率持續攀升,成為隴南及周邊市縣的熱銷產品。
未來,武都區將深化“山頂藥材、山腰花椒、川壩蔬果”的立體產業布局,推動大蒜產業向精深加工延伸,進一步擦亮“武都蒜香”金字招牌,為鄉村振興譜寫新篇章。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