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一些短劇演員嶄露頭角,越來越多的影視專業學生借由微短劇切入影視行業。
原文 :《行業發展與人才培養“雙向賦能”》
作者 |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 肖湘寧
圖片 |網絡
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數據,截至去年12月,微短劇用戶規模達6.62億,應用使用時長追平即時通信。微短劇行業的蓬勃發展使其逐漸成為全國高校影視專業人才輸出的重要端口。一方面,微短劇在影視專業人才就業、技能提升、職業發展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促進了影視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另一方面,影視專業輸入人才從源頭改善微短劇行業生態,成為微短劇精品化和文化出海的中堅力量。
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和“蓄水池”從人才吸納規模來看,微短劇小微企業數量、項目體量龐大,為影視院校畢業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2024微短劇行業生態洞察報告》指出,2024年我國微短劇行業直接產生就業崗位約21.9萬個,間接帶動就業達42.8萬人,總計帶動約64.7萬人就業。以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知名影視院校為例,近年來,其編劇、表演、導演等專業畢業生投身微短劇行業的人數逐年遞增,為行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構建產教協同育人機制高校影視專業傳統教學側重于電影、電視劇理論知識傳授與基礎技能培養,對于網絡劇,特別是微短劇關注不足。然而,相較電影和電視劇,微短劇為專業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實踐機會。編劇專業的學生在微短劇創作中,需在有限的篇幅內精煉劇情,以迎合觀眾碎片化的觀看習慣,這一過程極大地鍛煉了他們綜合運用編劇理論實現精準敘事的能力。導演專業的學生通過執導微短劇,在預算和時間雙重限制下,需高效完成拍攝任務,這一過程使他們迅速積累了現場拍攝調度的寶貴經驗,增強了應對復雜創作環境的能力。高校影視專業與微短劇產教協同,迅速提升了學生的“實戰經驗”,幫助學生與行業一線“無縫對接”。
近年來,隨著一些短劇演員嶄露頭角,越來越多的影視專業學生借由微短劇切入影視行業。曾慶杰、知竹、馬詩歌等導演由短劇轉型長劇,打通了短劇與電影、電視劇的職業壁壘,使微短劇成為影視行業職業成長的“快車道”甚至“超車道”,吸引了眾多影視院校學生。
開辟人才躍升新賽道在職業發展路徑上,微短劇行業拓寬了影視院校人才的職業上升通道。在傳統影視行業中,新人大多從學徒做起,歷經漫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淀。相比之下,短劇項目的門檻較低,新人參與機會多,一旦憑借爆款脫穎而出,便迅速進入上升通道。短劇行業內部的職業晉升體系,從初入行業的助理崗位到能夠獨立負責項目的關鍵職位,為新人提供了清晰且快速的職業成長路徑。
隨著高校影視專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大量的影視人才后備軍涌入微短劇行業。這些專業人才為微短劇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了行業的穩定發展。近年來,眾多高校影視專業緊跟行業需求步伐,靈活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紛紛增設短劇相關課程與培訓項目。比如,上海戲劇學院率先開設“微短劇創作”課程,聚焦內容精品化、短劇+、人工智能技術等行業熱點,校企合作已孵化十余部學生主創作品并在騰訊視頻、快手、B站等頭部平臺上線。
引育院校創新勢能與行業需求融合國內高校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共建實習基地、聯合創作項目、開展產學研合作等方式,積極與微短劇制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學校與企業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和就業渠道,而且為企業提供了人才支持和創新動力,優化了行業人才結構,促進了產業升級發展。
影視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技術能力和創新表達的探索精神。隨著影視專業畢業生進入微短劇行業,微短劇的創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逐漸縮小與長劇集的差距。形成創作自覺的“學院派”微短劇作者,勇于破除微短劇低俗化、套路化的“原罪”,打破行業陳規,挑戰傳統經驗,致力于優質內容和創新試驗,從思想性、藝術性方面提升作品水準,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審美需求。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深度交織的當下,中國微短劇產業正經歷從“流量掘金”到“價值深耕”的戰略轉型。數據顯示,在2025 年第一季度,中國出海短劇App ReelShort、Dramabox在美國市場的下載量已超越Netflix。與此同時,中國微短劇出海已從早期的“譯制輸出”轉向“本土化創作”,真正實現了文化的全球傳播。近期舉辦的2025上海微短劇大會以“煥新視界,全球機遇”為主題,錨定上海在國際傳播中的重要地位,促進搭建微短劇產業新質發展的國際交流平臺。上海影視院校應發揮上海影視人才培養的引擎作用,助力中國微短劇成功出海。
期待在不遠的將來,在這場高校與微短劇的“雙向奔赴”中,二者相互賦能,實現中國微短劇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的“雙贏”。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于社會科學報第1950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潘 顏
《社會科學報》2025年征訂
點擊下方圖片網上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