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上發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日本徹底推翻承諾!
據環球時報報道,日美第一輪關稅談判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在第二輪談判開啟之前,幾位日本政客又扯上中國炒作,暗示美國如不盡早與日本達成協議,將給中國“可乘之機”。一位日本政界人士表示,美國和日本之間的不信任可能會給中國創造一個提升其地區地位的機會。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參議員小野田紀美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活動上渲染稱,“中國正在抓住這個機會,將美國描述成一個有風險的合作伙伴”。
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確表示,對于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日方既不打算做出重大讓步,也不著急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倉促下定論。石破茂所謂的強硬談判,本質還是想用能源合作、投資準入這些邊角料,換特朗普在汽車關稅上高抬貴手。而日本這次敢和特朗普叫板,本質上是在享受中國硬剛美國帶來的紅利。但可悲的是,他們永遠只敢在特朗普劃定的框框里撲騰,連掀桌子的念頭都不敢有。這種寄人籬下的"強硬",注定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政治表演。
石破茂和特朗普(資料圖)
第二件事:中美達最新共識;
據極目新聞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答記者問時稱,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并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吁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商務部還稱,無論是打還是談,中方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決心不會改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和目標不會改變。
中方將于近日訪問瑞士,并在此期間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這一安排按中國官方口徑,這是一次“接觸”,而非“談判”。中國不是貿然走進談判桌,而是在對美方近期多次放風和求談信息做出策略性回應。過去幾年,中美之間打過口水仗、拼過關稅牌,也較量過供應鏈、資源掌控等硬實力。而這一次,看起來更像是一次戰前偵察,而非和平契機的最終敲定。從當前時點來看,美方的動作頻繁且急迫,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多個場合提及對關稅政策的“調整可能性”。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資料圖)
對于美國“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事作風,我國多次表示不屑與之進行談判,而且對于美國的惡劣行徑,我國一直遵循的都是一句話“我國不惹事也不怕事,若是要打,我國堅決奉陪”。如今商務部表示愿意與美國進行接觸,恐怕也只是為了后續在貿易上的談判做鋪墊,這無疑是關稅貿易戰最大的轉折點,至于后續事情如何發展,主要還是要看美國對于這件事的態度是否誠懇了。
第三件事:普京被徹底激怒了
據財聯社報道,今年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他希望俄羅斯重返G7(七國集團)。不過,隨著近來俄烏談判始終難見更多成果,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似乎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特朗普在當地時間周二就最新改口稱,現在并不是邀請俄羅斯重新加入G7的好時機。“我認為現在時機不對,我們錯過了那扇門,”特朗普在一場會議上表示。一些消息人士也透露,特朗普已經對俄烏和平遲遲沒有突破性進展失去耐心。
普京(資料圖)
特朗普的強硬姿態也與俄烏停火談判的僵局密切相關。盡管普京宣布5月8日至11日實施停火,但澤連斯基拒絕接受72小時短期停火。特朗普對此大為不滿:“如果普京繼續拖延,我們必須讓他付出代價。”隨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加速推進對俄制裁方案。普京通過克里姆林宮官網發表聲明,指責美國“將烏克蘭淪為新殖民地”。他強調:“任何外部勢力的干預都無法改變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俄羅斯外交部同步宣布,將驅逐3名美國駐俄外交官,作為對美制裁的反制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