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國曉寧
近日,由郭丹龍主編的《民藝馨香——道口鋪非遺集萃》一書,由線裝書局出版。
全書共計27.5萬字,由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學等部分組成。本書全面系統介紹了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轄區內非遺項目的歷史淵源、發展現狀、傳承脈絡、社會價值等,并以文學藝術的視角對其進行了集中展示。
道口鋪街道位于聊城城區西郊,文化底蘊深厚,截至目前,共有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32項,其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
郭丹龍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他從事群眾文化工作40余年,致力于魯西民間文化藝術的挖掘、保護、收藏和傳承工作。在擔任道口鋪街道文化站站長期間,他懷著極大的熱情、高度的責任感,始終做好挖掘整理、宣傳推介、非遺與文旅融合、實現集群效應等“文章”。他歷經幾十年尋訪,“挖”出東昌毛筆、東昌澄泥和東昌銅鑄雕刻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龍頭鳳尾打花稈民間舞蹈等10余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給非遺項目建檔立卡,組織整理編寫了《龍母三娘廟——道口鋪王海子村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度狗鋪傳說》《白胡子蒼龍》等民間文學資料,共計8萬余字。
本書集中展示了道口鋪街道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取得的成就,也是留住鄉愁,講好中國故事、聊城故事的一次具體呈現,為進一步弘揚、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