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行伍出身,一度以“少林弟子”自居,且確實有一番手腳功夫,即使銜領上將,職授國防部副部長兼大軍區司令,卻依然喜歡著粗布便衣草鞋綁腿的許世友,廣大讀者應當不會感到陌生。
但說到海軍第一副司令員劉道生,就難免有些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了。
劉道生與周總理一起的合影
劉道生建設海軍,摸著石頭過河
劉道生于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并轉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第12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0年,35歲的他調入海軍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3年去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1957年畢業回國,改任海軍第一副司令員。
1980年5月,劉道生擔任海上特混編隊指揮員兼政治委員首航南太平洋,參加了我國首次遠程運載火箭飛行試驗。同年11月,劉道生率海軍代表團訪問了巴基斯坦。
50余年的戎馬生涯,使劉道生深深懂得一支部隊能否承擔起它的歷史使命,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很關鍵的一條,就是組建之初它的骨干基礎素質如何。
人民海軍創建初期,也曾一度出現過海軍到底應該依靠什么的爭論。一些原海軍人員認為“海軍和陸軍不一樣,不能小米加步槍”,“海軍必須依靠原海軍人員。解放軍文化低,無技術。”
有的人還援引“歷史經驗”說:國民黨任用不懂海軍的桂永清當海軍總司令,結果把海軍搞得一團糟。人民海軍應該引以為戒,一定要以懂海軍的原海軍人員為基礎。他們對軍艦配設政工干部表示懷疑和不滿,認為這是共產黨不信任他們的表現。
海軍領導機關認真進行了調查研究,最后明確指出:建設人民海軍必須把政治建軍放在首位,堅持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以工農為骨干,繼承和發揚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同時也強調必須高度重視業務技術,除充分發揮原海軍人員的業務專長,團結他們一道工作外,還要大量吸收革命青年知識分子和科技人員,盡快提高全海軍的科學文化水平。
人民海軍的成長歷史,證明了這一建軍原則的正確。
時隔30年,我國我軍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已經發生了并且還在繼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不要堅持原來的建軍方針?怎樣堅持?劉道生久久思索著。劉道生浮想聯翩。
1979年的劉道生已是64歲高齡了。從1950年調來海軍,他一直擔任海軍領導工作。
近30年來,他親自參加和主持了海軍許多重要的兵種院校的組建工作,目睹了海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江防土炮艇到現代化遠洋編隊的成長壯大過程,也品嘗了由于種種原因海軍建設受挫折遭失敗的艱辛滋味。
作為海軍第一副司令員,他不能只看到海軍的昨天和今天,只看到江海里內的那一泓藍色,而應當看到明天,看到覆蓋著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二的整個海洋!
為組建海軍陸戰隊,劉道生給許世友打電話要部隊
海軍陸戰隊是人民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艦艇部隊和航空兵部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點。
海軍陸戰隊
艦艇和飛機能去的地方他們必須去,海上編隊和航空兵無法去的地方,他們也能夠去。
他們應當是一支兼三軍之所長、避三軍之所短,進可攻,退可守,勇敢、堅定、沉著、頑強,忠誠機敏,百折不撓,以一當十,以十當百,置之死地可后生,天崩地裂無可懼的精銳之師!
劉道生輕輕拿起話筒:“給我接廣州軍區,請許司令員講話。”
許世友大概剛剛打完一套少林拳,嗓門呼呼直冒熱氣。
劉道生笑了:“老許呀,我還沒開口,你就緊張什么呀!放心,我不會把軍艦開到你的珠江里去的。”
“別拐彎抹角了,干脆說吧,你看中我們哪個寨子了?“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我離開陸軍30年了,陸軍那一套早就忘得差不多啦。現在要上岸進山,沒有個武藝高強的向導怕是寸步難行嘍!”
“不要緊,我給你開張路條,保險你暢通無阻。”說著,許世友把一支素質極好的部隊介紹給劉道生。
“你真舍得?”劉道生問。
劉道生
“都是共產黨的部隊,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不過,我先告訴你,我的部隊雖然也打過坑道種過水稻,可不能到了海軍也整天搬石頭玩泥巴坨,要那樣,我可一個兵蛋子也不會給你!”
“那我可不敢擔保,不過,我也可以告訴你,如果他們到了海軍還要玩泥巴搬石頭,那也絕不是為了填飽肚子然后把自己藏起來!”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這年初秋,劉道生離開了任職32年的海軍第一副司令位置。同年,他被選為中顧委常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