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怎么也想不到,突襲巴基斯坦還能搭上6架戰機,但更讓他難受的是,中方也對印度出了一記重拳,一向狂妄的莫迪,一天之內遭受了雙重打擊。
對此,中方只能送出四個字:自作自受!
我國打向印度的重拳,是“氯氰菊酯”反傾銷。
根據商務部在5月7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原產于印度的進口氯氰菊酯存在嚴重傾銷的現象”,這會導致國內氯氰菊酯的產業受到損失。
印度之所以有這么多的氯氰菊酯,是因為他們在疫情期間大肆生產,導致產能過剩,所以才不顧一切的低價銷售。
簡單來說,印度把大量的氯氰菊酯賣到中國,賣的比國內要便宜很多。
當市場供給大于需求時,售價就會持續降低,擾亂了中國市場,為了維護國內市場穩定,他們要對這種傾銷進行制裁。
中方也不是突然要對印度制裁,也不是為了助陣巴基斯坦。
早在2024年的5月7日,我國就開始了對印度氯氰菊酯的傾銷調查,申請立案、初步調查、進一步調查、最終裁定、實施反傾銷。
這些足足花了中方一年的時間。
到今年的5月7日,中方才正式對印度氯氰菊酯收取反傾銷稅,高達48.4%-166.2%。
這樣,就能更好的阻止印度將氯氰菊酯賣進中國,要進入中國市場的話,就要交昂貴的關稅。
同一天,印度決定襲擊巴基斯坦,對巴控制的克什米爾,以及本土地區發起20多次的襲擊,造成了數十人的死亡。
巴基斯坦空軍駕駛著殲-10CE、JF-17梟龍Block3一口氣擊落了印度6架飛機,這在空軍對戰中,已經是慘敗了。
印巴哨所,還在各自控制的克什米爾邊境,進行了小規模的地面交火。
印度可以說是慘敗,但巴基斯坦在戰爭中也沒討到好處。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不僅是印巴的一次較量,也是西方與中方武器上的較量,印度駕駛的是法國的陣風戰斗機、2架自蘇聯的戰斗機,以及一架來自以色列的倉鷺無人機。
巴基斯坦的媒體還放出了一段視頻,印度哨所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在實控線附近對巴基斯坦哨所豎起了白旗求饒。
突襲還失敗,這對莫迪以及一直幻想自己是超級大國的印度人來說,已經是一次狠狠的打擊,而中方在同一天又給了他們第二次打擊。
反傾銷一個看似不重要的氯氰菊酯,為什么會對印度造成重擊呢?
那是因為,印度是世界上氯氰菊酯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家,幾乎壟斷了全球氯氰菊酯的出售,占據80%的市場。
氯氰菊酯是一種農藥,主要是對果樹、棉花、煙草、玉米、花卉等病蟲妨害。
恰巧,我國又是生產這些農作物的大國,每年都要大量進口氯氰菊酯。
中國可以說是印度的超級大客戶,不出口中國損失、交關稅也會少賺很多,印度可謂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但讓中方重拳出擊,也是印度自找的下場。
從2019年開始,印度出口中國的氯氰菊酯大幅度增長,占了49%的市場份額還不夠,2023年已經增長到了71%,赤裸裸的壟斷。
大量涌入的氯氰菊酯,也導致價格一路走低,2019年還是89675元/噸,2023年就已經成了51950元/噸。
以價換量的行為,是對正常市場的一種沖擊。
一開始調查時,印度企業還十分不配合,我國之所以花費長達1年的時間,也是因為對方的拖延。
在商務部讓印度企業填寫問卷調查時,印企胡亂填寫,甚至紙質和電子版的答案根本不一樣,如此低級的漏洞,完全是對中方調查的蔑視。
對于這種行為,國際上是可以直接采取已經獲得的信息,做出決定的。
我國對印度已經仁至義盡,還給了印度兩次機會,讓他們去修改。
印度可從來沒有因為這層關系,對中方手下留情過一次。
在全球應對美國關稅時,各國都忙于和美國進行談判,積累籌碼爭取最大的利益,而美國關稅,對各個國家也是存在“多或少”的差異,為他國拿利益和美國進行交換提供了空間。
而印度就是在這種大趨勢下,對中國鋼鐵征收12%的關稅。
加上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的背景,很多專業人士指出,這是印度在迎合美國打擊中國制造業。
所有的亞洲國家,在和美國談判時都盡量避免牽扯到第三國家,偏偏印度要損他人而利己。
中國使用的反傾銷,其實還是和印度學的。
反傾銷幾乎是所有國家的貿易救急手段,印度因為產品競爭力比不過,為了打壓在印度發展的其它企業,經常使用這一手段,全球反傾銷調查加起來,都只有印度國內的反傾銷案的三分之一。
但最終確定傾銷的,卻不到一半。
僅僅是2025年,印度已經對中國企業發起了7次貿易救濟調查。
印度是想干什么呢?
答案很明顯,他們是野心大了想取代我們。
在美國關稅發生后,所有的國家都在憤怒,唯獨印度說這是他們的機會,或許危機和機遇是同時發生的,可在國際上,各國需要“公平”來維持和平穩定。
印度趁人之危的行為,顯然是在破壞這層穩定關系,若印度之一要損害他國利益,當做自己的籌碼,那我們堅決不會坐以待斃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