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俄羅斯蘇-34還在用鐵皮機身硬扛防空導彈時,中國空軍已經玩出了新花樣——殲-16掛著8噸彈藥還能跟殲-20玩空中華爾茲,新亮相的殲-36更是把三臺發動機塞進隱身機身,活生生把空戰規則撕成了二維碼!今兒咱們就掰扯清楚,這倆鐵疙瘩到底咋分工?啥叫多用途?啥叫戰斗轟炸機?
您瞅瞅殲-16這配置:12個外掛點塞滿霹靂-15和鷹擊-91,航電系統能同時盯住20個目標,去年東海對峙時愣是把日本F-15J逼得油箱漏油。更絕的是電子戰吊艙,開機瞬間能把敵方雷達屏刷成雪花點,這哪是戰斗機?分明是帶著翅膀的移動信號屏蔽器!
空戰格斗的祖師爺
多用途戰斗機可不是啥活都接的萬金油。殲-16骨子里流著蘇-27的血液,空戰基因刻在DNA里。別看它能掛8噸炸彈,真遇上F-15EX照樣能拿"金頭盔"——去年西北大漠空演,殲-16用霹靂-10把殲-10C鎖得死死的,近距格斗機動性比跳街舞還靈活。俄羅斯專家看了直嘬牙花子:"你們把戰斗轟炸機改得比蘇-35還能打!"
戰斗轟炸機可沒這本事。蘇-34那傻大黑粗的座艙,飛行員得趴著開飛機;殲轟-7更慘,雷達對空探測距離還不如民用氣象站。這些鐵疙瘩掛著反艦導彈出門,得靠殲-20在前頭開路,遇見敵方戰斗機趕緊撒丫子跑路,自衛導彈就是個心理安慰。
對地轟炸的狠角色
說到踹門砸場子,殲-16掏出看家本領:北斗制導炸彈誤差不到3米,專挑地下指揮所的天靈蓋砸;鷹擊-12反艦導彈末端4馬赫俯沖,航母甲板見了都得喊爹。更損的是"雙座分工"——前座開飛機,后座搞電子戰,兩不耽誤。
殲-36就更邪乎了!三臺發動機噴著藍火直竄2.5馬赫,內置彈艙藏著鷹擊-21高超彈,從福建起飛20分鐘就能給關島基地送"東風快遞"。這貨還玩"變形金剛"把戲,AI系統指揮著七八架無人機當炮灰,自己躲在云層上頭看戲。
代差碾壓的六代機
別看殲-16現在風光,遇上殲-36就得喊大哥。這新銳六代機渾身黑科技:量子雷達能穿透F-35的隱身涂層,激光防御系統把來襲導彈燒成烤串。最狠的是"三發動力",兩臺渦扇-15負責省油巡航,中間那臺爆震發動機突然發力,3秒提速到4馬赫,活生生把空戰玩成速度與激情。
俄媒酸溜溜說殲-36是"會飛的數學題",其實他們沒看懂門道——這飛機壓根不屑狗斗,400公里外甩出PL-17超遠程導彈,敵機還沒看見影子就領了盒飯。啥叫降維打擊?這就是!
裝備迭代的生存法則
現在明白了吧?多用途戰斗機是文武全才,空戰轟炸兩手硬;戰斗轟炸機就是個瘸腿把式,欺負地面目標還行,遇見真高手立馬露怯。咱們的殲-16靠著蘇-27的底子,把電子戰和精確打擊玩出花;殲-36更絕,直接掀桌子重寫空戰規則。
從東北老航校的螺旋槳到殲-20的隱身涂層,中國空軍用70年走完別人百年的路。當殲-36掠過西太平洋時,某些國家再酸也沒用——有本事先把自家六代機的圖紙從PPT里摳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